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8600扣多少个人所得税(8600工资交多少公积金)

据央视消息,2021年1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详情如下:




一、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

例如:如果您月薪4000元,年工资4.8万,年终奖3万元,您只需要缴纳30000*3%=900元的税。




减税




二、将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交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

第一点:按照相应的税率表算出自己还需要补税的,那么可以免于汇算清缴义务扣。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算出自己多交了个税,需要税务部门退税的,个人仍需要办理汇算清缴,以便于税务部门退税。


第二点,年度汇算清缴补税金额不超过4公积金00元。即个人即便年度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但是税额不超过400元的,也可以不用补缴这笔税款,相当于国家直接给你免了你的补税义务。


例如:张三全年工资薪金收入8.5万元,但取得了两笔800元的劳务报酬,由于劳务报酬个税起征点是800元以上,因此这两笔费用不用交税,但是年终汇算清缴时,总计1600元劳务费纳入综合所得,将适用3%的最低税率,全年需要补交48元个税。由于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对张三来说就不用再补缴这笔小额税款了。







三、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

即:居民个人取得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股权激励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案例】




假定




小李2018年1月取得某上市公司授予的股票期权10000股,授予日股票价格为10元,授予期权价格为8元,规定可在2019年2月份行权。假定小李2019年2月28日前行权,且行权当天股票市价为16元,请帮助小李计算行权时应纳个人所得税金额。




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行权股票的每股市场价-员工取得该股票期权支付的每股施权价)股票数量




则小李在2019年2月28日行权时取得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16-8)10000=80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80000*10%-2520=5480元




假定




小李2019年10月31日再次行使股票期权,又取得公司股票5000股,每股施权价8元,10月31日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23元,则小李该如何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小李的第个人所得税二次行使股票期权是2019年10月31日,与2月28日第一次行权在同一个纳税年度内,因此,小李的第二次股权激励所得,应当与第一次合并计税。具体如下:




第二次股权激励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23-8)*5000=75000元




合并二次股权激励应纳税所得额=80000 75000=155000元




第工资二次股权激励应申报纳税=155000*20%-169公积金20-5480=8600元




假定




小李2020年1月1日第三次行使股票期权,再次购买公司股票5000股,每股施权价8元,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21元,则小李该如何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小李第三次行使股票期权是2020年1月1日,与前两次行权不在同一纳税年度,不需要与前两次行权所得合并计税个人所得税,全额单独适用8600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税。




2020年1月1日行权时取得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21-8)*5000=65000元


应纳税额=65000*10%-2520=3980元









【相关连接】


2021年以来,我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精准发力为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据财政部预测,2021年多少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将达到1万亿元,可见减税力度之大。但是同样是减税的话题,在个人税收方工资面,提及率较低。


本次决策层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回应了个人对于“减税降费”的预期。 延扣续减税优惠有利于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的压多少力。据估计,上述政策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除此之外, 个税优惠政策延续使得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增强,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2.5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消费拉8600动经济增长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展望后市,从11月金融数据来看,我国政策纠偏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是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尤其是内需十分疲弱。而岁末年初作为传统消费旺季, 在日前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扩内需、促消费”的要求下,各地方政府或陆续采取交新一轮促消费措施。这将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消费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