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会计与财务的区别

干过人力资源工作的我,非常不认同那个视频中的对比,可以说是偷换概念。

从职能角度看

人是一个高等生物,有大脑、中枢神经,更多分布全身的末梢神经,这些末梢神经分布具有触觉、味觉、视觉等功能,传递冷、热、刺、痛、痒、咸、淡、甜、苦等诸多信息给大脑,大脑再下达指令加多衣服、开启空调等因应措施,而这些措施实施后,再通过末梢神经传递回应对措施后的成果,再决定是不是要进一步调整,这个过程被专家学者称之为闭环。

那么是不是末梢神经要与大脑PK?答案显而易见,不是一回事。

老经验的管理咨询工作者在参观访问企业或单位的时候,会从末梢神经去判断这个被参观的单位是不是「表里一致」,例如大门保安、停车棚、车间的厕所。如果这些末梢神经的基本单元的表现能上一定档次,我们可以相信那些书面的材料的真实性。这样的情况,就好像看到一个肌肤细嫩的美女,我们可以推断对方身体大致上是健康的。

所以,一个企业的会计,对于所经手的业务,只是照搬规定,而不知道业务的实质内容(注2),那么这个末梢神经就如同满脸坑坑洞洞的「美女」一样的不讨喜;例如有人问:「要怎么要求公司的业务去国外出差,要取得合法的增值税发票」。

从知识层面看

有句话说,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注1),这是指一开始接触的时候,等完全融会贯通后,就进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今天媒体报道,祖国发现猪瘟有变种病毒,这让二师兄的身价在2018年之后不断走高的情况,又有了坚挺的理由,也给诸多一头热的投入养猪业的股票上市公司,敲了警钟。这个新闻让我想起我经常用来举例的三个会计阶段(注2):

*一次加工只能告诉老板,猪「又」死了几头,老板只是验证一下或听了就觉得「烦」;

*二次加工能说明猪是怎么死的,这个老板大致心理有数,你说多了,老板还是会觉得你唠叨;

*三次加工则提醒老板什么状况就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帮助老板把猪养活、养壮、养肥好卖钱。

上述会计资料三阶段,在二次加工阶段,才是知其然;要到了三次加工才能算是知其所以然。

以目前汽车的普及程度来说,一次加工就是告诉老板,那辆车上个月加了多少油,二次加工则是那类型的车的百公里油耗多少,三次加工则能告诉老板如果明年继续维持这些公务车将会可能会需要多少预算并分别用于那些项目,或者告诉老板要买AUDI A6的话,要准备多少钱;又或者告诉同事,依照你的年所得适合买多少钱的车来作为代步工具。

当然,从一次加工过渡到三次加工的知识层面是不同的,可以说,一次加工的知识层面是单纯的,而三次加工的知识层面是复杂多变的。

从知识应用层面看

那么知识掌握很多,是不是就可以跳过一次加工与二次加工,直接站到三次加工的高峰上?这恐怕有实质的困难。

以最近几年热门的研发费用来说,很多专家学者会认为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拥有多项世界专利,应该把研发费用资本化;然而这些专家学者并不通晓「摩尔定律」(注3),如果知道就明白除非这些专利是有效且关键技术,否则在达到足够嚇阻门槛之前,都是浮云,这也是为何这些高科技产业的研发费用都是费用化。

会计不如财务?

那么会计不如财务?

岗位划分比较细致的企业大概就可以明确回答上述问题,而一般中小企业则比较懵懂。会计是企业经营信息的整理与提供,而财务则是利用会计信息于诸多财务决策的人。

那么财务优于会计?非也,出纳就是财务,出纳拿着年度财务报表向银行申请贷款,难道出纳优于总账会计?其实出纳恐怕比会计更快被机器人取代,一如ATM取代银行柜台,而银行柜台被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取代一样的道理。

会计可以编制出未来五年预算,而财务没办法,会计可以从未来五年预算,甚至10年的推导找出现金流的死亡交叉,而财务没办法。如果企业做经营计划与预算,有编制现金流量表且一做就是未来五年的话,就会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时候,会计不如财务吗?也不是,各个不同的领域,不能直接划等号或大于或小于的符号一样的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