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存款积分拉新揽客
近日,多家民营银行推出存款送积分活动,利用“积分当钱花”的噱头来吸引客户。记者注意到,目前民营银行积分兑换聚焦实用性强的权益,对于客户来讲确实具有较大吸引力。比如,蓝海银行金豆积分可以兑换京东卡、加油卡、话费卡、视频卡等;振兴银行在营销中称,解锁“微信立减金”新功能,让客户的积分实现“变现”;江西裕民银行在7月份推出的限时活动中称,该行积分专区即将上线,开展存款送积分活动,可以兑换京东E卡、天虹购物卡、天猫享淘卡等等。
以江西裕民银行7月份在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为例,该行积分专区上线开展存款送积分活动,如存100万元,每天都有2500积分,只要2天时间就能用积分兑换100元购物或加油卡,6个月可以获得10250元存款收益和价值9000元额外福利。江西裕民银行客服人员表示,目前该活动已经结束,后续是否还有新的活动还没接到通知,可以关注该行公众号及时获取活动信息。
记者注意到,目前部分民营银行积分活动并不是长期稳定的,而是以各种“节庆”为契机来推行。比如华东某民营银行成立六周年,推出多重好礼的活动;华南某民营银行APP6.0新版本即将上线,推出“预热赢好礼,全场 3.6%收益券”的活动。
此外,额外赠送积分,也是多家银行拉新的手段之一。比如蓝海银行的积分“金豆”的获得方式就为下载银行APP、完成注册开户、点击朋友圈页面、邀好友开户存款得金豆等。
记者了解到,存款送积分并不是小银行首创,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早有类似活动。但近年来,部分全国性银行在减少或取消存款积分活动,而中小银行积分活动又开始盛行。
自去年以来,监管层对存款市场乱象治理不断加码。去年初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靠档计息等存款产品被叫停。今年,《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正式落地,明确商业银行应当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及规范吸收存款行为等有关规定,不得采取违规返利吸存、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延迟支付吸存、以贷转存吸存、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违规手段吸收和虚增存款。
对于存款积分权益的看法,受访人士观点也存在差异。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认为:“上述银行的做法具有互联网思维,是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表现,过去十多年间,大型科技公司凭借其与传统金融机构存在的监管套利迅速发展,逐步在数字空间把控各大流量渠道入口,甚至使传统金融机构沦为巨头附庸,底层风险巨大,近期监管频频提到‘资本无序扩张’便是体现;银行此举意在发力于客户运营,从此前‘高息揽储’的粗放式获客向‘精耕细作’路线逐步转型,未来具有广阔前景。”
而在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周茂华看来:“部分小银行采取积分、白名单等方式吸引储户,并增强客户黏性,实际还是‘变相’通过提高储蓄收益吸引客户,可能一定程度有助于缓解负债压力,但也势必推升银行负债成本,并可能影响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具体是否合规,关键还要看存款方面的相关制度法规。”
负债端根基待稳固
除积分活动引客外,部分银行也致力于客户分层,建立“会员体系”,根据客户资产规模不同,提供不同存款或理财产品。高等级会员可以享受专属存款产品,享受收益提高、积分权益增加等福利。
比如中部地区某民营银行,分为V0大众、V1黄金、V2白金、V3钻石、V4众星五个会员等级。该行在等级规则中表示,根据会员等级,每月发放专属权益,等级越高赠送的权益价值越高。该行客服工作人员表示,比如到了黄金会员之后就会有专属存款产品等奖励。除会员体系外,该中部地区民营银行多款存款产品在利率收益之外,还配有“资产奖励”, 奖励也是以积分形式发放。
会员体系类似于记者此前了解到的银行“白名单”存款产品。一位民营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民营银行都有类似操作,主要针对老客户以及资产规模高的客户。”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零售客户分层,对不同资产水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提供不同理财产品,将是未来银行零售业务的大势所趋。但如果是通过“等级”或“白名单”等模式为部分客户提供高息存款产品,则不符合监管导向。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也推出了多款通知存款产品揽储。据了解,通知存款是不固定期限,但存款人必须预先通知银行方能提取的存款,它既不属于定期存款也不属于活期存款,又同时兼有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性质。
某城商行人士表示:“通知存款存期相对灵活,利率普遍高于活期存款,在之前定期存款有较高收益或靠档计息时,通知存款没有优势,现在高收益的存款产品几乎没有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算,相比之下,通知存款具有一定优势了。”
某民营银行内部人士表示:“夯实存款基础并不容易,目前是在合规的基础上,维护好存量客户的同时推出一些新客专享产品,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银行的被动负债。在产品创新方面,积极拥抱监管,及时备案。”
周茂华认为,未来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缓解负债压力的关键,还是在于完善内部治理,增强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加快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品牌和市场影响力,拓展融资渠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