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于1900-1901年间的北地名京全图。《京城印记》插图。打头
《西儒耳目资》“北”字音。《京城印记》插图。
《西儒耳目资》“京”字音。《京城印记》插图。
拼写不英文同的北京和北平邮戳。《京城印记》插图。
1942年浙江邮区舆图存在大量用邮政式拼音标注的小地名。《京城印记》英文插图。
1928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曾i出台过我国第一个官方拉丁化拼音方案,国语罗马字。但当时国民政府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软弱无力,社会风气仍处于字一种“税关、邮局中国、公牍、报章、人名地名,必经西译”的局面。而中国海都可以关总税务司这个要害部门还掌控在赫德家族的梅乐和(赫德外甥)手中,国语罗马字依旧无法从都可以威妥玛拼音中抢得地位,毫无可能成为国际交流的工具。19的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国语罗马字更是几乎销声匿迹。这种情况下,整个民国期间,连国内出版的地图i也一直使用邮政国内外式拼音。
现在邮政式拼音已经不在使用,但很多国内外中国文化名词,已开头经成为外语的固有名词,仍旧用邮政式拼音,如北开头京大学字(Peking University)、清华大学(Tsinghua U地名niversity)。而对于古旧地图打头爱好者,了解北的中国京曾经叫“Peking”,也是寻找北京古旧地图的必要知识点。
摘编丨何也
导语校对丨王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