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关于通货膨胀的秘密都在这了

前言

这次,我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直指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通货膨胀相信我,认真看完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到通货膨胀,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也没有哪个经济学名词能有这么为大众所知,并广为讨论。

但是,通货膨胀这个概念,大部分人是不清晰其更多事实的,往往一叶障目,视其为洪水猛兽。

所以这篇文章,将通过对通货膨胀这个现象进行层层剖析来帮助大家全面系统地解构与分析通货膨胀这个概念,让大家真正的理解通货膨胀的事实真相。


何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货币持续贬值,同等基数的货币购买力随着时间下降,用老人的话讲就是钱变“毛”了。

从现实感受出发就是物价上涨、菜价上涨、房租上涨,早餐吃碗热干面从原来的5块钱一碗涨到了现在的6块钱,每个人都感觉物价上涨,钱在贬值。

是的,通货膨胀的含义和大家想的一致,这也是学术界对于通胀的定义,但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通货膨胀的事实往往会比大家想象的更为复杂,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甚至出现了互相独立的现象。远不是一句钱不值钱了就能简单解释的。


通货膨胀从何而来?

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很多,最核心的是以下几种:

1、货币型通胀

这可能是最广为所知的通胀原因,是指由货币超发引发的通货膨胀即:

货币供应量>社会生产力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公式。
我们就假设一个国家可购买的商品总量是一亿个烧饼。
在这里,我们做适当简化,不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等等因素。
现在国家发行了一亿元,那么一亿元对应一亿个烧饼,一元一个烧饼。
国民努力生产,一年增加10%的商品,即一年增加1000万个烧饼。维持货币币值需要增加1000万货币,这样就还是一元一个烧饼。
但国家若多发行了一千万元,则现在货币总量是一亿二千万,烧饼数量为一亿一千万,这样的话,烧饼的价格就上涨为1.09元一个。

商品生产力只有这么多,货币总量超过了商品生产力,则为货币超发。货币超发带来的购买力下降,钱不值钱,通货膨胀就这么发生了。

当然,上面的只是对货币和通胀关系最基本的认知,若要更深一步研究货币性通胀的话,就不得不探讨著名的费雪公式即:

P = MV/Q

其中,即社会商品加权平均价格水平 P 是由货币流通速度V货币流通量M,和商品总量Q 等三个变量共同决定的。M、V、Q 都有各自复杂的运行机理,但相对较独立。

其中商品总量Q好理解,即可理解为社会的商品生产力。货币流通速度V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而货币供给量M 是个实时概念,任何时刻都有一个M,按层次不同,可分为M0,M1,M2

众所周知,我国过去这些年M2增速一直是远超于gdp增速的,就被不少“砖家”认为我国货币型通胀很严重,且不谈结论是否正确,从理论上来说:真正影响商品价格的是市场流动性MV,而不是货币供给量M。央行有很多货币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M(尤指M2),但没有工具专门针对 V(V更多受市场自驱动影响)。

一个货币供给与市场流动性不匹配的实例:日本持续多年的量化宽松,大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M2),但是依然通货紧缩(P),且经济增长缓慢(Q)。用费雪公式来解释,只能是货币周转次数减少(V),导致市场流动性萎缩。在这样的局面下,日本央行陷入了货币困局。

所以,只谈货币供给量M,不谈货币周转次数V,本身就是一个混淆概念的误导。

M本身也可以划分为流通货币(在实体经济或金融体系中流通的货币)和沉淀货币(不在任何一个经济系统中流通的货币,即在某一段时间内流通速度为0,对经济的贡献等于0)。

在实体经济中与金融体系中运转的流通货币还有不同的流通速度。即便在实体经济中,也因产业结构(工业的资金周转比较慢,服务业比较快)、商业效率、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低,刚性支出比例大,流通速度就快)、支付习惯、消费心理,有很大的不同;而在金融体系中,与财务结算速度、金融市场、支付水平等因素相关。消费者对经济形势、资本市场的预期、通货膨胀的预期等心理因素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V(如果觉得钱要贬值,就会快点把钱花掉)。由此可见,V在评判货币型通胀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大致的货币流通速度演变)

但是,在当下高度复杂的现代经济体系下,若是想通过费雪公式/货币因素来全部解释通货膨胀现象,是远远不够的,货币对通胀的影响更多是整体性、长期性的,而实践中有更具体因素产生作用。要想观察局部的,周期的通胀现象的成因,需要从供需侧和通胀预期入手。

2、需求型通胀

需求型通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所引发的通胀。有经济学常识的都知道,商品短期的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决定的,供小于求,价格上涨。放在通胀层面这个原理依旧成立,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或者是“因为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的价格可得到的供给,所以一般物价水平便上涨。”

最典型的是经济过热导致的需求型通胀。产量增速跟不上需求增速,所带来的结果就只有物价上涨。例如2007年就发生了由过热的经济需求导致的通胀(当年的gdp增速为14.16%,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二高)。

3、供给型通胀

供给型通胀,总的来说有两种:

第一种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供给不足引发的通胀,例如19年的猪瘟导致的生猪出栏量锐减导致的供给不足引发的猪肉持续涨价;

第二种是由供给侧成本上涨导致的通胀,根据生产函数,供给取决于成本。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高于之前价格水平时,才能保持供给产量水平不变。

常见的成本推动的供给型通货膨胀有以下几种:

一、工资成本上升推动的通货膨胀。如“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结构

二、输入性通胀。如本币贬值导致的进口成本增加,或进口原材料涨价。

三、不完全竞争导致的通货膨胀。如价格操纵/垄断。

四、原料端涨价推动的通货膨胀。上游原材料涨价传导致下游造成的商品价格上涨。

一般来说,供给型通胀和需求型通胀是放在一起来分析的。毕竟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或总供给,而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4、预期惯性型通胀

根据多年的经济实践,会发现某些时期货币和供需也无法解释一些通胀现象。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经过学术界激烈探讨,最后胜出的是理性预期学派,他们的核心观点是:
我们拥有通胀,只是因为我们预期了通胀。

强调了在货币中性的条件下,某一领域的价格上涨通过社会心理预期的情况下传导至与其不相关的领域,造成全面的物价上涨。

5、治理方式

前面概述了通胀最核心的几个成因,这里再延伸谈一下国家对于各种成因通胀的治理方式,由此来让你理清各种各样政策与发言背后的想法与意图。

这里强调一下国家治理通胀的核心政策逻辑:根据此次通胀的成因对症下药,从主要矛盾入手。

(为什么在这里要强调这点,因为很多伪经济学家一看到通胀数据起来就说是货币超发的罪过,就说要通过加息来解决,如果以此逻辑来推导央行下一步行为时,往往会犯下大错。因为他们看不清楚通胀成因的主要矛盾,更不清楚国家治理通胀的程序思路。)

  • 面对由货币超发导致的货币型通胀

策略:主要政策是收缩货币,提高政策利率,收缩资产负债表,减少货币流通

  • 面对由经济过热导致的需求型通胀

策略:主要政策是收缩财政,增税减支,降低内需。紧缩货币,抑制货币需求。本币升值,限制外需等。

  • 面对供给侧和成本推动型通胀

1、温和的收入政策,防止工资物价螺旋上升效应

2、限制性的物价监管,商品补贴,增加供应,这里可以参考19年国家对猪肉价格飙升的治理方案,基本是从这三点出发。

3、反垄断

  • 面对预期惯性型通胀

策略:建立通胀预期规划,实行通胀目标制。与市场积极沟通,做预期管理。

(预期管理实例)


我国的通货膨胀到底有多高?

看到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会有无数想法与疑问,先不用着急,此章节让我来给大家全面捋一捋生活中各种通货膨胀现象背后的原理。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官方给予通胀的数据定义是什么。

在我国,与物价有关的两个重点数据指标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价格指数ppi

其中,ppi是用来观测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指数主要由石油、水泥、钢材、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料和半成品的价格按权重构成。

所以ppi数据和生产端关系更大,是关于物价波动的间接参考数据。

CPI,则衡量消费端物价数据的指标,也和民生最密切相关的指标,这个数据在宏观数据里分量很重,地位很高。所以CPI基本可以看成官方定义的通胀数据指标。

在这里,我送上近30年和近10年的我国历史CPI数据一览:


由图表数据可知,近30年通胀数据呈现出先高后低的状态。

改革开放前20年,因央行通胀治理体系不成熟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副作用,导致那个时期经历了两次严重的通胀高峰。也是那个时期,带给了我国老一辈人有了钱贬值很快的国民印象。

随着财政、货币改革和加入世贸组织等重大变革的推动,我国自21世纪之后的通胀数据便进入了正常范围,据统计,近十年的平均CPI数据为2.5%左右。

是的,你没有看错

就算拿出学术界通用的通胀测算:GDP平减指数(较CPI测算范围更加全面,公式为:名义GDP/实际GDP),所示数据也是如下,和CPI数据相差不大,过去十年平均GDP平减数据为3%左右

无论是官方的数据,还是学术的数据,都指向一个结论——我国过去十年的通胀水平并不高。是不是不敢相信?很正常,因为这和大众的对通胀的印象相悖。

有一民间机构统计了大众对过去十年平均通胀的主观判断数据,得出数据为:10%左右。这个数字是不是很符合你对通胀的大概判断。

但事实是,这个数字并没有现实数据验证,也不科学。

民众认为的通胀数据远超于官方统计的通胀数据。这一有趣的现象可以被称作为:“通胀幻觉”。

那么问题来了,国人为什么有这么严重的通胀幻觉?

1、错把消费升级当做物价上涨

这三十年,是国人对物质生活追求不断提高的三十年,也统称为消费升级的三十年,以前我们雪糕吃小布丁、现在要吃钟薛高。以前我们请客吃饭找个苍蝇馆都吃得很满足,现在要去商场顶楼的高端餐厅才能称得上下馆子。以前奶茶是粉末冲泡,喝得不亦乐乎,现在必须是品牌现做鲜果茶才能勉强下肚。

所以,我们之所以觉得物价上涨那么快,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对品质的要求增长了。

2、只关注涨价的,忽视降价的

这更倾向于一种价格心理学效应,人们总是会对涨价的东西格外关注,对降价和平价的商品不敏感。

这里套用一下经济学里的劣质品和优质品概念,肉类蛋白如果说是优质品,那油盐酱醋之类的就是劣质品了(油可能是例外),这类商品的价格我相信应该没有上升那么快。还有一类统称为可交易商品(工业品为主)的价格由国际供求决定,价格也不会上升那么快,甚至这么多年价格还有所降低,例如电脑,电子产品,衣装、汽车、通讯。如果民众不把这些价格变化纳入自己的通胀计算中,而只看优质食品的价格,自然会觉得通胀很高。

但事实上,通胀数据需要衡量的是整体的价格波动,而不是只关注某一领域(毕竟人们不会只在某一领域消费,全部领域通胀数据才是科学的统计数据,不能说食品的消费价格才算通胀,而电子商品的价格就不计入通胀)。各大领域有升有降,整体通胀数据自然不高。

(各个消费品领域的价格分化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 CPI统计的结构性问题

上图为CPI统计数据的构成结构。

首先声明一点,资产价格不计入CPI数据的。所以房价、股价不会计入到CPI(国际通行标准)。计入到CPI的是房租成本。相对房价,中国房租通胀要低很多。

其次,人力成本在CPI统计数据里占比很低,比如,食品板块进入CPI数据的是原料和半成品的价格,成品的价格不计入食品通胀。

于是,这里就能引申出一个被深深误解的通胀问题:我家楼下煎饼果子十年前价格是3块钱,现在是6块钱,10年翻一倍,每年价格涨幅约为8%,所以,我国通胀水平很严重。

这个问题,请你想一想,楼下煎饼果子涨价这么厉害,真的是因为煎饼果子本身涨价了么?面粉、鸡蛋、水电、租金,真的有以每年8%的速度涨价么?

其实事实的真相是,并不是煎饼果子本身涨价了,而是做煎饼果子的人涨价了。试想一下,与人紧密相关的消费品/服务价格,它们的涨价幅度,是不是基本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一致呢?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年翻了7倍)

所以,这也解释了,今年猪肉降价这么厉害,辣椒炒肉价格却纹丝不动的原因。

写到这里,我知道,你又有了一个新疑问,为什么与人紧密相关的消费品/服务价格上涨速度那么快呢?

为解答这个问题,我来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村,村里的人都是务农的,有一天,村里来了位老板,在村旁边开了一个大工厂,准备向村里招聘工人,部分农民觉得工厂收入比务农要高一点点,于是一部分农民去了工厂打工。
随着工厂工业效率的提高,工厂利润越来越多,相应的,发给工人的工资也越来越多。由于村里一直奉行农作物不准涨价的政策,农作物产量又很难快速提高,所以务农的收入远没有去工厂打工挣得多,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土地抛荒去工厂打工。
这样,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农产品产量不够了,工人快没有饭吃了。为解决这个问题,里不得不解除农产品的价格限制,使农作物价格市场化。农产品市场化后,其价格快速上涨,农民收入也相应增加,一部分工人回流农业,这样就形成了新的平衡。于是,大家都变得比之前富有,村里的经济也有了健康的增长。

所以,这些与人紧密相关的消费品/服务价格上升只有一小部分是通货膨胀带来的,大部分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然形成的补偿机制。同样的道理对于人力服务也是成立的,十年后一个工人能生产十倍的工业品了,可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一个理发师一天还是只能剃那么多头,那要是理发师收入不增长,只好进厂打工去了,所以人力服务的价格只能上涨。

因此,与人紧密相关的消费品/服务价格上涨速度之所以增长那么快,本质原因只有四个字:经济增长。

各行各业都能受到经济增长的红利,带动了大家实际收入的增加,相应的,也带动了部分产能很难增加的消费品/服务价格的上涨。(如果经济不增长,大家实际收入不增长,这些与人相关性紧密的商品/服务价格也相应不会增长)。

一句话概括:你的时间比以前值钱了,并不是你的时间本身更值钱了,而是大家的时间更值钱了。

(但这部分人力时间价值的增长,又很难完全计入到CPI的统计范围里。)

最后,奢侈品、收藏品、高端消费品 等非经常性、必要性、代表性的消费是不计入CPI的,而这些高端商品涨幅是远超过大众商品的。
4. 统计局,人行等公信力问题。

官方的数据的确存在低估的可能,但是低估的程度会被民众夸大。随着治理水平的提高,官方数据的可信度是在不断提高的。

写到这里,我估计你已经对通胀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以后面对为什么工资不涨,物价飞涨这种认知幻觉上的问题也能有自己的回答。

5、近年来,“民间经济学家们”发明了一个新的测算通胀的公式:

M2增速-GDP增速=实际通胀率

这个公式逻辑上有部分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并不科学

首先,M2并不能完全代表影响通胀的货币概念,M2要与V(货币流通速度)结合来看,而V也可以从前文得知,这些年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V是在不断下降的。稀释了部分M2高增长的影响。

其次,M2不一定能完全进入到实体通胀市场,货币在银行、金融市场空转也能造成高M2现象。

最后,我国大部分M2其实是靠房地产(房贷,房地产企业负债)创造的,且我国的大部分货币都在房地产里沉淀。


货币、通胀与资产价格(通货膨胀的结构性问题)

货币增量并不会同一时间反应在所有的价格上,货币量增加会导致不同商品和要素价格涨幅程度不一致。货币增加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货币注入的方式、渠道以及谁是新增货币的持有者。
———(《商业性质概论》,坎蒂隆)

这个章节,我将引入一个更大的变量----资产。(严格意义上来讲,资产不属于通货膨胀的讨论范畴,但如今资产对货币与通胀的影响,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了)

在传统金融理论体系下,货币和通胀是有高度的相关性的,但在经济体系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货币和通胀的相关性不断弱化,货币和通胀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割裂。

例如美日欧等诸多国家,已经进入一种流动性陷阱的状态。特别是近十年(金融危机之后),不管各国央行怎么用货币宽松刺激,通胀和经济始终起不来,还惯性进入一种通缩的状态。

(美国历年通货膨胀率数据曲线)


看到这里,你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全球都在货币超发,放了那么多水,但各国却没有严重的通胀呢?

其实,货币流动性造成的通胀现象肯定是存在的,货币流动性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不过这种通胀现象已经严重的结构化了。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基础货币,不代表M2)大扩张)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理解方式。

我们可以把各国央行发行的大量货币流动性理解为大江的上游,每每货币大宽松,大江上游有大量的流动性释放下来,而下游有三大池子来吸收这些流动性。

第一个池子叫商品。

也就是贸易品、工业品。供应层面,由于全球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相应造成了全球产能过剩。需求层面,人口老龄化带来了真实需求下降,这样一来,供大于求,商品的涨势就不会特别快,部分国家甚至会发生商品价格缓慢下跌。这时,就算央行释放了大量的货币流动性,资金也很难在商品领域领域留滞,去囤积商品,待价而沽,主要是这一池子并没有很好的上涨预期。

第二个池子叫服务。

服务的价格从上期来看是不断上涨的(本质是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但服务大家也知道,是无法囤积的,比如一个人一年理发12次,考虑到未来流动性增加,会涨价,但他也无法提前把明年的发理了,所以,在服务这个池子里,货币流动性也无法留滞。

第三个池子叫资产。

指股市、房地产、债券、金融衍生品等。资产取代了之前的实体经济成为了新增货币注入渠道以及持有者。比如美股近十余年的持续牛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联储向金融系统里注入了大量便宜的钱,这些钱去认购企业债,企业拿到钱之后并没有拿去实体再投资(对未来预期悲观),而是拿上这部分钱和企业经营利润去回购注销股票,所以这部分流动性就留在了美股,成为了这些年推动美股持续上涨的重要动力之一。还有房地产、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的不断繁荣,吸引了一大部分货币流动性,维持资产边际价格所需要的流动性,也与日俱增。

总结一下,通胀的结构性分化,本质上是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未开展之前,全球经济分配的巨大失衡。也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这样的结果是社会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从而造成经济发展源动力下降得更厉害,实物通胀更加起不来。


我们需要害怕通胀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几句心理话要讲。

没有哪个时期,国人有当下这样害怕与焦虑通胀,也总想做点什么抵御通胀。

所以写下篇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通胀的全貌,恐惧来源于无知,当你清楚当下通胀的结构化,分化的现象后。你恒定通胀的标准,就取决于你自己内心的欲望。

欲望越高,你觉得通胀就是M2、资产通胀。

欲望越低,你觉得通胀则是CPI、工业通胀。

关于资产通胀,它不会像传统通胀那样稳定上涨,因为不仅有资产通胀,更有资产通缩,波动性很大,货币宽松只会加大资产的波动性,而不是剥除。

而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像一把双刃剑,是收益率的来源,更是收益率的杀手。

为什么股票长期预期复合收益率为8%,但实现的人却寥寥无几呢?

因为大多数投资者都亡于波动率,在高波动中作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

波动越大的资产,越难赚到钱,就算它能长期上涨,你也很难赚到钱。因为这是人性使然。存款和国债,每个人都能赚钱,为啥,因为没波动。房子大家也赚钱了,有点波动,但是你看不到也感受不到,股票你就很难赚钱了,但其实股票也一直在涨,就是它一波动,就容易让人恐慌与贪婪,从而让人作出错误的买卖决定。

这些年房子的暴涨,给大部分中国人带来了错误的理财观。很多人认为一定要通过买房子这样的投资手段,来跑赢通胀。不跑赢通胀,他就十分难受。于是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种乱搞,最后反而本金都亏了。你喊他买个银行3%左右的低风险理财吧,他说这连通胀都跑不过,有啥意义?结果买了12%的P2P,然后可能就暴雷,懵圈了。

如果你锚定的通胀为10%的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就算是华尔街的基金经理都很难连续跑赢这个标准,你觉得你比他们还厉害吗?

而且不要认为看到了货币流动的真相就觉得已经找到了抗通胀密码。

无节制量化宽松推动资产这个游戏能一直玩下去么?这无疑是反常识的,资产泡沫总有撑不下去的那一天,这也是悬在全球资产命运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概率上来讲,绝大部分人,积累财富都不可能靠投资理财,都只能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去突破和积累。

所以,通胀并不是牛鬼蛇神,也不要一直锚定着通胀这个外部因素,而更应该关注“自我“这个内部因素。

没有谁会因为通胀而活不下去,但投资失败会。相较于通胀,看起来很美的理财,可能带来的损失更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唯论财学

若有帮助,欢迎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