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来料加工鼓起千家万户“钱袋子”

“最近订单量增加,我们已经把6份样品分别寄给义乌和宁波的外贸公司。”日前,磐安德琳日用品厂负责人卢仙娟忙着产品打样、与客户沟通,显得异常忙碌。据了解,去年10 月份义博会上,她接到100多万元订单,工厂由此进入高效运转模式。订单纷至沓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卢仙娟心里乐开了花。

我县来料加工业经过 20 多年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提升,品种已达上千种,业务网络遍布全县14个乡镇 (街道),近三年每年发放加工费超3.6亿元。凭借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优势,来料加工业有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成为千家万户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支撑。

近年来,我县抓住毗邻义乌小商品市场有利条件,每年投入 150 万元专项资金,助推来料加工业发展。“我们分别给予低收入农户、经纪人和来料加工企业一定的资金扶持,努力实现来料加工产业化,让更多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县来料加工服务中心负责人陈金弟表示,来料加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和妇女的转移就业。目前,我县共有来料加工经纪人686 名,来料加工从业人员4.2万余名,其中92%是妇女。

随着来料加工业市场、区域竞争逐渐激烈,如何“破圈”走上更大的经营舞台?我县将细化、优化服务作为来料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抓手和推力。近年来,县来料加工服务中心、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来料加工资金互助会等组织不断激发活力,为来料加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实践培训、帮困解难等服务,积极帮助来料加工经纪人“走出去”“引进来”开拓市场、承接项目,为企业破解厂房、资金等瓶颈问题,引导“个转企”等工作。去年10 月份义博会上,我县为企业牵线搭桥,共拿到近300万元来料加工订单,进一步拓宽了市场。

位于新渥街道迎宾社区的安田箱包厂,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着洗衣袋缝纫、翻袋、质检、包装等工作,一切井然有序。“这批洗衣袋全部出口日本,我们正忙着赶进度。”负责人赵宝金笑着告诉记者,因为订单量大,每天需要四五辆货车装、卸产品,扩大加工规模也成了企业发展的需要。从2011年两间农房的加工点发展到如今拥有2000多平方米厂房的企业,赵宝金走出了一条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型升级之路。她的加工队伍也在逐渐壮大,云山、新渥、仁川等地都有了分加工点,集中加工的流水线工人达 50 余人,分散加工人员有200多人。

由于来料加工就业门槛低,从业要求少,赵宝金的转型升级不仅为自己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辐射到了周围村 民,让他们“不离乡、不离土”就可以赚钱。“这里离家近,既能照顾老人和小孩,还能挣到钱。”在流水线上,陈妙香动作娴熟地将产品装进包装袋,很快就完成了一摞,她说自己在这里已上班四年,觉得很开心。

来料加工业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仅鼓了“钱袋子”,同时也让村民精神更富足了。盘峰乡盘峰村来料加工点内一片欢声笑语,30 多名老人忙着组装衣架。“老人们在这里互相照应,一起说说话,干干活,他们的子女能更安心。”经纪人郑有花表示,这个加工点不仅为老人们提供增收渠道,还提供便民代办、健康照看、陪伴解闷等服务,为老人打造了一个温暖的关爱平台。在冷水镇,残疾人陶新花带领300多名残障人员参与来料加工,提供就业平台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关爱。

陈金弟表示,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在增量、扩面、提质、创优等方面推动来料加工业发展,让更多村民享受这份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