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福建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邵武市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任务》等相关要求,我局编制了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因邵武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与附表等六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政府信息公开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9年,邵武市卫生健康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落实《条例》及《办法》精神为主线,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信息公开工作方针,围绕健康邵武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信息需求,坚持依法、依规、公开透明,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1、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条例》《规定》有关要求,进一步畅通“中国邵武”“邵武市卫生健康局”等门户网站及“健康邵武”等微信、微电话博新媒体平台,坚持线上与线下公开相结合,不断提升我局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及影响力。全年共发布各类政务信息263条次,内容涉及医疗卫生行业管理、卫生健康政务信息、财政预决算制度执行情卫生况、卫生健康行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其中通知公告类政务信息47条次电话,工作动态类70条次,主动公开各类文件15份,切实做到群众关注关心关切的医疗卫生领域重大事项应公开尽公开,全年未发生一起因主动公开不及时、不规范而引起的涉诉涉访案件。
2、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部署和落实情况
2019年,市卫生健康局严格按照《邵武市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任务》《邵武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2019年政务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网站建设等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加大卫生健康重点卫生许可民生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一是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公开。通过市政府网站公开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公开重点信息15条,内容涉及公立医院质量信息、阳光价费、水质饮用水监测等。二是持续吗推进卫生健康执法信息公开。全面实行“双随机办理许可证、一公开”监管模式,共主动公开卫生行政卫生处罚公示信息6条,卫健局普法责任清单1条,行政许可信息6条。三是推进卫生健康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及时做好2018年度局机关及全市各公立医疗机构财政决算信息公开和2019年局机关及全市各公立医办理疗机构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全年共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47条。四是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信息公开。主动公开卫生健康工作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市政饮用水信息、消毒餐具配送单位检测信息、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信息等,共公开市政供水厂出厂水和末梢监测信息、消毒餐具配送单位检测15条,2017—2019年度医师定期考核邵武市本级考核机构1条,医师执业许可、护士执业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行政许可信息6条,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信息7条。
3、制度建设及人员经费保障情许可证号况
持续完善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抓公开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信息公开工作队伍,组建成邵武立局主要领导挂帅抓、分管领导抓具体、办公室主要负责、各业务股室协同配合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队伍,明确办公室一名人员专门负责日常公开工作,同时配备一名兼职人员配合公开工吗作。二是抓制度建设。制定《邵武市卫健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政策公开的操作流程、公开范围、公开渠道、保密审查,同时进一步明确机关各股室政务公开工作职责,形成高效畅通的信息发布机制,确保本部门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高效。三是完善经费保障,将政务信息公开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依托电信、移动、广电等网络服务商,进一步保障局机关网络机房、公文信息交换、12345便民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提高政务信息办公水平。
4、公开渠道建设和利用情况
一是强化门户网站管理。积极配合市数字办做好“中国邵武”“邵武市卫生健康局”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维护管理;二是做好“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建设。持续做好“健卫生许可康邵武”微信公众号、“邵武市卫健局”微博平台信息维护管理,全年通过微信微博平台推送各类信息320余条;三是做实传统新闻媒介宣传。在国家、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网站发布并刊用宣传信息120余篇。四是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栏建设,在卫健局机关一楼设置政务信息公开栏,定期公开部门重要文件、工作通知公告、经费使用管理、人事许可证变动安排等。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许可证号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力量还有待加强;二是公开的形式和内容与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在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方面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够新。
(二)具体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