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广联达科技有限公司开户银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户银行)

日前,在广联达(002410)投资者交流大会上,董事长刁志中表示,广联达每三年做一次战略规划,2017年恰逢是广联达的第七个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重要节点,广联达提出了打造数字建筑产业平台,并在2017年全力实现三大转变,即业务重点转变、商业模式转变与核心能力转变,抢占数字建筑新风口。


建筑行业迎转型新机遇


目前,建筑业是中国最大的单体行业,且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9.35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新开工项目60万个,同比增长24.8%,总投资50万亿元,同比增长20.9%。目前中国的建筑业增加值已超美国,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高耗能和低效率的事实,粗放式发展导致全国建筑总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0%左右。在现今互联网及科技创新环境下,中国的建设行业研发投入却不足1%,整体利润仅为1%-3%,因此亟需转型和变革。


“数字建筑”的出现,正是随着目前中国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广联达总裁袁正刚表示,“数字建筑是提高行业数字化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也将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刁志中认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标志不是喊一个口号,最后怎么来衡量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成功,那就是让工程进度可以加快50%,让工程的成本降低1/3,让工程质量逐步提高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这就是对整个社会的一个贡献,最终达到一个共赢的局面。


三大战略转变


刁志中表示,广联达基于深耕建筑信息化领域近20年的深厚积累,以及近3年来超10亿的技术研发投入,选择做横向连接建筑行业上下游的产业平台。为此,广联达在2017年做出三大战略重点转变,包括业务重点、商业模式和核心能力。


在业务重点上,将从过去交易阶段为主转变为施工阶段为主。当下,每个项目在施工阶段的软件投入方面都可达20万元左右,以每年约50万个项目计算,施工业务在中国的市场空间将达千亿级。广联达目前的产品已全面覆盖了施工业务的各个方面,包括人、材、机的生产要素,以及生产对象、管理要素和企业管理。而数字建筑也将在施工阶段得到最大化应用和实践。


在商业模式上,广联达总裁袁正刚称,在互联网时代的“T”型商业逻辑下,广联达的商业模式也由License转变为年费模式,极大的降低了用户一次性投入成本。公司的造价产品,在一些样本地区已经全面转向了年费的模式,效果初步显现。


而在核心能力上,从营销能力为核心转为产品与技术能力为核心,建立覆盖建造全生命周期的关键产品和服务。以广联达拥有独有算法的图形技术为例,仅查阅图纸这一基础应用,用户群就约有1500万人,国内市场规模500万人。基于图形技术的广联达云图平台,开图速度相比同类产品效率提高了10倍,行业竞争壁垒明显。目前美国同类型创业公司,估值已在10亿美元的水平。


刁志中表示,希望到2025年时,广联达可以实现整个产业平台的一个构建。


“二次创业”数字建筑


广联达2016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0.29亿元,同比增加32.15%;实现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长74.85%。


刁志中介绍,过去三年,广联达从10个亿的营收规模,做到2016年的20亿营收,实现了翻倍增长,“七三”是大家非常期待的一个发展阶段,想象空间值得期待。


他表示,“过去我们是这个行业的协助者,到今天我觉得我们要成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从目前对技术能力的要求,广联达是离的最近的,而且也是最有可能的。未来,当然不只是‘七三’,包括2025在内的更远的未来,我们希望从中国工程造价软件行业的NO.1发展成为数字建筑平台全球的NO.1,广联达责无旁贷”。公司提出的“二次创业”也正是源于此目标。


数字建筑技术平台架构,是以BIM等前沿技术为基础,实现建筑数字化、建筑在线化和建筑智能化,并由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统)的数字平台、虚实映射的“数字双体”、产业平台赋能的生态系统来支撑。


数字建筑业务平台架构,则贯穿了设计、交易、采购、施工、运维各阶段,由设计、交易与采购、劳务、BIM PM施工、行业定额大数据、运维、金融等七大独立平台,来支撑一大数字建筑全生命周期平台,并与企业信息化、产业大数据相辅相成,保障各建设项目的成功实践。


据介绍,美国的调研机构TMR预测,BIM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增长达到115.4亿美元。而2015-2022年间亚太将成为最快增长区域,其中施工方是其主要增长点,复合增长率预估将达到22.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