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2022年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政策(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2022年如何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商务部回应经济热点



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


“今年外贸形势十分严峻,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外商投资企业。”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说,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综合成本明显上升,经营风险和压力处于高位,“有单不敢接”“增收不增全国利”。


他分析,从需求角度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通胀压力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巨大压力;受“疫苗鸿沟”、政策差距等影响,低收入国家和发达经济体复苏差距不断扩大,部分国家刺激政策过快退出,引发需求萎缩、价格波动。


从供给角度看,国际供应链加速重构,发达经济体片面追求产业回归,正在分化市场,降低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全球供应链紊乱和瓶颈效应短期内难以彻底缓解,原材料价格过高、运力结构性失衡、芯片等重要零部件短缺等问题持续存在。


“充分正视困难,更要坚定联合信心。”李兴乾说,从当前形势出发,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着重提高中国外贸综合竞争力。具体实施四项行动:


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进一步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切实抓好外贸领域信贷投放,增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


市场多元化行动——用好已经商签的自贸协定,办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指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外贸供应链畅通行动——培育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各类平台和载体,持续推进物流畅通、结算畅通。


外贸创新提质行动——发挥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作用,建设好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促进绿色贸易健康发展。


“今年,外贸将坚持稳字年报当头、稳中求进,和量的扩张相比,我们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李兴乾说,中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持续发力加大吸引外资


“全球疫情继续影响跨境招商引资活动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同时国内企业还面临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价格上涨的压力。”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陈春江说,稳外资工作依然面临较大挑战,将着力稳住存量、挖掘增量、优化结构。


陈春江说,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好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确保汽车制造等领域开放举措落地见效;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全国资产业目录》,联合充分发挥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效应,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


“对外资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快速响应、及时解决。”陈春江说,将加强重点外资项目用地、用能、环保、人员出入境等方面保障,推动项目早签约、早投产、早达产。


他还表示,将发挥开放平台作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版考核评价办法,打造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举办多种形式招商活动,促进重点产业外资项目对接,为地方招商引资提供更好支持;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持续完善配套规定,充分发挥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作用,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年报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自贸试验区为稳外贸、稳外资作出了积极贡献。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说,下一步,将推动出台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持续推动向自贸试验区下放更多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推动自贸试验区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吸引产业链全球生产要素资源,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更多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地区、行业、品种消费恢复还比较慢,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保持消费平稳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徐兴锋说,今年消费总体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提升传统消费能级。深化汽车流通领域改革,加快推动汽车2022年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规定,扩大二手车流通。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开展家电家具以旧换新。促进税收政策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发展。


加快新型消费发展。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壮大智能、定制、体验、时尚等新型消费。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倡导简约适度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更好发挥进博会、消博会等展会平台作用,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


促进城市消费税收政策升级。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动步行街高质量发展,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加快建设一刻钟2022年便民生活圈,健全社区商业配套设施。


补齐乡村消费短板。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继续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中华美食荟等活动,指导各地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