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毁了多少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观点前瞻


  1. ”双创“的组织成本高。“双创”的实现,必然要加速改革,而加速意味着牵一发动全身。
  2. ”双创“的沉没成本高。创业者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考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技术创新则意味着加大研发投入,设备更新,成果能转化,还要砸市场、砸渠道、砸品牌,这些都需要成本。
  3. ”双创“的边际效益低。对“双创”来说,这套制度体系是存在漏洞的,主要体现在指标和考核的设定上。
  4. 中国“双创”的根本困境在于,政府不能永远扮演战略的发起者。政府必须要交棒,也就是交给市场。最关键的是交给市场的谁,还有怎样设计才能让他们有动力接棒。

引言


这五年来,尤其是从2019年到2020年,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财税体制改革的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可以感受到战略落地的紧迫感。那么,为什么这场自上而下的、旨在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就业的顶层设计,如此不易呢?




这个县民营经济发展不错,中小企业很多,但园区里主城区有点远,配套还没建起来,人气不旺,于是想弄个孵化器,一是响应国家“双创”号召,二是聚集点人气。楼是建起来了,但是招不到商,时间久了,对自己运营孵化器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于是,他们想到承包给社会资本,我们设计好政策后,就帮忙联系了几个做得不错的孵化器运营商,本想着有政府背书,项目可能会有些吸引力,结果并不理想。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孵化器老板:现在政府建的孵化器太多啦,创业者都不够用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已经过去五个年头了。事实上,目前没有数据可以全面反映政策落地的综合效益,也很难言现在的情况是否符合战略预期。但这五年来,尤其是从2019年到2020年,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财税体制改革的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可以感受到战略落地的紧迫感。那么,为什么这场自上而下的、旨在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就业的顶层设计,如此不易呢?


第一,是组织成本很高。“双创”能否实现预期,关键在于营商环境的体制改革,实质是再次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而这场改革,中国已经走了四十多年了,但凡对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史有些了解,都能感受到,路何其艰难。


“双创”的实现,必然要加速改革,而加速意味着牵一发动全身。取消几个章容易,曾经盖章的人怎么办?哪些部门要裁撤,哪些又要合并,不得不覆盖监管的空白地带由哪个部门负责?新的标准和规则如何制定?发一份开放新市场竞争领域的文件容易,准入和监管体制需要多久才能成熟?


一个“双创”的背后,跟着的是发改、工信、财政、税务、银行、司法、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的体制调整,组织成本巨大、体制发挥效应前的磨合周期也很长。所以,“双创”是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一个缩影,很难做短期预期。


第二,是沉没成本很高。无论是个人创业,还是企业创新,都是高风险行当。不成功就成仁,所谓“创”,即非经验行为,成仁比成功的几率大得多。


先说创业。创业不是跳槽换个饭碗,而是意味着创业者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考方式根本性的改变,从单线程到多线程,从沉浸式工作到碎片化生活。创业者,即使之前没想明白,真的开张了,才知道坐在赌桌上将面对什么。这时候,创业遇到苦难,坚持不一定成功,不坚持一定成仁,无论是投资还是投人,不管看不看得到希望,谁不得坚持几轮呢?成功者脚下的不是浅尝辄止的炮灰,而是实在没有赌资了。


再说企业创新。但凡利润还能凑合,市场还有前景,绝大多数企业不会想着创新。技术创新意味着加大研发投入,设备更新,成果能转化,还要砸市场、砸渠道、砸品牌,全是成本。模式创新要改组团队结构,撤的撤,合的合,增的增,意味着多年攒下的老班底没准儿第二天就要分崩离析。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城市,技术、模式依赖型的行业是少数,因为这些行业绝大多数是新兴产业,换句话说,还是不成熟的产业,本身行业整体性风险就高。真正占大多数的,还是所谓的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要创新了,大多处在改可能死,不改必死的状态。万众创新的沉没成本有多高自然可以理解。


归根结底,中国“双创”的根本困境在于,政府不能永远扮演战略的发起者。政府必须要交棒,也就是交给市场。最关键的是交给市场的谁,还有怎样设计才能让他们有动力接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