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投资收益类账户的贷方期末转入(投资收益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借方)

其实咱们做的财务工作也是历时悠久,比如,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务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核算之为会)的方法!怎么样,是不是觉得顿时我们也是有史可寻的?


会计古义是集会议事。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


而我们现在的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有以下五个特征:


1.会计师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师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以上的内容其实大家也不一定非要记得多么清楚多么牢固。因为下面要说的才是重点!


来,瞪起你的眼睛!来看看!



本年利润、净利润、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在会计核算中,将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收益全部计入各有关收益、费用账户。期末,将各收益类账户的贷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记各收益账户,贷记“本年利润”账户;同时将各成本、费用和支出类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各成本、费用和支出类账户。转账后,“本年利润”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反映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净利润。反之,如为借方余额,反映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将“本年利润”账户的全部累计发生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若为贷方余额(净利润),则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若为借方余额(净亏损),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本年利润”账户。年度结账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本年利润和未分配利润均为累计账户而两者有存在包含关系,而净利润一般是指当期的净利润,而当期的本年利润借贷方差额也就是当期的净利润。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为了分别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的情况,避免出现企业在以前月份有欠交增值税,以后月份有未抵扣增值税时,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税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月份终了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中转入的当月未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而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这样经过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进项大于销项时才会出现),若无余额说明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全部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中了(销项大于进项)这样就把未抵扣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分别在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中反映出来了而部混为一谈。


需要注意的是转出未交增值税是第三级明细科目,而未交增值税是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并列的第二级明细科目,而转出未交增值税的金额是进项税和销项税两个第三级科目的差额,不能混淆科目级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