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来了店群的同行朋友,实在是懒得写文章,也懒得更新视频了,我一个不喝酒的人,喝了两天酒,本来通过吃了十天减脂餐加锻炼,已经瘦了4斤了,结果又反弹了两斤。
广州来的二位老板年纪没我大,但是都在电商领域有了瞩目的成绩,这就是我的前辈,我在这行算年纪大的哪一类人了,还来了个河南的店群老板,比我要小近一轮年纪,互联网果然还是得年轻人干啊,想当初我24岁的时候还在想尽办法的卖那华晨中的小车。
来重庆无非就是吃串串,吃火锅,泡温泉,侃大山,尤其是一边泡温泉,一边侃大山是最舒服的。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古人诚不欺我。
这两天的侃大山还是有点有意思的收获的。
白老板分享的这个图,非常有意思,相当符合我的成长经历,我以前卖路虎的时候每天经手的都是百万级别的车,挣钱相当容易,月入十万也不是童话故事,那时候觉得自己相当牛逼,再加上捷豹路虎一直走的是高逼格路线,把自己的逼格也肘高了,就认为自己牛逼克拉斯,能力杠杠滴。
后来经过一系 列的线下创业,包括线上创业,才一步步成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从绝望之谷走上了开悟之坡,就像漆总说的,人到了30后才会有很多事情才能看明白。
认知都是得拿真金白银去换回来的,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测试,去折腾,赔钱买教训,也可以通过花钱去向人请教,拿钱买认知。大多数的人都是站在愚昧山峰的,迷之自信,就愿意自己拿钱去试,少部分一边花钱买认知,一边还自己摸索,在这过程中,有钱,心态好,脑子够的,还有机会从不断失败中总结经验,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合适的路线,重新站起来,逐渐走出低谷。
我算是那运气好的,及时认清的现状,调整路线,感谢那时候在背后支持我的朋友和家人,也感谢自己没有放弃。
而且这个图也比较符合现状电商行业的同行和想进入的新手们,电商发展是非常快的,现在的成功者既有先前早入行的先驱也有后来者居上的新人,成功者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知很高,知道如何去学习,去与人相处。
这的确是很实际的状况,很多人都觉得我逻辑清晰,认知很高,对于事物的观点可以说出正反两面性,殊不知那时以前吃的亏够多,就拿我们现在做的无货源店群来说,还不是通过传统电商,直播电商,以及过个平台和多种方法、模式测试后才沉淀出来的,这个过程不仅自己亏钱,还得想人不断的付费学习,有时候真就是人家一句话,就能让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不是吹。
自从去年开始着手拍视频,引流,一边培训,一边招商,接触了不少人,不是我说,那认知真是没谁了, 仔细一想其实也正常,店群不被主流所认可,无非就是大多数人还在那愚昧顶峰上呗,看不透商业的底层逻辑而已。
就像漆老板说的,要理解批量化店群的基础逻辑,自己不在外面花上两三万上上各种课,是没法明白的,这都不含自己学完后还实践折腾的金钱和时间的损耗。巧的是前两天,头条上加了一个同行,有十年的电商经验,我的一个粉丝,我称呼他为华哥,人家也说了相似的话“自己不花个几万块学费,是无法知道店群的到底是个啥东西,怎么去选择”。
同行和河南店群老板,说实话我很羡慕他,现在已经赶超很多同龄人,以后只要没有大的偏差,基本就很稳。就像漆总说的,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还有时间允许去试错,我们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大起大落,只能追求稳定的产出,毕竟是家里的顶梁柱。
现在的年轻人奉行“拿来主义”和“伸手主义”,张口就是要,你还得事无巨细的去提供,不然人家还不满意,尤其是做电商,搞培训,新入行的年轻人,啥都问,都不知道上网去查一下,很多确实都在网上有答案,懒不说还急于求成,还没开始学,就想知道以后每天能挣多少钱,你给他说挣的少了,盈利周期长了,就嫌你没水平。
就喜欢那些七天起爆,十四天大爆,X天起店的那些吸引眼球的玩法,价格还不贵,从各种几块钱的破解视频课到几百两三千的直播课,只要你想学,各个价格带都有适合你的,到头来被割的遍体鳞伤,着实也让旁人觉得可笑。
不跌倒几次是学不会走路的。
没办法,大部分认知都是拿钱亏出来的,人只能挣到自己认知内的钱。
白老板特别精辟的总结了新手的关注的就是如何起店,考虑的是单个店铺的产出是多少,而老手尤其是做批量化,规模化的是年化收益是多少,因为在掌握了基本转化率和资金回笼流程和周期后,只需要稳定的横向复制就可以。
单店产出这种东西非常具备迷惑性,那些晒业绩的同行往往,只晒某一天,某一个店,因为大部分都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特定数据。店铺在不同人手里是不一样的效果,不可能完全一样。
那我们做店群就走批量化模式,把预期放到最低,店铺在三个月操作后,一天就一两单,就每天挣个几十就行了,万一运气好有爆发的店铺,稍微高一点,也平常心对待,看全年的收益就行了。毕竟做生意哪有绝对的稳定,就像我们1688在12月后就基本没啥单子,做的工业品,大家都停工过年了,哪有消费市场,不到第二年3月后基本没啥大动静,淘宝也一样啊,去年年底的政策动荡,现在还有影响不说,平台又加入了新的管控政策,业绩肯定有影响啊,但是坚持住,到了下半年肯定要好很多,因为同行少了呗。
种庄稼都是春播秋收,还得每天劳作。有些作物还是几年后才能有收获,那人家还不种了?还不照样坚持,等到最后还卖的是高价。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没去过田地,那知道春播秋收的漫长等待,人家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吃没花就伸手要呗,哪里知道丰收是需要时间的,自己慢慢折腾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