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成本就是企业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一系列费用,它包括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费用、支付给生产员工的工资、生产过程中的水电等费用以及生产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正常情况下,企业营业收入往往会大于营业成本,因为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总是营业成本大于营业收入的话,意味着成本费用与收入倒挂,作为企业来讲,是很难持续经营下去的,因此税务机关在进行税收风险分析时,一般会把这个指标列入涉税预警风险指标。下面从财务分析与涉税风险疑点分析两个角度对这个指标进行解读。
一、财务分析
实务中企业营业成本大于营业收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确实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营业成本大于营业收入就有问题。比如企业产品由于市场原因不得不以低于成本价销售,或者制造业企业由于生产销售规模起初小,而单位产品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固定成本相对较高,可能出现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现象,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一般是比较少的。出现营业成本大于营业收入的异常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情况:
1.可能故意多结转成本。即企业销售收入没有少记,是人为多结转成本造成了成本大于收入。
2.可能故意隐瞒收入。实务中部分企业可能会存在销售返利的情况,这些企业一般与供货企业定有按销量目标返利的合同,这部分返利企业可能没有冲减企业营业成本。实务中还有的对获得的与经营活动有关应记入营业收入的政府补贴等各种应税收入没有按规定记入正常的营业收入。
3.可能成本核算有问题。实务中发现有的企业成本费用核算不规范,不该记入产品成本的记入产品,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价格明显偏高。
二、涉税风险疑点分析
营业成本大于营业收入要么是多记入了营业成本,要么是少记入了营业收入,要么两者兼而有之。这种情况可能的涉税风险疑点常见的有以下方面:
1.少记营业收入逃避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企业将本应记入营业收入的项目没有记入营业收入,一方面少申报企业所得税营业收入,同时可能少及增值税销售收入导致少缴增值税及相关附加税费。
2.可能多记营业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企业可能存在随意结转营业成本的问题,或者由于会计核算成本费用分摊不合理,或者根据企业总体盈利情况调节营业成本,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等目的。
3.会计核算出现明显工作失误没有按规定进行差错更正影响当期企业所得税申报。实务中发现有的是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工作失误导致的,前期由于成本结转少了,后期发现问题后,直接将未结转的成本在发现当期集中结转,导致当期收入成本倒挂。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成本与收入倒挂,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来讲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查找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因为这种成本与收入倒挂一般会被税务机关纳入涉税风险监控范围。
如果你有什么观点和疑问,欢迎学习交流与探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