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介休劳务派遣许可证办理(国际劳务派遣许可证办理)

一线攻坚解难题 暖心服务惠民生


建强“六支”听哨队伍,城乡治理无盲区。组建六支队伍,小事随手办、难事急事逐级吹哨,实现平台指派、智能化签收、清单式作业、全覆盖管理。组建街巷长队伍。全市各乡镇、街道的17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街长,762名村(社区)党员、干部担任巷长,围绕社情民意、公共服务、平安建设、重点工作、应急处置,制定5大项26大类94小类和乡镇(街道)1项兜底吹哨情形和标准,全面引导街(巷)长敢吹哨、会吹哨、吹好哨、吹准哨。同时,将街(巷)许可证长向全社会挂墙公示,推动街巷长下沉到一线发现、解决问题,并接受社会大众监督。建立小巷管家队伍。招募519名退休党员、辖区志愿者、民生监督员为小巷管家,对家门口和周边发现的环境卫生、安全隐患、违章建设等问题随时发起吹哨,并通过以案定补的方式,每上报一条有效事(部)件奖励5元,全方位引导发动群众找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奖励资金200余万元,群众参与治理热情持续迸发。抓牢在职党员队伍。全市4638名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在册在职党员走进社区,1325户党员家庭挂牌,组建了67支党员志愿者队伍,选派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任联户长(单元长),推动在职党员在社区治安维稳、便民服务一线贡献力量。抓实基层网格员队伍。发挥全省“全科网格”建设试点优势,立足城乡实际,制定“城区300户、乡镇500户”标准,划分网格617个,配备网格员690名、网格长121名,并为所有网格员配备上报手机终端,通过开展常态化巡查走访,及时排查隐患、发现解决问题。打造部门联动处置队伍。制定《介休市民生服务指南手册》,将89个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确定备案的承办人与民生诉求平台进行信息关联,基本上覆盖了城市治理、管国际理中事(部)件频发的领域。实行平台派单式作业,部门承办人限时报到、处置、反馈诉求案件处置办结情况,实现实时指派、智能应哨和全程留痕,形成了推动群众诉求落地、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配强平台队伍。配备42名专职民生诉求受理平台工作人员,实行介休全员轮岗、24小时服务,为集中受理处置、督促办理各类民生问题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


做实“六大”闭环步骤,精准监管无缝隙。建立队伍发起吹劳务派遣哨—立案分流指派—职能报到处置—部门办结反馈—吹哨人员核查结案—平台打分考核六大步骤,实行13710限时办结制,形成覆盖全面、响应及时、集约高效的民生诉求闭环处置体系。发起吹哨。对于网格长(员)、街巷长、小巷管家及广大居民群众发起的吹哨,民生诉求中心先行甄别派遣,建立“三微一大循环”工作机制,由单元网格、村(社区)、乡镇(街道)能当场解决的以小循环流程办理结案,疑难复杂问题需协调职能部门共同推进解决的进入大循环流程劳务派遣发起吹哨。立案介休分流。对乡镇街道无法处理的复杂事件,将问题信息由智信手机APP上传至民生诉求平台,通过民生平台向各职能部门承办人实时指派许可证任务。部门报到。各职能部门通过民生诉求平台收到吹哨请求后,在民生诉求平台进行线上签收应哨,相关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到乡镇、街道报到,与吹哨人对接,实施全天候服务。部门反馈。乡镇、部门等责任单位将现场处置情况及图片印证资料线上反馈至平台,由平台对案件办结情况进行评估审核。核查结案。由平台与吹哨人现场核查案件办理情况,未解决的不予审核通过,并再次向职能部门指派任务,核查可以结案的予以办结归档。加强考核。做到一哨一考核、吹哨全留痕,依据各部门签收时间自动计算各部门报到响应度和办结率进行指标考核,对二次办理以上仍未办结、群众满意度低的,倒扣考核分。同时,将平台提供的考核结果纳入全市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作为市委年度考核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基层治国际理“666”工作法推进以来,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关切回应,问题隐患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处置,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办理作为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介休市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