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西北代办建筑施工劳务资质机构(施工劳务资质经营范围)

中国城市化率从建国初期不足11%到2019年的超过60%,在70年的这一进程中,建筑设计行业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设计单位作为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形象、人民宜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整体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是建国初期国家组建的六大区建筑设计院之一,作为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资质最全、规模最大的甲级建筑设计单位,68年来以“工匠”精神,坚守“中华建筑文化的传承、弘扬建筑施工与创新”之路,在城市整体风貌塑造、城市品质形象提升、人民幸福空间拓展和推动国家城乡建设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建筑文化的弘扬者和行业改革发展的推动者。


坚守初心 履行责任代办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张锦秋是我国建经营范围筑工程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在陕创作60多年。她曾这样总结:“建筑是百姓生存的空间,建筑是石头的书,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深邃透彻地反映了优秀设计人对建筑的理解,也诠释出了他们的初心和使命:既要以人民为中心、造福于社会,又要有文化的自觉、自尊、自信和对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


这份初心既抽象、又具体;既属于个体、也属于集体。设计师成为了建筑品牌、企业品牌的主要创造者、代言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也因此,建筑设计单位的领导者一般从设计一线产生,他们既懂管理和市场,也懂技术和文化……中建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军就是由技术岗位走向企业管理岗位、由一线设计师转型为企业领导者的典型代表。


1995年,王军到中建西北院华夏建筑设计研究院,追随张院士一起进行建筑创作。此后的18年间,他在传统建筑、博览建筑、商业建资质筑综合体、代办居住建筑及室内装机构修设计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自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设计了西安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大唐西市商业综合体、西安人民剧院施工加固整修、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等资质60余项大中型项目,并与张锦秋院士共同主持了10余项。


丰富的创作实践,让王军认识到,传统建筑设计的精义,尤为重要的是对建筑中“式”“建筑施工风”“意”三个层次的概括提炼。比如,黄帝陵祭祀大殿和天人长安塔,这两个都是无据可考的创作,历史上并无具体建筑形式遗存。在张院士的带领下,建筑师翻阅古籍、调研讨论,凭借着多年的传统建筑创作经验,设计出了具有传统神韵的建筑作品。他的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个人也获中国建筑集团公司“十大西北杰出青年”“中国当代优秀青年建筑师”“中国青年建筑师奖”等荣誉。经营范围


作为总经理,王军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考虑如何将企业战略落地、企业的高效发展等问题上。对于经营,他的理解是“对双方诉求的约定,继而兑现各自诉求的过程”和完成“做出承诺、兑现承诺,保障需求、满足需求,共创价值、共赢共生”的循环。兑现,具体讲就是讲诚信,提供优质的作品或服务。同时要履行中央企业应有的责任,做有社会责任、有国家情怀的企业。


中建西北院也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各项工作,以文化滋养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奉献社会,服务民生;作品始终以安全、经济、适用、美观和协调、绿色、可持续为主基调,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始终坚守文化自信和对中华建筑文化的传承创新,创作实践中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为创作路径,积极探索。68年来,企业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


洞悉本质 推动改革


把握行业发展大势,洞悉企业发展本质,做出科学决策和部署。找差距补短板,力求实效,稳步推进各项改革。


质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做百年老店的“根本”;只有“根深蒂固”,企业才会 “枝繁叶茂”。作为企业战略的忠实推动者,王军深刻地认识到,质量的保障和提高必须得有人才、科技和现代先进设计手段的支撑。为此,他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推动改革,以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为价值创造导向,在夯实企业的“根”上做文章,统筹协调推动了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改革。


首先是完善服务体系,明晰职能部门的工作边界和工作目标,“一站式”解决问题;二是改革院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成立建筑、结构、机电、工程管理等专业技术委员会,强化产品技术的高质量把关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引领;三是进行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打造有目标、有支持、有考核、有考核结果兑现的科研体系;四是以专业化发展和价值贡献为导向,进行机构重组、资源整合,发挥集合优势。在“大经营”和“大科技”支撑下,形成了“二级建筑设计院 名人工作室(青年创作室) 研究中心”的多层次机构模式;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设计协同的高劳务效、精准,党建引领,培育文化滋养品牌等。并在全院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在人才、科技、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力,推动企业管理质量全面提高,因此也使企业荣获“陕西省质量奖”。


改革举措为企业之基保驾护航,强化了能力素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当前,通过建筑业产业化升劳务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共识;推行工程施工总承包、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是大势所趋。建筑设计作为建筑业产业链条的前端,设计院需要提前布局实践,走好产业升级的第一步。


中建西北院注重从设计的高端开始,对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进行总体设计,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为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早在2011年,就创新性地提出和践行了“两全一站式”商业模式,探索建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所有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大力开展全过程的工程咨询、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等多元业务。


平台赋能 筑强力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改革主要体现在能否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保障人才价值的实现。如何将企业的初心转化为每个设计师的个人初心,构筑起强大的初心力量——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王军一直在思考的机构问题。


未来30年,预计中国城镇化率将大幅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实践稳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建设等,都为建筑业提供了有广阔的市场。“央企建筑设计院具备知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创新要素,储备着西北结构调整的动能,无论是在企业优质发展,还是在推动建筑业产业升级中,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而党建引领亦将持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王军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