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再度加码为企业减负力度,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截至去年底,浙江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68.47万户,同比增长8.12%。其中在册企业313.98万户,同比增长11.26%;个体工商户549万户,同比增长6.57%。按2020年末常住人口规模计,每7.4人中有1个老板。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减负强企45条中,省级财政首次专门设立中小企业纾困帮扶资金,对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社会效益好的民生领域服务型中小企业,采用专项扶助、贷款贴息、融 资担保等方式给予针对性纾困支持。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意见》还提出要升级保就业、保市场主体融资常态化工作 机制。不局限于受疫情影响企业,支持更多暂遇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对经营指标有劣变趋势,但基本面仍然可控、及时“输血”有望恢复的企业,给予增量贷款支持。
此外,根据部署,浙江还将持续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进一步减免涉企收费,深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据介绍,去年浙江为企业减负超过2500亿元。民营经济、普惠型小微企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18.2%、30.1%、47.1%。全年净增市场主体65.2万户、其中企业31.8万户 ,连续两年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居全国第一。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