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甘草酸二钠生产厂家批发代理招商(甘草酸二钠散剂能不能治疗白癜风)






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恰巧我对食品健康比较感兴趣,之前也阅读过相关的一些书籍,通过查找资料和结合自身观察,今天对与食品标签相关的部分知识做个总结,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让之前没注意到这方面知识的读者,在选择食品时能够增强阅读标签的意识。


我们知道在食品包装上,除了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准许证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外,还有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这里我们着重说说配料表营养成分表



我们要养成在购买食品之前,看看食品包装上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的习惯。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避开那些劣质食品,还能使我们对自己每天摄入的营养元素做到"大概心中有数"。


1、配料表

首先,我们来看配料表。


配料表要怎么看呢?


一看配料成分,即包含了哪些配料;二看配料排序,一般来说在配料表中,配料是按含量多少来排列的,含量最多的配料排在最前面,然后按照含量依次往后排。


所以看配料表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食品主要是由哪几样原材料做成的,它们的含量排序是怎么的,等等,这些关于食品的基本信息。


要读懂配料表中的成分,我们需要认识一些常出现在包装上的配料名称,并对这些配料有基本的了解。


1)关注反式脂肪酸


在食品包装的配料表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否含有氢化(精炼)植物油、人造奶(黄)油、植物奶油、和人造酥油等这些名称。


为什么要特别关注着这些名称呢?因为它们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一类对健康不利的不饱和脂肪酸。天然脂肪中有少量存在,大部分存在于氢化、精炼和高温处理过的油脂当中。因为油脂在被催化加氢、精炼脱臭或高温处理等过程中,会产生或增加更多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现已被广泛承认的,是对心血管健康有不利影响。


世卫组织建议,每天来自反式脂肪酸的热量不超过食物总热量的1%(大致相当于2克)。这个2克是个什么概念呢?比如某种饼干,含油量为20%,反式脂肪酸在油脂总量里含量的平均比值是20%,按照这个平均比值20%来算,那么吃50克这种饼干,就已摄入了2克反式脂肪酸。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2克"的意思,并不是低于这个量就安全了,而是"说低于这个量带来的风险可以接受"。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尽可能低",尽量少,能不摄入最好。


那么在我们日常的食品当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比较高的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口感很香、很脆的多油食品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都比较高。比如饼干、蛋糕、面包、炸薯条(片)、麻花、爆米花、蛋黄派等等。(对于热爱香甜零食的吃货来说,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现实)。


在购买这类食品的时候,留意一下包装上配料表,一般都是少不了"氢化植物油"或者"精炼植物油"又或者"人造奶油"等名称,可以说这是口感需求决定了它们加工工艺上必须使用这类油脂。


还有现在的西式快餐食品也常使用氢化油,现制现卖的奶茶里一般也都加了氢化植物油,因为它"乳化""润滑"的状态和口感是氢化植物油带来的。



关于反式脂肪酸的更多信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和书籍作进一步了解。




2)了解食物添加剂


配料表中除了主要原料,还会标明用了哪些食品添加剂。


我们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从定义我们可以知道,食品添加剂是一些人工合成的或者天然的物质,使用它们的目的可以理解为三个:一是为了更好的卖相和口感;二是为了防腐保鲜;三是加工工艺的需要。


这里主要想说说以下几类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


我国常见于食品包装上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氧乙酸、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双乙酸钠、丙酸钙、乳酸钠等等。


各种防腐剂的添加必须严格按照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不能超标使用。因为有些防腐剂具有微量毒性,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比如苯甲酸钠,因其毒性较强,在我国是严格规定只能在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中使用。即使是国际公认安全的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如果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影响。


但是不是购买标注有"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就更安全了呢?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对待。防腐剂是现代食品保鲜防腐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可以说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进步,在现代完全不用防腐剂是不可能的。


难道就没有不添加防腐剂又能防腐的食品吗?


根据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的说法,不含防腐剂但又能长期保存的食品,都是特别甜、特别咸、特别酸、特别干或者特别油的食物。


比如,家里自制的腊肉,不含防腐剂,但通过加许多的盐,然后风干来达到防腐的效果。


另外,一些真空包装,无菌包装的食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要保鲜防腐,目前就只能通过添加防腐剂这个方法。


其实在规定的安全使用范围内,防腐剂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所以不用过分刻意追求标注"不含防腐剂"的食品。


调味剂】:


调味剂的种类很多,因为市面上的零食大多都是甜的,所以我们重点认识一下甜味剂。


常见的甜味剂主要有:糖精、糖精钠、阿斯巴甜、甜菊糖苷、安赛蜜、甜蜜素等,这些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还有天然的甜味剂: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钾和三钠等。


而我们熟知的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和淀粉糖等,虽然是天然的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们食用,且具有营养价值,所以在我们中国是被视为食品原料,而不作食品添加剂看待。


质量合格使用合规的甜味剂对人体没有坏处,但长期过量摄入对健康也是有一定损害的。


另外,还有酸味剂: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其中,柠檬酸被广泛用于各种饮料、果汁、水果罐头和蔬菜罐头中,还有一些无机酸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鲜味剂:主要有味精(谷氨酸钠)和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


着色剂


化学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赤藓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等。也有天然色素,比如:辣椒红、甜菜红、紫胶红、越桔红等。


在实际应用中,食品添加剂非常繁多,不是这短短的篇幅就能说清楚的,以上介绍的仅仅是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口感、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求。它们的使用不是从增加人体营养元素这个角度去考虑的,所以,从营养健康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尽量少去摄入这些包含较多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而是应该多吃原始的、天然的、未经精加工的食物。



2、看营养成分表

看营养成分表,主要是关注三点:一是看热量高低;二看反式脂肪酸含量;三看钠的含量。


关注热量是为了让我们注意一天当中摄入的总热量不要超标。


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取量》一书中说到,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摄取1800~1900卡路里的热量,男性则需要1980~2340卡路里的热量。


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据作为一个参照,在购买食品的时候,看看它的热量有多高,在心里估算一下,吃了会不会导致当天摄入的总热量超标。


第二看是反式脂肪酸含量。


经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在大部分的食品包装上,反式脂肪酸含量这一项通常标的都是0,但看配料表中,明明标有氢化(精炼)植物油或人造奶(黄)油等这类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油脂,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2007年12月,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时,可标示为0。


所以标注反式脂肪酸为0的食品不一定就不含反式脂肪酸。


三看钠含量。


个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对于一般健康成年人群来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是6克。中国营养学会曾做过调查,我国北方居民每人每天大约摄入食盐15-18克,而南方居民则约为10-12克。


由此可见,按照我们普遍的口味习惯,一天当中三餐正餐摄入的钠肯定是足够的,如果再额外吃些比较咸的零食,那当天的钠摄入量肯定是大大超标,长此以往对我们健康的影响就不容忽视了。




至此,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介绍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