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企业会计准则政策变化及后续规定)




三、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抑制与约束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某些方面约束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例如,资产减值准则的改变,其中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利用资产组概念对难以确定可回收金额的单项资产进行减值的方法,驱使会计报表中的数字能更加真实和客观地反映出资产的价值,从而压缩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更加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又比如企业合并准则的改变,其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合并中支付的对价的账面价值和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合并当期的利润表。这就避免了关联公司试图利用企业合并进行盈余管理。而非同一控制下则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来进行会计处理,因为是非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不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所以不会有盈余管理的空间。
2、提供空间
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例如,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应将重组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在会计准则还没改变之前,该差额被计入所有者权益。所以公允价值的引入和差额的会计处理为公司的盈余管理创造了可操作空间。
又如,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期间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后,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在后续会计期间随相关资产的使用进行摊销。在上市公司业绩恶化时,政府可能会利用这双“看得见的手”帮助公司度过暂时的难关。这也导致部分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手段过度的依赖政府补助。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规范
盈余管理不能实质性地提高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不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针对盈余管理的分析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下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些参考性建议。
1、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
公司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切实完善,应将内部控制制度同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让内部控制能监督公司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成员,以确保其自身行为的合法、合规与合理,保证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国内事务所要更好地发挥审计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外部组成部分,在降低代理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约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此保护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不完全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是盈余管理的前提,因此,必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使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获取度增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具体可以表现为增加信息披露的范围,建立违规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和增加风险披露等。例如,将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等补贴详情纳入披露范围,接受公众监督,或是对企业经营期间遇到的威胁和会对未来损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进行披露,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依据等。
3、提高会计准则的全面性
因为会计准则不是全面的覆盖,部分公司可能会借此局限性而进行盈余管理。这便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能将一些可预见的经济活动纳入会计准则的范围之内,对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进行压缩。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情况,使会计准则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
五、本文结论
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先导条件,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盈余管理有约束,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企业若过分依赖盈余管理,忽视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其经营风险在加大的同时,未来面临的很可能是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且难以扩张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切实完善,着眼于未来,以发展的角度和长远的眼光,努力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内部治理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