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锦江乐园属于什么性质的公司(有限公司属于什么性质)



作者:闵行档案


字数 | 约4000字 阅读时长 | 11分钟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游乐园的梦:


旋转木马摩天轮、


海盗飞船过山车……


眼花缭乱的快乐、


呼啸而过的青春,


点燃了我们最快乐的时光。


现在的上海小囡,有迪士有限公司尼、欢乐谷、环球嘉年华环伺,幸福来得太容易;或许他们理解不了,35年前娱乐设施相对贫瘠的锦江年代,当一座游乐园横空出世时,所能创造的那种震撼与轰动!


相信很多上海人还清晰记得,1984年“国庆”期间,当上海第一个大型现代化游乐场——锦江乐园在沪闵路、虹梅路交界处“呱呱坠地”时创造的奇迹:它的出现迅速席卷了千万人的热情,收割了几代人的记忆,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最初名叫“康乐园”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消费不断增加,文化需求不断增多。发展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全市人民的文化娱乐成为市委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兴建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被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县和市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经过数次共同探讨和商议,拟合作建一所康乐园,并于1983年12月16日报文请市人民政府审批。当年记载此内容公司的文件,如今被保存在上海市档案质的馆的档案库里。档案中这样写道:“我们认为,兴办这个‘康乐园’是可行的,好处是施工期短,收效快。建成以后,既可作为旅游点,又可丰富人民的文娱生活。”



关于申请建造锦江乐园的档案


(上海市档案馆藏)


1984年2月,经市府批复同意后,作为参与建设方之一的上海县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向市规划局申请建设康乐园的用地报告。在乐园的选址上,考虑既靠近市区、又要交通便捷,经多次实地踏勘和进行方案比较,并征求供电、规划、交通等部门的意见后,最终选定在什么沪闵路与虹梅南路的交叉处。



锦江乐园航拍图


(闵行区档案馆藏)


神奇的“锦江乐园速度”


乐园的建设可谓飞速,从请示到试运行,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而乐园建设仅用了半年,“锦江乐园速度”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资金上,锦江乐园由锦江联营公司、市投资信托公司、上海县农工商总公司、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五家集资建造经营。根据估算,所需土建等人民币投资约485万元,引进国外娱乐设备约需外汇380万美元。


对于能否收回成本,档案中记载下了当时有关方面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如按每天接待1万人、每人花费6元估算,只要1年零4个月时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而后来实际的运营结果,也确实证明了这些乐园建造者们的自信与远见。



有关锦江乐园项目投资估算的档案


(上海市档案馆藏)


在设计上,由上海工业设计院与日本“泉阳工业”和“泉阳兴业”两家株式会社联合设计;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安装,市政三公司承包土建、结构工程。


初期锦江乐园设计为18个游乐项目,全部从日本引进,占地150亩。到了1984年10月1日国庆,乐园试运行期间,8个游乐项目对外运营。游乐项目虽然不多,但却引起了空前的反响,市民们争先恐后来感受上海第一个大型现代化游乐场的欢乐。



1984年9月30日,


沪上各大报纸第一次出现了锦江乐园的广告



通过国庆期间试运行的反馈,运营方发现新建的乐园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1984年11月5日,上海锦江联营公司向市计委、外经贸委提出《申报锦江乐园扩建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并提出进一步增加游乐项目,以适应老年、中年及青年各类游客的爱好和满足各界人士及外地来沪游客的不同需要,并力争年底全部项目竣工,逐步发展为一个有特色的综合性大型游乐场的设想。


具体增建项目包括:一个直径为50M的旱冰溜冰场,附配套机房,更衣等建筑物200平方米;一个容纳300--400人的全景电影院附休息厅;一个75M游泳池附更衣、沐浴、锅炉房;一座规模为200间客房的6层中等宾馆及其他一些游乐设施。这一提议也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很快投入建设。



当年锦江乐园


一票难求的人气乐园



开业之初的锦江乐园


1985年2月1日下午,乐园举行了开幕典礼。除了3项因难度较高尚未完工的项目外,惯性滑车、勇敢者转盘、降落伞队、超级秋千、碰碰车、莲花盘、空战机、空中飞椅、单轨脚踏车、木马游转、观缆车、激光射击等15项游乐设施全部安装就绪。


当时门票全部以预售方式对外发售,1月22日开始销售,除乐园门口售票处外,还在广东路77号、西康路99号另设售票点。门票售价5角一张,入园后游玩游乐项目需另行售票,票价每项分1元、6角、5角、4角不等,游属于玩15个项目,大约花费8元多。预售票期间,每天限量销售6000张门票,但仅仅过了几天时间,2月份的门票便已售罄。为了满足更多市民的游玩需求,园方只得提前开始预售3月份的门票。


2月2日,也就是锦江乐园正式开放的第一天,一时盛况空前。据报道,当时的乐园已初具规模,许多大型游乐设施深受游客欢迎。新完工的单轨列车高八米半,全程四百四十米,可绕乐园一圈;“大观览车”有二十八米高,犹若一架巨大的风车,悬挂着20个座舱,每个座有限公司舱可载客4人,游客可尽情饱览周围田园风光。



开业之初的锦江乐园


锦江乐园当时的火爆程度从闵行区档案馆藏的《锦江乐园开业一周情况简报》中可见一斑:“六天接待游客28053人,其中星期日接待7680人。”“许多惊险的项目需要排队两小时以上。”1985年的日接待量达到7680人,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当年的旋转木马


乐园也是不断成长的“80后”


作为上海的第一个大型游乐园,开业后的锦江乐园游人如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营业收入也稳步上升。


1985年5月,锦江乐园开放单轨滑车、激流勇进、高空缆车等3个大型项目,首批从日本引进的18个游乐项目至此全部与游客见面;1986年夏天,开辟夜场游玩;1987年,与中国民航局上海直升飞机公司合作,开通乘坐直升机俯瞰上海的空中游览项目;1992年“水上世界”建成开放,成为当时上海首家综合性水上乐园;1995年,每逢周末晚上燃放焰火;1998年建成了当时全国首创的“欢乐世界”“峡谷漂流”等项目。



当年园内最大、最引人尖叫的过山车项目——单环滑车



沪上各报纸刊登的单环滑车广告


最鼎盛的一年,还要属1995年。那一年,地铁一号线(徐家汇到锦江乐园段)正式建成通车,锦江乐园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一时间游玩者蜂拥而来,园内游人如织,当年累计游园人数达到230万,比开园第一年的接待量还要翻了一番。



在地铁一号线列车中欢呼雀跃的小学生


(上海市档案馆藏)


时间到了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各种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游乐园如性质雨后春笋一般在上海以及全国各地涌现。这对于锦江乐园来说,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竞争进行自我调整,并持续提升自己的对外吸引力。


乐园引进新的游乐项目、调整经营模式、策划特色活动:2002年引进了中国第一的108米摩天轮——上海大转盘,这座大转盘也成为锦江乐园的新标志。2003年乐园又建了大型豪华双层旋转木马项目,这座装饰华丽、造型别致的梦幻木马,到了夜间更是灯火辉煌,犹如乐园中一座晶莹剔透的皇冠。2014年7月,锦江乐园士林夜市正式开张,首个周末假期日均夜场客流量超过1.5万人次;2019年锦江乐园“改头换面”,从里到外来了一场“美颜大变身”……




回看锦江乐园这35年的历史,它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自身也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有人说:锦江乐园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守着它的岗位,见证了宽阔的道路从农田中绵延数里,见证了高架路在这方土地蜿蜒,更见证了一号线在这儿落地生根,锦江乐园也许永远不会忘记,0101号列车报站广播里响亮的那声“欢迎乘坐一号线,本次列车终点站 锦江乐园”。


作为上海现代大型游乐园的起点,也是上海地铁一号线曾经的终点站(如今一号线终点站也早已迁至莘庄),锦江乐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不仅仅只是一座乐园的名字、一个地铁车站、一处城市地标,它也成为了我们人生旅程中一处无法抹去的记忆站点.....



“网红地标”的打卡回忆


如果三十多年前上海有“网红打卡地”的话,锦江乐园无疑也是其中之一。开园最初几年,周边还是一派田园风光,这座游乐园矗立在广袤的农属于田中,仿佛童话里的城堡,格外耀眼夺目。



当年锦江乐园全景



今日锦江乐园全景


很多游客都把这里当成拍照的时尚景点,即便不买票进入,也要在门口拗好造型留下一张“倩影”作为纪念,回去可以向周围人炫耀,“喏,我去过锦江乐园了!”


闵行区档案馆保存着不少由市民提供的以锦江乐园为背景的老照片,与之相伴的则是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故乐园事。



1988年,还是小不点的我和妈妈


(姚佳杨提供)



1989年,我的妈妈(照片中的小女孩)和我的外婆


(吕珈辰提供)



1966年4月 现锦江乐园所在位置(虹梅路)


祖父、祖母以及其他几位家族质的长辈


这张照片里站的地方位于现在的沪闵路虹梅南路的交叉处,这条路为沪闵路,路边的树都是你最喜欢的樟木树,我记得那时候的樟木香可浓郁了,最为特别的便是我们的身后那块地,现在就是锦江乐园。


——梅伊婷



1989年,上海锦江乐园,我妈妈和小伙伴


加入少先队后的第一次春什么游留影


那是她小学刚入少先队的时候,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活动,地点就是现在的锦江乐园。老妈说她当时可兴奋了,前天晚上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因为锦江乐园是当时上海最有名的游乐场所,所有的小朋友都想去的地方。当时里面的游乐项目都是她们不曾见过和玩过的东西。只是没想到的是她的运动神经不咋的,只坐了一个海盗船就满脸煞白,肚子里翻江倒海了。以至于后面的项目一个都没玩成。


——季晓楠



1985年,锦江乐园开园初期,我的父亲。


摄于1985年上海县(今闵行区)锦江乐园开乐园园初期,父亲在此拍照留念。年方20的父亲与那些年轻人一样,坐着公共汽车穿过一片片田野,沿着衡山路一路南锦江下,从静安南京路的里弄来到这里。即使那时连著名的“上海大转盘”都未建起,那些最初的游客仍然为之震撼,因为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地方,既不同于那些石库门里弄的年岁久远,又不同于老公房的千篇一律。


——钱吉



1987年冬天,一群揣着赤诚报国之心的新兵们结束了为期几个月紧张严肃的训练,马上就性质要被分配到五湖四海的不同军区。临别之前,他们来到了锦江乐园。那时的锦江乐园周围还没有林立的高楼,在过山车上看到的,甚至还是一片片水田,交通也并不发达。而如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周围也建起了四通八达的高架。可以说这里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童楚容




看了那么多关于锦江乐园的往事与回忆,


你有没有自己的故事也要讲述呢?


快快留言分享哦~~


(本文由上海市档案馆与闵行区档案馆联合推出)


撰稿:姚炯、陈长青、李逸


编辑:周晓瑛


排版:王冰倩


本刊稿件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档案春秋”微信


部分未署名图片属于相公司关权利人所有


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使用不当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