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最可怕的不是它本身,而是人类的不知敬畏。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够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多,为了生存环境的改善,人们对地球的改造动作越来越大。
其中一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就是水利大坝,水坝工程不仅对于航运、生态种植有着重大意义,最重要的是还可以进行水力发电,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工程。
但凡事都是一把双刃剑,看起来如此利民便民的工程,却曾经造成了一场2000人丧命的大灾难。
建坝背景
1948年,被二战炮火洗礼到残破不堪的意大利百废待兴,城市重建最必不可少的就是电力,亚德里亚电力协会同国会中的领导进行了会议讨论,决定要建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水电站——瓦依昂大坝。
大坝位于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区瓦依昂河谷上,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近乎全年雨量充沛,山谷中各种小溪大河水利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整个山谷呈现锥子型,底宽口窄,这对于修建大坝也是一大便利。
从现有的条件来看,这瓦依昂河谷实在是世界上最适合建水电站的地方了。
会议结果最终只出席了不到一半的部长,其实在规定上来讲,这次会议结果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的,但大坝的效益太过诱人,意大利总统路易吉•伊诺第迫不及待的签署批准了关于瓦依昂大坝的议案。
大坝建成
建设大坝是一项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的工程,在经过漫长的准备时间之后,终于在1956年开始施工。
大坝总设计师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塞门萨,桥梁采用了先进的双曲拱结构,使得受力条件更加合理,哪怕是坝身省了很多材料造得很薄,瓦依昂大坝依旧可以承受几倍于设计值的冲击。但是在施工开始后的几个月,政府突然改变主意,决定将大坝改为核电站配套服务的抽水蓄能电站,因为核电拥有更高更稳定的发电量,但是这样一来,大坝的高度增加到了264米,库容量达到了远超原设计三倍的1.65亿立方米。
随着大坝的逐步建设,工人们发现左坝岸坡非常不稳定,有研究人员觉得大坝可能会加大山体滑坡的可能,因为瓦依昂山谷在几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海洋,它的地质结构是石灰岩与粘土交织组成,浸水后形成泥浆会大大降低摩擦力。
一旦滑坡发生,整个大坝里的水将会倾倒而出,山下就是密集的居民区,后果不堪设想。
但新上任的设计师固执地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而后面的地质勘测也显示河谷的岩石层非常坚硬,再加上大坝的非对称向斜的形状,也有阻止滑坡移动的作用。就这样,施工照常进行,直到1959年底,大坝终于建成封顶。
一次又一次"作死"的尝试
第二年二月份,大坝开始试探性蓄水,结果本来坚固稳定的岩石层开始渗水。到十月份的时候,水位达到635米,河谷左岸突然出现了一道2000米长的巨大裂缝,随即就发生了局部崩塌,七十万平方米的土石落入大坝中,涌起了高达十米的巨浪。
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塌方事故,工程队却没有进行任何补救措施,直到一个月后水位上升到652米的时候,塌方再次发生了,岸坡开始以每天3.5厘米的速度位移,没有人知道这里什么时候会全面滑坡,工人们吓得连夜撤离。
设计部门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将水位降到600米以下,坡岸的位移大大减轻到了每天0.3厘米,眼看着这一措施起了成效,管理者们决定在控制坡岸的位移速度的同时,将大坝里的水注满。
如果坡岸位移过快,就将大坝里的水位放低,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山体缓慢地滑入大坝之中。大坝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多,他们不可能轻易放弃它,哪怕是冒着风险,管理者们也希望尽快将大坝投入使用。
1962年,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买下了瓦依昂大坝,为了尽快完全验收让大坝开始盈利,他们大大加快了往大坝蓄水的速度,到了第二年九月份,水位已经被提高到了715米,坡岸唯一的速度达到了每天3.5厘米,但电力公司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依旧在加快蓄水速度。
九月二十八日,瓦依昂地区下起了大雨,这场大雨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雨水浸透了整个山谷,进一步恶化了岸坡的地质结构,山体滑坡的速度开始不受控制地达到了每天20厘米。
人们已经可以听到从山谷里传来的奇怪声音,像是"魔鬼的叹息",山下的村民们开始慌乱了,每天都有人逃离村子。
灾难降临
1963年十月九号,连续下了十几天大雨的瓦依昂终于雨过天晴。夜晚十点四十左右,随着一声巨响,整个山谷的安宁被打破,一块超过2.7亿立方米的巨大山体以上百公里的时速砸进了大坝,滑坡产生的巨大声响吵醒了方圆几十公里的居民。
但灾难没有给人们逃生的机会,大坝中5000万立方米的蓄水瞬间翻涌形成了250米高的巨浪,洪水呼啸着冲向下游的村庄,并以摧枯拉朽之势轻松冲掉了当初设置的防洪设施。
洪水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彻底摧毁了一个市镇和五个村庄,连在坝顶工作的工人们也没有幸免,巨大的空气冲击波摧毁了整个厂房,六十名工人中仅有一人侥幸逃生,其余全部当场死亡。最终,这场灾难造成了超过两千名无辜的人被巨浪瞬间拍死,实在是恐怖至极。
如今,瓦依昂大坝依旧耸立在山谷,像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巨大墓碑,记录着那场灾难。
大坝的设计技术是顶尖的,它承受住了8倍设计值负荷的冲击依旧屹立不倒,是人类的自负与贪婪彻底毁灭了这项耗资巨大的水利设施,也几乎彻底毁灭了整个瓦依昂山谷。
瓦依昂的灾难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必须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对于大自然不知敬畏只会给人类带来灭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