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海陵
坡子街是海陵的一条老商业街
也是海陵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而在建国初期
坡子街只是一条很窄的小巷子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坡子街
1951年
政府对坡子街进行拓宽改造
拓宽后的坡子街
其实
在建国初期
海陵区的道路都不宽
比如大林桥附近的路
建国初期的大林桥旁的路
1951年
政府以泰山为主景筹建公共园林
名为泰山公园
占地面积7.6公顷
园内原有岳武穆祠和小西湖
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一时成为市民度假休闲的不二之选
泰山公园旧貌
那时的海陵
老街旧巷布若织网
满眼望去都是低矮的瓦房
20世纪80年代城中片区旧貌
海陵路西侧,月城附近
坡子街片区,远处为青年路老电视塔
西城河大浦片区,远处为青年路海阳楼
东进路的欧式大酒楼
应该是
当时比较气派新潮的建筑了
东进路
泰州一百
标志性的三面红旗
是每个老海陵人
心里抹不去的记忆
那里也是他们心中购物的“天堂”
泰州一百
那年的老省泰中
承载着多少人青春的梦想
1982年的老省泰中
那年的高港
那时的泰州港
还是一个小渔港
船队通过船闸
出入内河、长江
那时的大部分高港人
住的还是矮屋老房
上世纪80年代后期
高港的老街小巷中
到处可见这样的低矮瓦房
那年的姜堰
作为姜堰四条大街结合部的坝口
当时还是一片空地
方圆不足百米
当时的坝口
还只是个普通的路口
上世纪90年代初
坝口周围陆续建起了几座楼房
那年的靖江
那时的靖江城很小
掰着手指头数一数
叫得上名的大路也就那么几条
人民路
车站路
十字路口
那时
靖江只有一座人民公园
城里乡下的孩子
能游玩的地方
也只有人民公园
那时的泰兴
迎幸桥南侧
连通着泰兴最繁忙的商业街
鼓楼街
那里的鼓楼商场
是泰兴人的集体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鼓楼街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鼓楼商场
迎幸桥北侧
曾是泰兴
面积最大、最密集
的人口聚集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多是低矮平房
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初现繁华
那时的兴化
这是上世纪70年代
兴化老人医附近的航拍图
那时的兴化城鲜有楼房
兴化老城东侧
八字桥、东大街、四牌楼
在80年代时
那里商铺不多
商品品种也不丰富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八字桥大街
上世纪90年代建起的商业大厦
迅速占领市场
21世纪前后
兴化旧城改造
八字桥被拆除
但周边基本保留了原貌
时光的分隔线
如今
70年变化太大
曾经的稚童都已渐渐老去
70年收获太多
曾经的小县城已经发展壮大
如今的海陵
如今的海陵城
已经高楼林立
俨然是一个大都市的样子
华灯初上的海陵城
美的让人心醉
如今的海陵人
生活丰富多彩
坡子街老商圈
早已提档升级
新的商圈
也纷纷拔地而起
城南的万达商圈已经成为
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的新天地
如今的高港
如今的那个小渔港
已华丽转身
跻身“亿吨大港俱乐部”
货运起达100多个国家
一片片现代住宅小区
在港城拔地而起
越来越多的市民
住进了宽敞明亮的高楼洋房
精心打造的口岸水景街区
成为港城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灯火斑斓映照着港城人
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如今的姜堰
坝口广场经过一轮轮改造
完全找不到
过去的模样
高楼林立,车来车往
已成为姜堰城里
最繁华的地方
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住宅楼一幢连一幢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如今的靖江
如今的靖江
随着城市框架拉开
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
靖江城建立起
不同定位的商圈
吸引了本地和周边的消费者
骥江路步行街
泰和国际城
上海城
润辉国际广场
现在
靖江城区
300米见绿
500米见园
综合性公园数量成倍增长
马洲公园
牧城生态园
人民公园
如今的泰兴
现如今的泰兴城内
低矮的砖瓦小店
早已不见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
平整宽敞的街道
高端大气的鼓楼购物中心
沿街林立的商店
……
一幢幢现代高层住宅
拔地而起
泰兴人的居住条件
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如今的兴化
现在的兴化八字桥文化广场
流光溢彩,热闹非凡
如今兴化城商圈林立
一座座
新的商业综合体
正在崛起
兴化城新建了好几座公园
常年树木葱茏
处处鸟语花香
现在的人民公园全貌
森林公园
三水园
州建南唐
文昌北宋
兼融吴楚越之韵
汇聚江淮海之风
这就是
今天的泰州
70年
造就了一个令世人惊艳的泰州
你是大泰州哪个市(区)的人?赶紧报个到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