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移动公司的行业类别是什么(移动公司属于什么职业类别)

(报告出品方:GSMA智库)


1 概要

移动行业对于疫情后的经济蓬勃发展至关重要


2021 年,移动技术及服务为中国贡献了 5.6% 的 GDP,相当于 9000 亿美元的经济增加值。


移动行业还将继续为中国经济做出重大贡献。2021 年,移动技术及服务为中国贡献了 5.6% 的 GDP,相当于 9000 亿美元的经济 增加值。移动生态系统还创造了约 600 万的就业岗位(直接和间 接),并通过税收贡献了近 1000 亿美元,为政府财政做出了巨大 贡献。


在控制疫情的同时,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推动经济复苏,促进 可持续增长,并提高对未来冲击的弹性应对力。先进的连接技术 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例如通过 5G 和物联网支持的行业数 字化转型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在中国大陆,中国国务院发布了 发展数字经济的蓝图,目标是公共服务和治理体系的数字化、战 略技术的创新以及半导体等领域的自给自足。


移动用户增长放缓, 但智能手机采用率见涨


2021 年底,中国有超过 12 亿人使用移动服务,占 全国人口的 83%。目前中国已跻身于全球最发达 的移动市场,独立移动用户的增长却开始放慢步 伐。不过,随着运营商大力扩充视频等数字服务 的接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量将继续 稳步上升。各类应用对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这 将推动数据流量的增长,到 2027 年,数据流量将 增长近 350%。





移动生态系统积极关注 前沿科技


广义上来讲,元宇宙是与属于现实世界相融合的无数 个虚拟环境,可实现沉浸式用户体验。当下,元 宇宙的概念受到世界各地的巨大关注。中国的科 技公司以及移动运营商也在探索这一新领域,5G 将很可能成为进军这一赛道的主要途径。运营商 希望将一流的电信网络与前沿技术相结合,推动 制造业和采矿业等关键行业的发展。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 2021 年公布了各自的全新 战略。三家的目标都是增强其算力,以支持企业 和经济整体的大规模数字化。


中国的 5G 部署和普及稳中向好


由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 5G 套餐,4G 的采用 率在 2020 年达到顶峰后,在 2021 年一整年保持 了下降之势。由于 5G 的迅速普及,中国成为了 全球 5G 应用的领头羊。2021 年,中国新增 5G 连 接数超过 2.85 亿,占全球 5G 连接数的 75%。中 国 5G 采用率的增长得益于不断发展的终端生态系 统、5G 手机的一路畅销和快速扩张的网络覆盖。 中国大陆运营商目前已部署超过 140 万个 5G 基 站,与此同时香港目前的 5G 覆盖率已超过 90%。 消费者升级意愿较为强烈,GSMA 智库预计,到 2025 年,中国 5G 连接数量将达到 8.92 亿(采用 率 52%)。此外,中国大陆 80% 的智能手机用户 表示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来享用 5G 服务,因此我 们预计未来几年核心营收将保持正增长。


移动行业继续提高数字包容和应对社会挑战


移动运营商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的努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主要贡献方式就是通 过提供网络连接,方便人们获得改善生活的服务 和工具,并为产业转型提供平台。中国运营商为 网络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已为中国超过 10.4 亿 人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服务。预计到 2025 年,这一 数字将进一步增加 1.46 亿,将未联网的人口比例 降至总人口的 20%。与此同时,运营商正采取更 多的措施支持第 13 项联合国可持续目标:气候行 动和全球向零碳经济的过渡。例如,披露是什么碳排放 信息和减少碳排放、减少能源消耗以及投资节能 解决方案。





后疫情时代支持数字化发展的政策


在新冠疫情期间,社会高度依赖通信和数字技术, 这些技术已成为公民、企业和机构的生命线。 在后疫情时代,投资友好型政策将是刺激电信基 础设施建设的基石,这将是经济复苏和未来危机 应对力的核心支柱。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中 国大陆,监管机构支持了商业网络共享协议的落 地。这种共享实现了快速的基站部署并为运营商 节省了可观的成本。此外,要完全释放移动技术 的潜力,前瞻性的政策制定必不可少。尤其是在 频谱方面,政策将至关重要。为此,监管机构应 致力于提供总计 2 GHz 的中频频谱,以支持 2025- 2030 年间的 5G 职业增长。


2 影响移动生态系统的主要趋势

2.1 5G 引领发展前沿


4G 到达顶峰,5G增长持续发力,助力中国移动运 营商迎来一片类别向好的营收前景。中国大陆 5G 需 求强劲,成为全球最大的 5G 市场。截至 2021 年 底,中国大陆的 5G 连接数(4.81 亿)占全球总数 (6.36 亿)的四分之三以上。此外,截至 2021 年 底,中国台湾的 5G 连接数已超过 500 万,相当于 18% 的采用率,而这距离其商用 5G 网络的推出才不到 18 个月。到 2025 年,中国的 5G 连接数将接近 9 亿,继续在 5G 采用率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了使这一愿景成为现实,运营商正在快速部署 5G 基础设施。例如,在中国大陆,根据工业和信 息化部(工信部)的数据,截至 2022 年 1 月,移 动运营商已经部署了超过 140 万个 5G 基站。1 至 此,5G 覆盖范围现已扩展到所有地级市、98% 以 上的县城城区和 80% 的乡镇城区。中国移动计划 到 2022 年底将自己的 5G 基站数量增加到 100 万 个。2 根据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 (OFCA) 的资 料,5G 在香港的覆盖人口已超过 90%,3 而香港移 动通讯有限公司 (CSL) 表示其网络覆盖已延伸到郊 野公园、徒步小径、自行车跑道和露营地。目前,中国大陆 5公司G 覆盖范围 现已扩展到所有地级市、98% 以上的县城城区和 80% 的乡镇 城区。





考虑到 5G 网络部署和其高密度部署的特性(尤其 是在高频频段)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中国运营商采 用基础设施共享模式,通过商业合作实现快速、经 济高效的部署。2021 年 1 月,中国行业移动和中国广电 (CBN) 敲定了 700 MHz 网络共建共享的协议,其 中,中国移动将在 2031 年之前以有偿方式向中国 广电提供其 2.6 GHz 网络的接入。根据 2021 年 9 月 签署的补充协议,中国广电可选择根据当时的市场 价值评估,从中国移动购买 50% 的 700 MHz 设备 和资产。


根据“共建共享”协是什么议,截至 2021 年上半年,中 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在中国共同部署了超过 40 万 个 5G 基站 – 此举帮助他们节省了 800 亿元人民币 (124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和约 80 亿元人民币(13 亿美元)的年度运营支出。4 此外,在中国台湾,亚太 电信 (APT) 和远传电信 (Far EasTone) 已经在多运 营商核心网络 (MOCN) 场景中部署了 3.5 GHz 频段 的 5G 服务。


GSMA 智库的最新消费者调查发现,超过 75% 的中 国用户表示 5G 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他们的预期。消 费者对 5G 充满了热情,升级意愿较为强烈,加之 支持 5G 技术的设备价格下降,这都将进一步为推 动中国的移动产业发展。中国 80% 的智能手机用 户表示,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来享用 5G 服务。5 正因如此,不断增长的 5G 用户体量正在转化为更高 的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 5G 技术的优势,运营商需要将其商业战略重点放 在该技术带来的增量收益和最有利于云游戏、电 竞、增强视频和扩展现实 (XR) 应用的服务上。


5G 独立组网成果显著


5G 再次点燃了人们对 B2B(或行业)领域的热情。 事实证明,疫情深入推动了医疗、制造和运输等 行业的数字化。中国移动在 2020 年实现了惊人的 B2B 收入增长(同比增长 24%),这得益于垂直行 业的网络、云以及数据、信息和通信技术 (DICT) 服务的进步。由于 5G 是中国国家战略重点,中国 三大运营商将抓住更多支持 5G B2B 的新机会,将 互联互通与人工智能 (AI) 和云/边缘技术相结合。6 2021 年 7 月,工信部印发了《5G 应用“扬帆”行动 计划(2021 - 2023 年)》,旨在倡导和鼓励在垂直 行业使用先进的移动技术。该计划与其他九个部委 联合制定,力求推动行业在 5G 使用上实现突破, 同时创造一个新的技术生态系统。





企业级机会主要依靠独立 (SA) 组网的部署,以此 发挥 5G 所特有的容量优势,例如支持大规模机器 类型通信 (MMTC) 和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URLLC) 等。在中国大陆,运营商雄心勃勃的 5G 部署战略 包括对 SA 网络的承诺,以及有限的非独立 (NSA) 试验。这使中国运营商成为 5G SA 商业化的领跑 者,领先于许多其他市场的运营商。然而,在未 来一到两年内,5G SA 在其他市场的部署也将加快 步伐。2021 年 10 月,中国台湾大哥大获得 中国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的 5G SA 系统认证,可以为 企业提供先进的移动宽带服务,迎来了工业 4.0 的 时代。


5G 支持智慧城市创新


作为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5G 是为个 人提供创新用例、赋能垂直行业转型和推动社会经 济发展的核心。这场疫情正在重塑我们的城市, 激发人们对新技术的兴趣,包括视频监控系统、 远程资产监控和非接触式交付。通过支持这些应用 以及其他更广泛的应用,5G 可以改善公共交通、 物流、应急服务、环境保护,和电子政务的城市治 理。GSMA 智库预测,到 2030 年,亚太地区的智 慧城市物联网连接将超过 5.5 亿,其中很大一部分 将在中国。


为了抓住智慧城市的机遇,运营商正在努力建立合 作伙伴关系,打造生态系统,并将新渠道推向市 场。例如,中国联通与大唐移动、厦门公交合作,启动了厦门 5G BRT 车路协同系统项目,这是中 国首个城市级 5G 智能网联应用。利用 5G 网络和 C-V2X 技术,该项目实现了四个主要的商业应用: 实时车路协同、智能车速控制、安全精准停靠和超 视距防碰撞机制。


2021 年 4 月,中国移动与高新兴、华为和浪潮等核 心合作伙伴召开了 5G 智慧城市联盟成立大会。该联 盟旨在促进合作,搭建开放的技术平台,共同开发 智慧城市领域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此外, 在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三家中国运营 商均发布了“5G 城市”白皮书,概述了将如何根据国 家“十四五”规划(2021 - 2025 年)利用 5G 连接和 新兴技术以支持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





2.2 元宇宙:融合数字和现实


元宇宙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 崩》。自那时起,这个词就被广泛用于描述数字 和现实空间之间的结合。这一概念建立在增强现 实 (AR) 和虚拟现实 (VR) 技术的先进能力之上。如 今,许多科技公司都在竞相打造的元宇宙指的是将 视频游戏、社交网络和娱乐功能进行深度融合,为 用户创造全新的沉浸式体验。虽然元宇宙在很大程 度上仍处于萌芽状态,但为了使其有效运作并可供 所有人使用,元宇宙的发展很可能需要基于以下三 个基础支柱:去中心化;互联互通;安全可靠。


人们对元宇宙及其成为主流的潜力仍持有一定程度 的怀疑态度,尤其是考虑到可能涉及的连接需求和 设备需求,元宇宙的前景尚不明朗。尽管如此,在 游戏和企业通信等市场中,将 AR/VR 与社交媒体 和云相结合的应用将拥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中 国,一些科技公司除了筹集大量资金外,还描绘了 各自的元宇宙长期愿景和战略。这正是 元宇宙吸引大规模投资的力量展现。大量的资本涌 入将进一步推动创新实践走向大众市场。


通过利用 5G、AI、AR 和 VR 的功能,元宇宙发展 中可能出现的突破和应用具有广泛的潜力,从而颠 覆包括从互动娱乐到零售、银行、建筑和制造行业 等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莉莉丝游戏、腾讯、中青宝 等公司的动作可以看出,游戏可能只是沉浸式元宇 宙环境的一个基本应用。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中 国的元宇宙市场将以每年 13% 的速度增长,并于 2030 年达到 1.5 万亿美元。


元属于宇宙还可能产生积极的社会经济影响,例如支持 数字教育和改善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为此,中国 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将这一概念纳入其官方经济计 划。2021 年 12 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 布五年发展规划,要求推动元宇宙在公共服务、商 务办公、社交休闲、工业制造、安全生产、电子游 戏等领域的应用。


在国移动家层面,工信部等中国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引 导国内初创企业发展元宇宙相关的技术能力,例 如人工智能。此外,2022 年 1 月,中国国家支持 的区块链公司——区块链服务网络 (BSN) 宣布计 划部署基础设施,以支持“数字通证”(NFT) 的交 易。NFT 是不可互换的资产,代表着一个独特的 数字项目的所有权,它可能是元宇宙的关键激活 码,便于虚拟资产在不同公司控制的平台之间自由 移动。BSN 的分布式数字证书将使用定制后的区块 链,这可能代表打造与去中心化加密货币无关的中 国 NFT 行业正迈出重要一步。





在国家层面,工信部等中国政 府部门正在积极引导国内初创 企业发展元宇宙相关的技术能 力,例如人工智能。


尽管机会比比皆是,但开发一个人人皆适用的元宇 宙仍然困难重重。其中包括互操作性、可访问性 (即,不会加剧数字鸿沟)以及用户认知和采用率。 一个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在虚拟环境中建立信任, 并确保安全,尤其是对年轻用户而言,他们对元宇 宙中的网络安全、数据隐私、虚假信息和网络健康 的担忧越发强烈。


正因如此,中国监管机构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 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甚至驳回了各种包含“元宇 宙”一词的商标申请。2021 年 10 月,隶属于国家 安全部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CICIR) 智库发 表了关于元宇宙与国家安全的研究报告。CICIR 认 为,元宇宙环境可能会带来政治和社会问题,并敦 促政府加强监管和指导。反洗钱和知识产权等领域 将成为政府的重点监管对象。


元宇宙为中国运营商带来的机遇


复杂的数字世界和 XR 能否成功运行,要看移动宽带服务是否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先进技术。因此,推出高 质量、可靠的 5G 网络(以及未来几代网络)是运营商在元宇宙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主要途径。此 外,运营商可以通过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技术等网络技术创新从元宇宙增长领域中获取新价值,同时数 字身份解决方案也为运营商提供了支持虚拟世界之间互操作性的机会。


与 AT&T、KDDI、SKT、Verizon 等全球各大运营商一样,中国运营职业商也已经开始探索元宇宙机会:


在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之前,中国移动以滑雪运 动员谷爱凌为原型,发布了一款沉浸式数字孪生 应用程序。此外,其子公司咪咕将未来发展目标 锁定元宇宙,正加紧整合 5G、AR、VR 等前沿 数字技术。在中国移动 2021 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上,咪咕发布了其元宇宙演进路线图,将围绕四 大支柱:混合现实 (Mixed reality);沉浸式社会 连接 (Immerse social connection);游戏化交互 引擎 (Gamified interaction engine);和无处不在 的计算 (Ubiquitous computing)。而这些首字母 串起来正是 MIGU(咪咕)。





中国电信已委托旗下的云游戏娱乐子公司新国 脉(原“号百”)开发元宇宙和云服务集成的 一体化平台,利用运营商自身的计算和产品内 容能力,服务于各类虚拟世界。元宇宙平台的 开发将分两部分进行。首先,逐步融合一系列 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大大小小的虚拟世界。在 第二阶段,经过几年的发展,将形成一个“超 级虚拟世界”。


2.3 未来的电信运营商:5G和云为转型奠定基础


随着 5G 商业化以及 ORAN、边缘网络和网络自动 化等移动网络创新的引入,运营商在网络转型战略 方面的决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样的什么决 策对于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以及将依赖 未来网络的客户而言至关重要。


在中国大陆,运营商的网络转型战略推手正是创收 和客户体验。这与其他地区运营商的战略一致,即 相对于降低成本而言,全球运营商对提高盈利能力的机会保持更加乐观的态度。但是,与全球其他运 营商相比,中国大陆运营商的网络转型重点表现出 一些明显的差异:根据 GSMA 智库的最新调研, 中国大陆的运营商将自动化以及云和信息技术的结 合视为主要关注领域,而其他电信公司则瞄准安全 性和可持续性。13 此外,中国缺乏 ORAN 的商业部 署,并对其管理、集成和可靠性表现出了明显的担 忧,这表明中国对 ORAN 依然相对谨慎。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电信网络在维持社会 和商业活动的方方的面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数据流 量激增和消费模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电信网络显 示出了良好的适应能力。然而,头部的运营商们现 在正着眼于超越连接,探索如何将高性能电信服务 和云技术结合起来。虽然运营商对通过云在网络运 营中节省运营支出不抱有太大希望,但他们仍然认 为云是数字化行业和更广泛经济市场的关键。


中国联通新任董事长刘烈宏宣布了公司的“大计 算”战略,以引领其他运营商和电信行业从业者, 助力传统工业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升级。中国联通的战略是“一体两翼”,主要有两 个方面:





以通信技术 (CT) 为基础,以数据中心建设和计 算资源升级为支撑,实现信息技术 (IT) 与通信技 术的融合发展。


融合 IT 与数据技术 (DT),利用六大核心能力: 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安 全,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 2021 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 柯瑞文分享了运营商在云网融合和数字经济发展方 面的思考和实践。中国电信以高速泛在的网络连接 为基础,以云技术部署为核心。云网融合的核心特 征是“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同时还 具有“安全可控”和“绿色低碳”两个重要特征。


在柯瑞文看来,5G 是云网融合最佳的用武之地,中 国电信在业界首创了“三朵云”5G 网络架构,能够 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 5G 服务,满足各类客户(包 括个人、家庭、产业、城乡、社会)的需求。


中国移动 2021 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号召产业伙伴携 手共进,共谋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用智能计算力 量创造未来。杨杰董事长表示,中国移动将聚焦“ 数智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勇担数字强国、智 慧社会的主力军,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 公司目标定位。在大会现场,中国移动表示愿意与 全生态系统的企业合作,共同构建“连接 算力 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中国移动还携手浦发银 行、芒果超媒等合作伙伴,正式发布了《算力网络 白皮书》。


虽然运营商不太期望云能明显 的节省网络运营上的支出,但 他们认为云是赋能行业数字化 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移动通信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3.1 移动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021 年,移动技术及服务为中国贡献了 5.6% 的 GDP,相当于 9000 亿美元的经济增加值。移动 生态系统还创造了超过 600 万的就业岗位(直接 和间接),并通过行业税收为政府财政贡献了近 1000 亿美元。到 2025 年,随着中国不断受益于移动生态的扩 张,移动生态的贡献将另外增加约 660 亿美元 (总量超过 9600 亿美元)。


3.2 扩大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接入能力持续增长。过去十 年,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的铺设、升级和维护方面 投入了大量资金,旨在提高数字技术普惠性,缩小 “覆盖鸿沟”,也就是无法使用移动宽带服务(3G 及以上)的人群。


自 2010 年以来,整个区域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 大幅增长,到 2021 年底已超过 10 亿大关(占总人 口的 70% 以上)。然而,一部分人口(超过 4.2 亿)虽然在覆盖范围内,但却没有使用宽带服务。这就是“用户使用鸿沟”,即生活在移动宽带网络 的覆盖范围内,但却没有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


基础设施、可负担性和消费者技能是移动互联网 应用的关键要素。随着相应的困难被一一克服, 用户使用鸿沟将持续缩小。到 2025 年,中国将有 近 1.5 亿人开始第一次使用移动互联网,使未联网 人口降至大约 20%。


根据 GSMA 的移动连接指数 (MCI),中国大陆已从 2014 年的“过渡”市场发展成为“领跑者”,14 与 香港一起加入到这个重要行列。中国的数字化发 展受到各种因素的推动,主要是运营商对网络性 能的投资、移动资费和终端成本的降低、在线安 全性的提高以及智能手机拥有量和社交媒体渗透率 的提高。





3.3 移动通信应对社会挑战


作为第一个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作出全面承诺的行业,移动通信行业对国计民生带来了巨大 的、积极的贡献。


支持良好健康与福祉


SDG 3(第 3 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侧重于确 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移 动技术在 SDG 3 方面的贡献在于,它促进了医疗保 健的投资,优化了医疗保健服务,以及为一线工作 人员提供了所需的技能和基础设施以对早期疾病检 测进行分析。疫情期间,中国联通大数据部门开发 了一种新型传染病模型 - USEIR。以经典的传染病 SEIR 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运营商信令数据,模 拟潜在的传播趋势和模式。这一模型可以帮助相关机构制定有效的政策,以促进正常的社会和商业活 动的恢复。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技术,通过智 能手机上的远程医疗服务和其他应用程序来改善和 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个人 健康以及健身功能和服务,可穿戴设备也迎来了销 量的春天——到 2030 年,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需 求将进一步推动其增长。


推动发展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


SDG 9(第 9 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建设 有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包容的可持续工 业化发展,并为所有人提供负担得起的互联网接 入。中国大陆有近 12 亿独立移动用户,4G 人口覆 盖率达 99%,移动技术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提供者 和创新平台,为实现 SDG 9 这一目标做出了贡献。


中国大陆取得这一目标高分,也归功于移动通信对相邻行业的催化作用。运营商提供互联互通,使工 业流程和制造业能够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 据分析等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生产力的提升。例 如,中国移动与华恒和华为合作,采用江苏省内首 个 5G SA 架构,部署了首个支持 5G 和多接入边缘 计算 (MEC) 的自动导引车 (AGV) 系统。该方案利 用 5G 技术的低时延、高带宽和多并发性能,使用 多台 AGV 来实现物件追踪和智能仓储服务。





移动行业走在环保事业前列


移动行业对 SDG 9 的贡献也对其他目标产生连锁反 应,包括 SDG 13:气候行动,呼吁采取紧急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移动技术通过提高能源效 率、类别影响行为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 SDG 13 作出贡献。与自身产生的排放量相比,移动通信技 术可以赋能碳排放的减少,减少量约为自身排放的 10 倍,18 鉴于此,我们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发挥移 动技术的力量以推动脱碳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并 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移动行业成为首批设定里程碑式目标的行业之一 - 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移动行业整体承诺在 2050 年之前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早前,超 过 1/3 的移动运营商(按收入计算)已经承诺到 2050 年或更早实现净零排放。根据联合国“奔向 零碳项目”的严格标准,2021 年初,移动行业率先 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运营商正加紧采取措施和实施投资,支持全球 向零碳经济转型:


中国移动通过其正在实施的“绿色行动计划” 与利益相关方合作,以节约能源,开发节能技 术,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最终实现行业碳中 和。2020 年,该计划节约了 2.51 太瓦时的电 力,与 2019 年相比,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单位总 能耗降低了 18%。中国移动还推广能效分类标准 和绿色包装,以支持发展循环经济。


在 IP 承载网建设中,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采用 华为的 NetEngine 路由器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 流量。路由器使用三种关键技术:超冷;混流风 机;和智能电源。因此,中国联通每年可节约 200 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900 多吨。


中华电信致力于成为“绿色企业”,通过绿色运 营引领行业走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有 效地监控和管理能源利用并降低碳排放,中华 电信实验室自行研发了环境永续发展管理服务 (EARTH),该系统有助于提高运营商的环境管理 效率并减少能耗费用。中华电信还推广无纸化服 务,包括电子账单、自动账单支付、综合账单、 短信账单等,每年可节省 5.6 亿纸张。





GSMA 正与移动运营商携手合作,推动行业自身的 气候排放完全透明化。截至 2020 年底,全球 80% 的运营商(按收入计)通过国际公认的 CDP 全球 披露系统,披露自己的气候影响。21 其中,中国地 区的领先运营商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 通、中华电信、远传电信、中国台湾大哥大。这使得客 户、决策者、厂商和投资者能够完全透明地跟踪运 营商的气候行动进展。


移动行业的抗疫行动


中国联通,2021 年 24 《中国疫情防控 移动应用案例集》,GSMA/CAICT/5GAIA,2020 年 25 《聚焦中国:中国推动数字经济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新华社,2021 年 8 月 由于新冠疫情的第一个震中是在中国,所以中国的 经济和移动通信行业比亚洲或其他许多国家更早受 到冲击。疫情正在渐渐消退,但运营商将继续确保 人与人之间的连通,支持弱势群体和社区,以及保 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2021 年 1 月,为帮助哈尔滨 应对陡然严峻的新冠疫情,中国联通与哈尔滨市政 府合作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并为检测新冠病毒的 “火眼”实验室提供通信保障。


在应对疫情方面,最公司值得一提的就是利用先进技术 辅助一线医疗工作,以遏制感染及治疗病患。比 如,中国电信和中兴通讯为华西医院和四川大学提 供的基于 5G 的远程诊断系统,以及中国移动与湖 北省当地教育部门的合作,为学校提供由 5G 支持 的红外热成像和测温设备。


可以说,这场疫情是检验 5G 技术医疗实用性的试 金石,它可能跟疫情前的情况相比更快地推进了 5G 的行业部署。


如今,疫情已经与我们共存两年之久,中国政府 也开始着手利用数字服务和技术来推动经济复苏 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疫情尚未消退,全球经济低 迷,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数字经济表现出良好的 韧性,2020 年增长了 9.7%,达到 39.2 万亿人民币 (6.1 万亿美元)。25 2022 年 1 月 12 日,国务院发 布了一份蓝图,目标是到 2025 年将核心数字经济 产业占 GDP 的比重提高到 10%。该文件的目标是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此外,文件中还 涵盖了公共服务和治理体系的数字化,以及行业转 型、战略技术创新和半导体等领域的自给自足。(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 数字化发展的支持政策

4.1 促进快速且经济高效的网络部署


数字连接和服务将在后疫情时代发挥着支柱性作 用,为企业提供创新商业模式,为消费者创造全 新体验。政府也在使用数字平台来增加与人们的互 动,保证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在这样的背景下, 针对电信行业的前瞻性政策对于支持高性能网络的 部署和创新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运营商也正向 5G 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对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会存 在更高要求,而通过更密集地部署网络以应对这些 要求会成为挑战。因为可以安装基站的站点资源有 限,每个运营商都不得不在网络部署上投入更多资 金,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成本。除了服务上的竞争 外,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往往是运营商提供差异化 服务的关键因素。然而,与传统移动网络相比,为 5G 网络提供额外的容量和覆盖范围通常需要更高 的部署成本,才能满足性能和网络密度的要求。


中国的监管机构认识到数字化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 的更多的机遇,并已采取措施推出有利的政策,以 实现更有成本效益的基础设施部署。2022 年 1 月, 工信部透露,中国大陆运营商已建成超过 140 万个 5G 基站。中国大陆运营商还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 的计划,到 2025 年底将 5G 基站的数量增加两倍, 达到 364 万个。这意味着,在中国,每 1 万人将拥 有 26 个 5G 基站,而 2020 年每 1 万人只有 5 个 5G 基站。


5G 网络在中国的快速部署得到了工信部前瞻性政 策的大力支持。他们支持运营商在商业协商的基础 上达成网络共建共享的合作。此外,工信部在共建 共享框架上也提供了特殊的便利,以尽量减少监管 流程的繁文缛节。允许网络共建共享,并尽量简化 监管流程,这些举措有助于鼓励供应商们在基础设 施层面的合作,而不是开展不必要的竞争。


中国的监管机构认识到数字化 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的更多的 机遇,并已采取措施推出有利 的政策,以实现更有成本效益 的基础设施部署。





因此,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于 2019 年达成协议, 共同建设 5G 网络并共享基础设施,这也促成了全 球首个在 3.5 GHz 频段享有 200 MHz 连续频谱的 5G 网络。2020 年,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 (CBN) 也 签署了 5G 网络共建共享协议,获得广电 700 MHz 频谱的使用权,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扩大覆盖范围, 特别是加快农村地区的覆盖,同时还使中国广电能 够更快地部署 5G 服务并显著降低成本。


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 5G 的盈利模式,为运营商节 省了大量成本,还加快了 5G什么 基础设施的部署。运 营商已经实际体会到了 5G 部署成本上的节省。例 如,据中国电信和中国联的通披露,5G 网络的共建 共享使他们每年减少了 800 亿元人民币的建设成 本(124 亿美元),另外运营成本也减少约 80 亿 元人民币(13 亿美元)。此外,该合作预计每年 可减少 8.7 千瓦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减少 70 亿 吨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对全球碳减排目标的重要 贡献。


2021 年 12 月,工信部发布“加强 5G 公众移动通信 系统无线电频率共享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 政策指导,进一步鼓励运营商按需开展 5G 共建行业共 享合作。工信部希望,这些政策能够加快 5G 网络 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频谱效率,最终让更多人得 以更好的享受移动连接带来的福利。


最大化利用 6 GHz 频段带来的机遇


随着各国政府开始思考如何在未来十年更好地规划 频谱的使用,以及频谱规划的最佳实践,目前最前 沿的研究是围绕 5925–7125 MHz 频段展开的。其中 一项关键考虑因素是将频谱给与授权移动频谱使用 (例如,5G NR 的部署及其发展)还是用于其它非 授权频谱的用途(例如,Wi-Fi 6)。


迄今为止,各国在分配这一频谱方面考虑了不同的 思路。一些国家已允许将全部 6 GHz 频段用于非授 权频谱的用途,而另一些国家则正在考虑将全部的 频段用于授权频谱的 IMT 使用。还有一些国家正在 将 6 GHz (5925/5945–6425 MHz) 的下半部分配给未 授权使用,并考虑将上半部分 (6425-7125 MHz) 分配 给授权频谱的 IMT 使用。下一届世界无线电通信大 会 (WRC-23) 的议程包括确定国际电联 1 区(欧洲、 中东和非洲)26 的 6425-7025 MHz 的 IMT 标识和国 际电联全球范围内 7025-7125 MHz 的 IMT 标识。


移动



GSMA 智库的一项研究28 针对 6 GHz 频段的不同授 权模型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这项研究根据 2021 年至 2035 年间的供需框架,特别考虑了当前和预 期的 5G 和 Wi-Fi 需求,以推导 6 GHz 频谱的最有 效用途。在综合考虑到三种不同政策策略的基础 上,研究发现,在所分析的大多数国家中,将整个 6 GHz 频段以授权形式分配给运营商的方式将带来 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如果未能将任何部分 的 6 GHz 频谱以授权形式分配给运营商的话,可 能会导致他们需要付出更高的建设成本和/或承受 较差的网络质量,并且也将影响他们释放 5G (IMT2020) 全部潜力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