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养老保险并轨以后,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还有不同吗?

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于2014年10月并轨了。机关事业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同缴费情况下产生的养老金待遇一样。这就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不是养老金的并轨)。

不过,有人表示并轨后,并没有见到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的缩小。实际上,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尽管实施了统一,但是两者之间在很多地方有所不同,会造成养老金差距。

第一,过渡性养老金

顾名思义,过渡性养老金是一种过渡性的待遇,只会存在一定的阶段。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都是针对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养老金待遇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不过两者之间使用的时间并不一样。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9月改革以前的缴费年限全部作为视同缴费年限。相应的养老金待遇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企业退休人员包括两部分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施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

企业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一般是1992~1997年以前的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而机关事业单位则全国统一为2014年9月及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

过渡性养老金,是对有关缴费年限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待遇的一种补偿。由于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相应的保值增值能力比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还要强得多。

第二,缴费指数。

缴费指数一般指的是职工参保缴费以后,当年的缴费基数之和除以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比如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是7.2万元,某个职工按照3600元基数缴费了6个月,缴费基数之和是2.16万元,这样当年的缴费指数就是0.3。

参保缴费的时候,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国家规定来执行的,比较真实。缴费基数较高,缴费指数也较高。

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很多人都是为了省钱起见,按照最低基数缴费,因此缴费指数也较低。

企业如果没有按照职工上年度工资收入的为职工本人确定社保缴费基数,这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维权。

机关事业单位都有视同缴费指数,一般是根据退休时职务、级别等因素确定的,大多数情况在1.2~1.8之间。

企业退休,很多地区是没有视同缴费指数规定,多是按照实际缴费指数来计算。也有少数地区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1计算。

另外,缴费基数也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高低。毕竟有关账户的形成,都是按照本人当年度缴费基数的8%和12%记入个人账户的。

第三,补充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就专门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职业年金制度。这是一种额外提升养老待遇的模式,以弥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的降低。

虽然说企业也可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实际上大多数私营外资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年金制度。截至目前全国仅仅10.5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718万人,资金积累22497亿元。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还普遍较长。毕竟相应工作稳定,大家工作的时间较长。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年限短。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涨和物价增长情况每年进行调整。国家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这种情况下,一般养老金较低的企业退休人员增长的比例会更高一些,而养老金较高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涨的比例相对会更低。慢慢地两者之间的养老金比例差距会缩小。

总体来说,按照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和机关事业确实实现了并轨。不过这也只是并轨的第一步,未来还是会进一步完善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