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贵阳个税app下载方式(贵阳掌上公交app下载)

“打开个税APP发现新世界,我居然在这么多完全不认识的公司领着或领过工资……”





(小杨朋友圈截图)




近日,“个人所得税APP”成了“流量明星”。4月1日,贵阳小伙子小杨也下载了它,准备查一查自己是否有税可退。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他竟然要补缴2万多的税?!





(APP显示 小杨需要补缴2万多元的税)




“上面显示我一年收入有20多万,怎么可能!”小杨觉得蹊跷,于是在APP中来回“鼓捣”,终于在APP的【个人中心】的【任职受雇信息】中找到了线索。







信息显示,除了他真实供职的贵州本地公司外,他还受雇于13家外地公司,这13家公司中有6家在去年给他发过工资。但是,小杨个人从未在这6家公司任职,也没有收到所谓的工资。





(信息显示 这6家外地公司去年在给小杨“发工资”)




“肯定是身份信息被盗用了。”小杨说,他在2011年遗失过身份证,之后出现过身份信息被冒用的情况。




“过去的这些年,我的身份信息牵涉过广州一家企业的经济犯罪问题,被用来办理了16个外地手机号码,还被人用来办过银行卡。”提到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小杨非常无奈:“但好在最后没有对我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只是手机号销号花了些钱和时间。”




“六七个省份,十几个城市,我就是会飞怕也应付不来这么多家公司吧?”小杨说,他怀疑是这些企业在冒用他的身份信息来避税。







目前,小杨已经在个税app上进行了申诉,等待税务部门的调查结果。




小杨的情况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




小编查询了咨询了专业人士,


得到以下信息





针对小杨情况,实际并没有取得多处工资收入,却被申报为有多处工资收入的个人,可能存在这些情况:




1.身份信息被其他单位盗用,用于虚列工资发放记录,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2.该纳税人从原来单位离职,原单位财务人员未及时变更申报系统的工资发放情况,误扣缴申报。




遇到类似情况,纳税人应及时到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请主管税务机关核实相关信息,有证据表明另一单位盗用其个人信息进行申报的,该纳税人可以依法主张其合法权益,向税务机关举报盗用其个人信息进行申报的单位的偷税漏税行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