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银行非本人开户案例(银行非本人开户 对银行的处罚)

“不好意思先生,您这张存单虽然标属着我们银行的名号,但是这张存单是假的,您看看是不是拿错了?”


听见银行柜台小姐的这番话任先生脑袋嗡嗡作响,一遍一遍在心中质问着自己:


她说的什么意思?我的存单是假的?这绝对不可能啊!


想到这里任先生一阵烦躁对着柜台小姐激动的吼道:“怎么可能是假的,这个存单有你们银行的钢印有你们银行的名字,是你们梁经理单独给我开的,你赶紧给把她给我找过来,我让她跟你说!”



其实也不怪任先生激动失了风度,任先生自去年开始在这家银行陆陆续续存储了四千八百四十万元,将近五千万的大数目现在却告诉他,存钱的单子是假的取不了钱,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有所起疑的任先生细查后发现,每次在该所银行找其高管梁经理存储大额存款后不到一小时,这笔钱就会被转走,存了七次被转走了七次,并且每次都没有手机短信提醒,所以这么长时间任先生一直被瞒在鼓里,任先生感觉这事离谱至极。


仅凭职务之便悄悄转走客户近五千万,这个梁经理到底有何本事?而任先生的利益又该由谁保障?


超高利息“捡漏”

2018年中旬,家住广西南宁的任先生得到一个不可多得的内部消息,南宁某分行有关系可以让其存入的大额存款利息给到三分。


图2


这三分息是什么概念就拿任先生陆陆续续往银行存储的这4840万来说,只要放在银行不动它,一年产生的利息将近就有一千七百多万。


核算下来每天能拿到近五十万利息,这是多少普通家庭全家全年无休,不吃不喝一年都挣不到的数目。


放在放贷公司这三分利可就像高利贷一样的存在,简直就是妥妥的稳赚不赔。


任先生是个生意人定然知道这其中的利有多大,为此任先生将手头上所有资产都一一变现后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李某。


李某就是这次为任先生存储做引荐的牵线人,这个放出内部消息的人正是李某的老同学梁经理。对于这个老朋友李某,梁先生是无条件的相信,两人不仅沾亲带故还是生意场上的好伙伴,而且正是因为李某已经往该银行存储了一千六百多万,才放心将这个“好事”告诉了好朋友梁先生。


图3


在梁先生看来李某自己都往里存钱了,为自己办理业务的梁经理还是银行高管,有银行做保障自己自然是放心。


拿着自己变现的几千万在李某的引荐下,任先生顺利见到这位梁经理。第一次接触任先生就已经极度信任了这个梁经理,因为这个梁经理的的确确是该所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的总经理,甚至还兼职行长助理,尽管梁经理位处分行但是其位高权重,基本上其他网点和总部都是认识这个人的。


再加上第一次见面所有银行职员都称呼其为一声“梁行”,这让任先生又一次稳稳的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第一次见面这个梁经理显得彬彬有礼举手投足间尽是专业,她将任先生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为任先生沏茶添水让任先生静坐,随后一人忙前忙后为其办理存储,全程任先生只是简简单单签了几个字,便顺顺利利的拿到了存储单。


图4


存储单由信封整整齐齐的封好交到任先生手中,上面不仅有该银行的钢印还有梁经理的签名,所以所有流程的规整全面,让任先生从头到尾都没有产生过一丝怀疑。第一次办完存储后任先生就对这个梁经理产生了极度的信任。


任先生知道存得越多赚的就越多,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任先生将陆陆续续赚取的资金和向亲戚朋友借的资金,全部一股脑都投入到了该所银行里。


巨额存款不翼而飞

2019年5月底任先生忽然接到了老朋友李某的电话,李某在电话中火急火燎地对任先生说:


“不好了任兄,那个帮咱办业务的银行高管梁经理被抓到局子里了,听说好像是涉及金融诈骗,我这边已经联系不上她了。”


“不可能呢啊,昨天我还见过她一面,我跟她说我过几天要用钱,让她帮我取出来,就这个存单的事我们两人就在她办公室谈了好久,这怎么这么突然。”


任先生正感慨着事发突然时,心中还并未反应过来跟自己的存储的资金有关,只是在担心以后想存储那利息三分的业务恐怕就再也没这么方便了。



但事已至此任先生也无能为力,但取钱一事他仍没忘,如今梁经理被抓任先生取钱便直接前往了银行柜台,但是拿出存单时任先生却得知一个更让他震惊的消息——手中的存单是假的!好家伙以为梁经理进去了是她自己的作风问题,没想到竟牵连了自己。


整整四千多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原来每次办理完存储之后,这个梁经理便不动声色地将钱转到自己的账户,然后马不停蹄的进行销户,得知真相任先生顿时气的一口气没上来。


这四千多万不仅包括了梁先生全部身家,更有一小部分是借的亲戚朋友的,到了期限自己也是要还的,任先生急的立即报了警。随着案件发展,任先生这才发现这个梁经理不仅为自己和好友李某两人办理业务,还有不少和他一样的受害者也冲着这三分利的诱惑,一股脑朝着梁经理的骗局自投罗网,这群“冤大头”都被这梁经理用同样的操作手法将他们的钱转的一干二净。


骗局揭开

这场紧锣密鼓的骗局光靠这个所谓的高管梁经理很难实现,随着案件深入警方调查到,这个梁经理还有一个干汽车销售公司的财务主管好友,这个好友就是另一个辅佐梁经理作案的同伙时某。


图6


从2018年年初,身为银行高管的梁经理便想出了这个天衣无缝的计划。首先她联合一个人脉广的好友莫某,放出一个关于公司内部大额存储高利息的假消息。


为了拉拢这个莫某一直为自己拉来“优质客户”,梁经理承诺莫某只要给自己拉来客户,自己就给他支付给他每月4.5分的高额存款收益。


有了三分利如此吸引人的条件,没多久莫某真的拉来了任先生和任先生的好友李某等人,来到梁经理这里办业务。但办业务简单,真正难的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客户的钱,这时便发挥了梁经理另一个好友时某的作用,时某利用财务主管的职位之便事先伪造好了银行存单和银行票证。


随后在办理业务之前梁经理便煞有其事地告诉客户,办理这个大额存储单需要设置成企业方制定的密码,然后这个存单要在办理人梁经理,企业方时某,以及客户本人三方的见证下共同封存在信封,谁都不能打开,就算到期时也要在三方见证下才能开启。


然后这还不算完,这个梁经理又提出为了使客人的资金更加安全,办完这一切业务要拿着客人的身份证去核验客人的身份,以防他人冒领。


大家都知道取钱就需要带三样东西,一存单、二身份证、三密码。只要带了这三个东西不管是不是本人,银行都会将钱交予来取钱之人。而这个梁经理一系列流程下来就已经骗来了取钱所需要的证件。


图7


就在之前任先生还觉得梁经理办事周到,办理全部流程不需要自己跑东跑西,只用坐在办公室一盏茶的功夫便办理好全部的业务。那时候任先生还在感慨银行的人性化,殊不知这也是梁经理骗局的一环。


这个梁经理借着为客户办业务的由头,将客户的大额存单先要过来,再拿需要核验身份的说法将身份证骗过来,最后交予一旁的“企业方”时某。


接过全部证据的时某马不停蹄地前往另一个银行网点,将身份证存单送上再输入早就和客户规定好的指定密码,不出一刻钟就将钱全部转入自己和梁经理的个人账户。


最后一环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假存单用信封封好交给客户,一套流程下来一气呵成天衣无缝。而此时办理业务的受害者还在梁经理办公室里喝着茶,优哉游哉地盘算着这些利息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


因为办理此业务的客户全部都是冲着这高利息来的,存得越久收益越高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一年半载内没有受害者想着去取钱,因此也就没有受害者发现手中的存单其实是假的,这也是自2018年开始梁经理办理了这么多“业务”没有太早“翻车”的原因。



银行推卸责任

对于任先生来说知道这些骗术流程对于他来说并无太大意义,事已至此任先生只想早点追回这笔钱,这是他凝结了大半辈子的心血,短短一年内就被一卷而空,这任谁都接受不了。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这个看起来天衣无缝的计划,却依旧在2019年时被查出,最终法院判梁某无期徒刑,罚款320万元。判处同伙时某有期徒刑十五年,罚款28万元。两人的罚款加起来不过348万在任先生被骗的近五千万存款面前显的杯水车薪。


任先生和其他受害者觉得,这个梁经理利用自己在银行的职位之便转移他人财产,银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该银行的行长却表示,这是她梁某一人品性不端以一己私欲谋取他人财产,他们银行就算为梁某操作了转钱流程也只是公事公办,没有一丝逾钜,如果任先生要追究这笔欠款那就找她梁某要。


这样的解释让这场事件的受害者们都觉得难以接受,银行方的说话看似有理有据,但是细扒起来却根本不是这回事。


图9


首先先抛开梁某作风问题不说,梁某能多次得手成功,从根本来说还是在于银行赋予梁某“经理”的身份。正是因为这个职位梁某可以利用职位之便和自身金融知识,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将客户的财产顺利转走,再者如果没有此高管光环做加身,又有那位受害者愿意相信这位“梁经理”呢?


银行建立之初的本心就是为客人保存资金,当资金出了问题就立即将责任如数推到员工身上,这不就是典型的不负责任吗?


其次,客人选择来本银行办理业务,肯定不是因为信任这位“梁经理”的缘故,说到底还是对该家银行实力无限的信任。


最后这位梁经理的计划看似“天衣无缝”,其实还在于该银行有不可忽视的漏洞一直未能妥善解决,这才让如此心怀不轨之人钻了空子。这一例的论述列下来,该银行又怎么舔着脸说跟自己没有责任?


结语:

尽管大众都认为应该判决该银行负责一部分责任,补偿任先生等人损失。但法院没有同意任先生等人的诉求,依旧将这起案件判别为职务侵占案。


图·10


近几年来这种银行内部人员利用自己职位之便,将客户的资金转出的事件是屡见不鲜,类似于监守自盗的银行行为也从来没有得到过正式的规范。


在这起案件中虽然该银行被判定跟此案件没有任何关系,却在人民群众心中永远失去了最基础的信任。


最严重的是人民群众们不光光是对该家银行产生安全质疑,更是让群众们对银行这一整个行业产生不信任,但中国普通群众最基础的储蓄方式还是银行。


所以如今的形式让依旧选择在银行存钱的普通群众们,如何存的安心存的放心?平民大众们的财产权益又该依靠谁保障?这是中国整个银行企业该深究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