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东营综合保税区(东营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朝日初升在渤海湾海面上。2021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走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第一站直奔东营港东营港区4×10万吨级油品化工泊位项目现场。一下车,写有“只争朝夕加快项目推进 助力亿吨大港建设”字样的红色条幅映入眼帘,斜插入海底的几十根大管桩向远方延伸。


“今年以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呈现了速度快、质量高和劲头猛的良好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超过了20%,其中,工业总量和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50%。全区20个省重大项目和27个市重点项目投资都超过年度计划的30%。”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侯永强在现场介绍,“可以这么说,东营港建区16年,已经完成了开疆拓土和完善功能两大阶段,近几年,真正进入了跨越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港口兴则产业兴。服务于跨越发展,按照“国际标准”的理念加快推进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东营港总投资过百亿元的四大工程进展较快——





投资23.6亿元的10万吨级航道工程,总长度15.3公里,30万吨级油轮减载10万吨后可在航道内安全通航,目前工程主体已完成,明年6月份建成通航;投资11.4亿元的东营港液体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1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及20万平方米配套堆场,已于今年3月开始港池疏浚;4个10万吨级泊位工程,包括北防波堤2个10万吨级油品化工泊位和一突堤2个1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5%,计划明年全部建成;投资28亿元的2个25万吨级单点系泊码头,年底前完成项目立项,明年3月全线开工建设。


侯永强表示:“对东营港来说这些项目一旦建成,不只是吨位提升和吞吐量增加,它标志着东营港能否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真正的深水大港和化工品主力港。所以说,它的意义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带来的不只是港口规模扩大,而是建设5000亿元世界级石化基地的有力支撑。”


前端勠力建设深水大港,后方“化工品主力港”项目开花。今年以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一批投资过百亿、几十亿的大项目接二连三地落地。“上游产品就是下游原料,实现循环发展”,按照产业链图谱,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加快产业链重构和上下游贯通,推动高效、绿色、安全、循环、集群发展。





在“减油增化”“炼化一体化”成为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下,能否突出重围,工艺与管理的先进性以及创新平台建设尤显重要,也渐渐成为港上企业的主动选择——


在繁忙的东营威联化学有限公司200万吨/年对二甲苯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大家了解到,二期装置选用了霍尼韦尔UOP最新专利工艺技术,技术水准在国际上达到“总体一流,单项领先”水平。威联化学250万吨/年PTA及配套工程项目则采用英国BP公司绿色化、智能化G5工艺和专利设备,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具有综合能耗低、三废产生少、生产成本低、装置投资节约、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对比传统PTA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降低95%、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65%、工艺废水排放量降低75%、氧化催化剂回收率100%。这些项目下游还要发展新型聚酯和改性树脂等新型高端化工材料,一条“炼油——芳烃——聚酯”产业链条正秀出“肌肉”。


又如,观摩中经过的顺东港务有限公司引入杜邦安全理念,实行生产现场6S目视化管理,管理运营实现了全环节智慧化,系统终端实现了全覆盖,信息采集直接到装置、到罐体、到阀门、到管道节点和内壁,全要素、全天候监测和控制码头安全和生产运营状况。


链条明晰,协同互利。当天,万达集团的4×10万吨液化码头及配套管廊陆域工程一期项目、4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阿托伐他汀钙医药中间体项目,以及与中石化合资的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等4个项目在重点观摩或沿途讲解之列,企业“链条式”发展思路成为当天观摩团关注热议的焦点。万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尚吉永在陪同观摩时介绍:“这几年,我们围绕石化橡胶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快产业布局和链条拓展,先后谋划上马了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深入推进石油化工向精细化工延伸,着力打造万达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今天观摩的这四个项目,是我们进一步强链补链和集群发展的优势项目,陆续投产后,对于下步万达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将发挥强大的拉动力和助推力。”近年来,万达集团打造了“从上游原油开采、港口码头、保税仓储库区、原油上岸,到石油炼化、后续精细化工、新材料和顺丁橡胶生产,再到轮胎制造的特色产业链条”,成为全国产业链条长且最完整的民营炼化企业之一。


沿途经过的山东省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先后引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正在着力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环境。接下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还将发挥临港产业园产业需求旺盛、就地转化便利、邻避条件优良的有利条件,对现有的82家“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单位和42家上下游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小试、中试项目。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记者发现,央企力量参与东营港重点项目建设成为一个显著特点。





就在一个月前,观摩团所站立的码头引桥墩处还在浇筑混凝土,承接建设的中交一航局二公司东营项目部克服东营港多风、多雾、地质条件突变等客观不利因素,多次组织召开专家会、研讨会,优化施工工艺,抓住有效作业天数,加快推进工程进度。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葛东鑫表示:“我们从2020年7月15日开始承接该项目建设,共组织了累计多达9万余人次的队伍驻扎东营港。16个月来,全体参战团队夜以继日,每一次海上沉桩施工都是从天未明开始至黑夜而止。作为央企力量,能够参与东营港大型深水码头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为东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我们感到很自豪!”


园区建设与港区一体化发展情况也成为观摩过程中的重点讲解的内容。


作为全国首批获得碳排放权交易资格的企业,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自2019年起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投资近亿元建设了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项目。项目自去年3月投产运行以来,二氧化碳的捕集能力达到10万吨/年,氮气15000Nm3/h。产出的二氧化碳主要用于胜利油田三次采油,副产的氮气作为化工原料供应园区企业。令人高兴的是,这项技术已复制应用于区内炼化装置,全区年捕集CO2总量已达25万吨,对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突出的示范意义。


东营综合保税区也交出亮眼成绩单。东营综保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盖志强介绍:“综保区充分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独有的‘保税、免证、免税’等功能政策,助力港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通过保税维修、租赁贸易、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模式,服务于港区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10月份,综保区完成进出口额196.4亿元,同比增长101.6%;引入外资6777万美元,同比增长489%;实施总投资2.7亿元的重点基础配套项目2个;引进保税加工项目13个,年内将全部建成投产;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5.06亿元,占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32.5%,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新业态业务实现较大增长,服务开发区和全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开放型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建设全国领先的五千亿级高端化工‘雁阵型’产业集群”、“建成全省第一个‘研发——转化——服务’一体化高端化工创新基地”、“打造全省第一个化工园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大脑”、“争创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园区”,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聚焦聚力一体化融合发展,抓紧抓实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观摩中,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作出了面向未来的展望——今年的考卷已经递交,新的征途刚刚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