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人是在QQ空间盛行之时,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确实带来了一些惊艳。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今天在搜此人想具体了解一下,却发现,“。。。。。。”,改得好了,也可以叫“借鉴”。
明代王次回:
王彦泓(1593—1642)明末诗人。字次回。金坛人。万历间以岁贡官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训导,卒于官。工诗词,尤喜作艳体诗。较著名者有《炉节江边宴集》、《对花杂恸》、《城楼冥望》、《赋得别梦依依到谢家》、《追和唐女冠鱼玄机十二韵》等。其词如《满江红》等,情意深婉,脍炙人口。著有《泥莲集》(散佚)、《疑雨集》、《疑云集》等。娶妻贺氏,与其同岁,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生有一女王朗,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词人。
对比:
《浣溪沙》——纳兰性德
容易浓香近画屏,繁枝影著半窗横,风波狭路倍怜卿。
未接语言犹怅望,才通商略已懵腾,只嫌今夜月偏明。
而在王次回《疑雨集》中,有这样的诗句:
风波狭路惊团扇,花月空庭泣浣衣。卷下《代所思别后》
未接语言当面笑,暂同行坐夙生缘。卷上《和端已韵》
今日眼波微动处,半通商略半矜持。卷下《赋得别梦依依到谢家》
《浣溪沙》——纳兰性德
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挼裙带那时情。
别后心期和梦杳,年来憔悴与愁并,夕阳依旧小窗明。
王次回《疑雨集》
矜严时已逗风情,五字诗中目乍成。卷下《有赠》
相对只消香共茗,半宵残福折书生。卷下《梦游》
《蝶恋花》——纳兰性德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王次回:《骊歌二迭送韬仲春往秣陵》二首之二:
“怜君孤负晓衾寒,和暖和香上马鞍。村落莺花寻醉易,野桥风月减衣难。联翩好句车中获,澹宕晴山帽侧看。传语冰心顾家妇,露葵烹好劝加餐。”
纳兰词可以说是由“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一句引出,和王次回“和暖和香上马鞍”相同
《采桑子》——纳兰性德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王次回: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纳兰词中有月,有霜,也有白衣裳和红栏杆,可以说都借自王次回,
纳兰肆无忌惮“借用”了名气小的王次回七十多次!除了王次回,还有其他人的: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画堂春》)——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出自唐代骆宾王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
写过有名的《在狱咏蝉》,写过有名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
纳兰借(抄)鉴(袭)了他不怎么有名的这首《女道士》,原文是:
相怜相念倍相亲
一生一代一双人。
最出名的诗原来也是借用而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纳兰性德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化用谢眺杂诗“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
谢朓是一千三百年前,诗坛翘楚,李白的心中唯一偶像。李白曾说:“一生低首谢宣城”。这个暂时、姑且定性为化用罢。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梦也何曾到谢桥。(《采桑子》)——纳兰性德
南宋后期有个词人,叫蒋捷,号竹山。他一首词很著名,里面有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同是这首词里,有一句:
秋娘渡与谢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袖口香寒 ,心抵秋莲苦。
(《蝶恋花》)——纳兰性德
前半句,借(抄)鉴(袭)自晏几道的《西江月》:“醉帽檐头风细 ,征衫袖口香寒。”
后半句,借(抄)鉴(袭)自晏几道的《生查子》:“遗恨几时休 ,心抵秋莲苦。”
真是深谙文抄公东拼西凑之妙。这也是为什么纳兰词很多时候读起来不连贯的原因。两句话,分别抄袭自两首不同的词。借(偷)过来穿着的衣服,当然不一定能合体了。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采桑子》)——纳兰性德
前一句“月浅灯深”,抄自一首《清平乐》:“依旧月浅灯深。”
一看就知道,“月浅深灯”四个字,是有意刻画、自造的佳句。
后一句“梦里云归何处寻”,借(抄)鉴(袭)自同一首:梦云归处难寻。
还是晏几道!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采桑子》)——纳兰性德
这两句我藏着良心为他辩护,不算很明显的抄袭,但绝对是有意借用。
原词也是一阕《采桑子》:“夜痕记尽窗问月,曾误心期。”
原词大意每天记着月亮的盈亏变化,错过了当初两心相约的日子。一个是晚上数日子,一个是白天数日子。姑且算是加了一点变化,但“又误心期”和“曾误心期”、“数”和“记”、下弦月和窗月,无论场景、行为、情绪,都如出一辙。
改之后大意是数着一天天入秋,两心相约的日子又耽误到后半月了。
还是晏几道。
“当花侧帽”
(《踏莎行》)——纳兰性德
出自一首《清平乐》:“侧帽风前花满路”。春风吹拂,行人侧帽,眼前是满眼繁花。这个过程很自然,而不是“当花侧帽”,造作地扭头去看。
晏几道。
而今才道当时错
(《采桑子》)——纳兰性德
出自《醉落魄》:
纷飞容易当时错。
晏几道······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
(《采桑子》)
多情应笑我,这是苏东坡《念奴娇 赤壁怀古里》的,纳兰这是抄昏了头吗?苏东坡这么大名声的也抄。读书人也主要以八股为要务,但总会有几个读诗词的罢?
纳兰硬是了得,改两个字,堂而皇之据为己有。至于“笑我如今,辜负春心”。则出自另一首《采桑子》“应笑如今,一寸愁心”。
晏几道!
却多了,廉纤雨。
(《秋千索》)
出自一首《生查子》:
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
单单是“廉纤雨”,凭良心讲,不能认定为抄袭。只能说借用晏几道的有点太多了。
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采桑子》)
还稀、思、相看似旧时,准得跟模子似的。出自另一首《采桑子》:
小字还稀,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旧时。
晏几道。
容易语低香近
(《山花子》)
出自一首《清平乐》:
因是语低香近。
还是晏几道!
险韵慵拈 ,新声醉倚。
(《剪湘云》)
出自一首《六幺令》:
韵险还慵押。
晏几道,字的顺序变化了一下。
泪湿红笺第几行
(《浣溪沙》)
出自一首《两心同》:
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晏几道:承蒙公子还瞧得起我。
绣被春寒今夜
(《昭君怨》)
出自一首《生查子》:
绣被春寒夜。
晏几道!
杜甫亦有此幸:
云鬟香雾成遥隔
(《菩萨蛮》)
这是杜甫的《月夜》:香雾云鬟湿。凄凄苦苦、颠沛流离的杜甫绝无仅有的用如此香艳的笔调描写相濡以沫的妻子。
翠袖凝寒薄
(《南歌子》)
还是老杜,《佳人》篇: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功名应看镜
(《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
还是老杜《江上》:勋业频看镜。
话说,功名和勋业,难道不是一个意思吗?
杜甫。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
(《金缕曲 ·赠梁汾》)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纳兰性德一生只活到了三十岁,有人说他是满人中诗词第一人,但这个人的诗词“借用”古人的地方借的有点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