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互联网企业造车在乘用车行业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近几年,商用车行业中也迎来了造车新势力。前有老牌机械企业三一重工进军卡车行业,后有驹马、京东、百度、狮桥、G7等物流、互联网大佬强势进入商用车行业,都想要分得一杯羹。
不同于三一重工在有技术积淀和制造实力的基础上推出实车,互联网和物流界大佬们联手造卡车看上去则更加“高大上”。
解决物流痛点 完整生态产业链
存在即合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智能化、专业化等等成为物流行业的新方向,年轻一代的司机对于车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造车新势力决心要入行,自然也做了一番研究,实际上,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的确还有很多痛点。
比如:信息不对称导致车辆空驶率高,管理有漏洞资源浪费,物流中间商层层赚差价,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等等……
针对这些痛点,互联网、物流大佬们带着全新的方案和资本,强势入行。
在驹马、京东、普洛斯、威马汽车的2018造车计划战略发布会上,“这是一次伟大的行业变革!是卡车的研制到应用的颠覆性变革!我相信,这不仅可以使得物流行业数字化运力、智慧物流得以真正实现,也将为未来年轻的司机们带来全新的从业模式!”驹马集团创始人白如冰先生如是说。
相较传统车企埋头造车的状态不同,新造车势力更热衷于从实际物流使用中的需求点和痛点倒推至生产研发环节,不仅仅是推出针对物流行业特点的定制化车辆,更是提供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市场能否接受是未知数
看完大佬们的PPT介绍中,感觉是挺牛逼,帮助物流从业者摆脱现在的辛苦、落后的运输模式,迎来全新的从业模式,轻松赚大钱。但是,从终端用户来说,这样的宏伟蓝图真的可以落地实施吗?
1、物流中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车辆生产上来说,商用车生产并不是一蹴而就,目前国内商用车行业中一汽解放、二汽东风、陕西、福田、重汽等老牌传统制造企业占主流,但就算是有着几十年造车技术积淀的企业造出的车辆,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新企业又如何保证其产品技术的可靠性?是很多用户担忧的问题。
2、从车辆服务上来说,卡车在使用过程中离不开服务站,不同地区用户买车时也会重点考虑车辆保有量、服务站的数量等等,对于物流造车新势力来说,车辆的服务网点的铺设不得不考虑,即使是自产自销,服务站也必不可少。
3、造车成本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虽然造车新势力们大都自带资金或者吸引投资,可能短期内在生产环节没有大问题,但是车辆研发生产耗资巨大,最后能不能真正的推出产品,并且实现量产也是未知数,乘用车中的“PPT造车”企业也有不少如今身陷囫囵,曾经名噪一时的春兰重卡也是前车之鉴。
4、车辆价格,如果最终想要通过研发生产出的新卡车销售盈利,那么车辆价格至关重要,商用车不是消费品,用户更加注重性价比和车辆的可靠性,用户能否接受车辆的价格也是问题所在。
5、抛开车辆环节不谈,物流造车新势力们提出的智慧物流理念确实很先进,解决了很多物流行业中的痛点问题,只是如何将这样的智慧物流理念落地实施也是关键。产品研发生产固然困难,但要转变物流从业者的思维或许更加困难。
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冲击商用车行业,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对于传统商用车行业来说,有新鲜血液来冲击,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它们的危机感,或将可以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或许,物流、互联网大佬们可以考虑和传统商用车行业中的大佬们合作,综合物流、互联网行业中的先进理念和传统商用车企业的技术实力,取二者之所长,强强联合,不失为一个更好的合作方案。(文/王雪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