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濮阳县产业集聚区的德力西电气,不仅上半年实现了同比增长全国行业第一,还立志要打造全国前三的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中心。
县、乡、村三级联动,助力企业复工达产
“咔、咔、咔……”在濮阳德力西电气智能家居基地的生产车间,戴着口罩的工人们娴熟地快速进行流水线作业。
7月22日河南商报记者跟随“六稳六保”看河南记者团来到了这里,看到一片繁忙的生产场景。工人们有的负责操作机器、有的负责安装零部件、有的负责质量检测,在分工配合下,各种型号的墙壁开关面板、插座面板等源源不断地下线。
“我们是2月17日复工,复工的第一天,就有265名工人到岗上班,到岗率70%左右,且都是本地员工。目前已经全员复工。” 德力西生产车间负责人介绍,濮阳当地政府在用工方面给了我们大力支持。
原来,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复工招工难的问题,濮阳发挥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作用,发布岗位信息,迅速地为企业和务工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实现“线上对接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
同时,濮阳县、乡干部党员广泛宣传动员,发动群众积极进厂务工。以濮阳县清河头乡为例,当地安排两名科级干部深入到各村进行演讲式的宣传动员,并采取免费体检、免费提供口罩、消毒液、酒精等消毒防护用品、免费购买生活用品的“三免费”措施。
“蜂王效应”:一个厂带动一个产业链
在用工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企业的效益也跑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
2020年上半年,濮阳基地也交出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单。”第一季度我们的产值增长了2%。”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濮阳基地负责人兰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虽说增长得不多,但是在全国的同行来说是排名第一。
德力西电气在不断扩充自有产能的同时,也不断开发本地供应商,引进配套供应商,在濮阳当地形成了“蜂王效应”。所谓的蜂王效应,就是一家蜂王型企业入驻某地后,与之相配套小企业也被吸引而来,与大企业形成产业链配套。
“我们总共带动了6家企业一起来落户濮阳,很感谢当地政府,给予了这些企业和我们同等的待遇。”兰超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德力西引进配套供应商6家促进就业200余人,开发本地配套供应商3家促进就业100余人,扶持本地贫困就业点3家促进就业100余人,合计促进就业400余人。
“首席服务员”,把企业的问题解决在家门口
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CTO(首席技术官)这样的头衔你可能经常听说,首席服务员你听说过没?
在濮阳,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2020年2月22日,当地政府专门印发《濮阳市重点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员制度(试行)》通知。截至目前,共选派747名年轻干部担任“首席服务员”,围绕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收集到问题3180个,已经解决2791个。
“刚开始真的很难,这对我完全是个全新未知领域。” 濮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信息统计科科长李莉说。这个80后公务员,就是德力西电气的首席服务员。“现在回想,这半年让我成长了很多。能帮到企业我也很有成就感。”李莉说。
她作为首席服务员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人才问题。当时,德力西装配了一批全新的自动五孔机,由于专业操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这套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转。
了解到情况后,她第一时间对接省内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促成了企业与河南省机电工程学院初步达成了“校企互帮”意见,为企业解决了技术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
打造智能家居研发生产基地,五年内行业前三
有了良好的土壤,企业才能够茁壮成长。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濮阳德力西是中国电气行业龙头企业德力西在全国五大生产制造基地之一。2017年12月投产后迅速发力,2019年就实现销售超4亿元,税收1000万元。预计2020全年产值5亿元,预计税收2000万元。
目前,该基地正在依托墙壁开关、转换器、智能家居三大产品线向全屋智能拓展,并正加快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进程。预计在2021年底,基地整体自动化率可达到90%。
兰超表示,他们未来打造的是全屋智能家居,也就是说让屋内所有的电器都将具有智能联动功能。与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智能家居电器产品相比,全屋智能这将带给消费者更完整更舒适的体验。
“我们已经与京东和天猫达成了合作意向,全面发力全屋智能家居产品。”兰超透露,他们还有个小目标,5年内做到行业前三。未来你家的智能家居产品,说不定就有濮阳德力西的身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