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江苏省会是不是改淮安(南京直辖市淮安能成省会吗)

说起江苏在清朝时的行政区划,一大特点就是违背惯例的怪事太多,而这又与江苏省的重要性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清朝时,江苏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苏南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是朝廷的钱粮重地;第二,江苏沿海一带,是重要的盐场,事关朝廷盐税的收入;第三,清朝时每年有四百万石粮食,通过大运河从南方运到北京,大运河成为维系清廷存亡的交通线,而被大运河贯穿南北的江苏省,战略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正是基于上述三方面的重要性,江苏的区划调整也就多有违背惯例之处,而这些调整,又影响到了如今的江苏。今天,笔者就借江苏分省的往事,将江苏在清朝时的行政区划史,重新梳理一番。



清初,清朝将明朝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鉴于江南省太大,钱粮又多,为防止地方做大,1667年,清朝将江南省分成了江苏(今天的上海在那时是江苏松江府)和安徽两省。而江苏省最让人困惑的地方在于,省会究竟在哪里?因为江苏巡抚、主管江苏人事财政的江苏布政使以及主管江苏司法的江苏按察使都驻在了苏州,按惯例来说,苏州就应该是江苏的省会。可偏偏节制江苏巡抚的两江总督(节制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军事,两江是指江南、江西)又驻在了南京,这样在表面上,江苏形成了两个省会的局面。


因为江苏的三大宪都在苏州,江苏民间还是比较认可苏州是省会的。不过清朝官方倒是力挺双省会,在官方文件中,提到江苏省城,经常将南京、苏州并列。其实,双省会的局面正是朝廷为防止割据而故意设置的。试想,如果督抚同城,那么两江总督就可以通过巡抚、布政使,完全掌控江苏的内政,前文已说过,江苏钱粮收入天下第一,而两江总督又统辖三省军事,钱粮多兵又多,那就太危险了。所以,为防止地方割据,督抚不同城,在南京的两江总督只能遥制江苏内政,形成督抚制衡的局面。



苏州的江苏巡抚衙门


只是,两江总督既要削弱,又不能太弱,否则如何能够遥制江苏巡抚?而两江总督若孤身在南京,没有藩司(布政使)、臬司(按察使)辅政,岂不成了光杆司令?所以,在1667年分省时,安徽布政使并没有驻在安庆,而是设在了南京。虽然,两江总督有了帮手,但南京就尴尬地成为了半个安徽省会,这也是南京有“徽京”之称的渊源。


到了清朝中期,伴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江苏的财税收入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江苏布政使掌管的财物越来越多了,朝廷就有了对整个江苏分而治之的想法。1760年,乾隆将安徽布政使迁到了安庆,然后,打着制台(总督)需要藩司辅政的旗号,在南京设立了江宁布政使,管辖除苏南四府一州外,江苏省其他地方的人事财政,而苏南则由江苏布政使继续管辖。在双省会后,江苏又出现了奇葩的双藩司局面,这也为清末江苏分省打下了基础。


实际上,清朝时的全国各省,没有一个省像江苏这样机构设置如此混乱的,除了双省会、双藩司,江苏学政驻在江阴、两淮盐运使驻在扬州、漕运总督驻在淮安……,朝廷对江苏既倚重又防范的复杂心理,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淮安新清江浦楼


到了清末,江苏终于迎来分省的历史性时刻。事情的起因有二,一是张謇提出了以徐州为核心建省的方案,并由端方代为上奏;二是清末新政以来,一直在进行机构改革,裁撤冗员。而因为海运、铁路的兴起,漕运已基本废弃,这驻在淮安的漕运总督就列入了下岗名单。不过,这两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是如何融在一起的呢?


原来,这漕运总督恩寿是庆亲王奕劻的亲家,眼见恩寿要下岗,奕劻当然要帮忙了,正好端方的折子上来,奕劻灵机一动就将江苏分省与裁撤漕运总督合二为一,为亲家谋了一个好出路:苏南的苏、镇、常、松四府及太仓直隶州,也就是原江苏布政使的辖区,仍为江苏省,而原江苏省其余部分,也就是原江宁布政使的辖区,从江苏分离,成立江淮省(取江宁、淮安首字),省会设在淮安府清江浦,原漕运总督改为江淮巡抚。



而江淮省从成立后,就遭到了江苏籍官员的强烈反对。其实,江淮省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首先,江苏省只剩下四府一州,实际已名存实亡;其次,两江总督被架空,南京彻底边缘化;最后,此次江淮建省,很明显的因人设职,背后的人情关系,也招人反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