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家被进一步问询的企业中,柏楚电子、晶晨半导体、微芯生物均已成功注册,目前市场上仅剩安恒信息、利元亨、世纪空间3家企业还在提交注册阶段。其中,3家企业的提交注册日期均在6月底。
掉队同批企业
虽然公司IPO注册最终获得证监会同意,但微芯生物与同批次过会、提交IPO注册的企业相比,IPO进程早已处于掉队状态。
纵观微芯生物的科创板IPO之旅,公司系第二批被证监会受理的企业,在今年3月27日证监会同时受理了华兴源创、虹软科技、微芯生物等8家企业的IPO申请,之后在今年5月微芯生物率先完成了第二轮、第三轮问询。在6月5日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工作启动,微芯生物、天准科技、安集科技3家企业拔得头筹,成为了第一批上会企业,并在当日成功过会。之后微芯生物还紧跟天准科技、安集科技的步伐,集体在6月11日提交了IPO注册申请。
但令市场未曾料到的是,从申报、获问询、过会、提交注册一路领先的微芯生物却成为了拟IPO企业中的掉队者,公司在冲击科创板的最后一公里开始“原地踏步”,IPO注册历时逾一个月才获得证监会通过。
而回观与微芯生物之前跑在同一赛道的企业,不少公司已经跻身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将于7月22日集体上市,成为科创板星宿股。
具体来看,与微芯生物同时获得受理的华兴源创成为了科创板“第一股”,获得“688001”的证券代码,虹软科技、光峰科技也成功成为了科创板星宿股中的一员。而与微芯生物同时过会、提交IPO注册的天准科技、安集科技两家企业也将于7月22日正式上市。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同样致电了微芯生物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安信证券方面进行采访,但公司电话却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研发支出资本化曾遭三问
对于此次微芯生物IPO注册迟迟未能获得证监会同意一事,市场上有声音称,是由于公司在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上,证监会存在一定意见。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上交所向微芯生物下发的三次问询函中,对于微芯生物研发支出的资本化问题均进行了重点关注。
其中,在上交所下发的首轮问询函中,要求微芯生物说明“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政策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重大不一致”;在第二轮问询函中要求微芯生物说明“研发支出资本化时点与产品获批上市时间间隔较长,是否符合行业惯例、产品特点等实际情况,公司资本化时点是否合理”;第三轮问询函中则要求微芯生物“修改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对公司业绩影响的风险表述,定量分析采用不同研发支出资本化时点对其报告期各期业绩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