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对9月工业增加值的一点理解

工业增加值: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8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预计增长5.2%。

从主要分类来看,采矿业当月同比8.1%,较前值增长了4.4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最为迅猛;制造业5.6%,较前值增长1.3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5.9%,与前值持平;高技术产业当月同比11%,明显提速,前值6.1%。

对于工业增加值的“三大门类”,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采矿业的工业增加值自2016年开始逐步回落,于2017件三季度形成底部,之后陆续反弹。我们知道,尽管统计局给出的是同比数据,但工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是个货币单位。是所有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的乘积加总。也就是说,价格和产量都可能影响到工业增加值的总量绝对值和月度同比。那么,采矿业总量同比的前低后高,究竟是近年来上游对“量”的需求增加,还是环保限产对价格的拉升?

首先从“量”的角度观察:2016年上半年重拳治理环境污染,实施极为严苛的环保限产,包括采矿业在内的传统污染企业纷纷减产,产量走低,价格走高。如下图所示,从2015年底(当年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到2016上半年,在环保限产的影响下,包括原煤、磷矿石和铁矿石在内的主要矿产产量不断下降。一年后,这一现象再次出现,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出原煤以外,铁矿石和磷矿石的产量在经历了将近三个季度的稳固增长后,再次走低,至今仍延续弱势。而原煤的产量则较为平稳,主要与火力发电需求相对稳定有关。对于铁矿石和磷矿石而言,由于2018年年中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对前期环保限产“一刀切”的做法做出了修正,在政策边际放松的条件下,产量依旧下降,推导只能是需求因素走弱。

总之,在需求没有明显提振的情况下,单就“产量”而言,不足以推动采矿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下面,再看“价”的部分。不难发现,2016年环保限产以后,煤炭价格一路攀升,从2017年开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而铁矿石在经历了短暂震荡之后,今年来价格不断抬升,仅在近一个季度略有回调。由此可见,“价格”才是影响同业增加值走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推测,需求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如果将来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大幅贬值,财政赤字被压缩在一定空间内,对基建的扶持力度降低,叠加地产投资下行,需求的走弱一定会传导至价格端。最终会出现“量价齐跌,使得采矿业整体的工业增加值出现回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阶段性加强环保限产力度,但这又会引发两个新的问题:一是上游产品价格的走高会侵蚀中下游企业利润;二是频繁地改变环保督察力度,会降低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的执行力,易紧难松。

对于工业增加值应当引起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制造业的“疲态”。影响制造业增加值的重要因素是投资,如下图所示,从2016年至2018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震荡上行,但今年一季度再次大幅回落,至今仍维持低增速。

制造业增加值受制于投资增速,而制造业投资增速又主观受制于企业利润。尽管去年以来包含减税降费在内的财政宽松不断发力,但产品价格和需求疲软始终是限制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从下图不难发现,主要制造业的产品价格大致有两种走势,一种是常年相对稳定,另一种自2018年以来同比不断下滑。这就意味着对于制造业整体而言,面临着产成品价格走弱的局面,在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产成品价格低位,会压缩企业利润,并通过投资意愿的降低使得最终制造业增加值总量疲软。

对于工业增加值的变化,需要注意的第三点问题就是“高技术产业”出现转机。自去年9月有数据以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尽管高于工业增加值整体,但始终延续下滑局面。从去年10月最高点的12.4%下降到今年8月的6.1%,几乎“腰斩。”而最新公布的9月数据出现了翻转,大幅回升至11.0%,或许意味着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开始展露动力,未来能否维持还需观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