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募集资金利息收入资本化(募集资金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开市。当日,81家公司也同步完成了在北交所的上市工作。其中,71家为精选层平移而来的存量公司,余下10家为北交所新上市公司。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温床


“北交所诞生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投资标的初筛标的池的扩大,过去我们着重从已经实现或者预期能较快实现净利润5000万以上的三板企业中去做筛选,北交所诞生后这一初筛标准可以放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本化路径在北交所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谈及北交所设立后带来的市场变化,王军国认为,北交所的出现为国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十分精准的扶持。


在他看来,国内多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并不大,银行授信、抵押担保均受到制约,亟需打开直接融资渠道以寻求快速发展。“整体而言,目前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或精选层挂牌获取的募集资金体量并不大,与科创板、创业板或是主板市场的募资额仍有差距。但反观在北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体量,这笔融资已足够支撑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募集资金总量与企业发展阶段是匹配的。”


王军国认为,北交所的诞生也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清晰的上市路径。


按照现行制度安排,未来北交所上市企业将从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满12个月的公司中筛选而出。王军国指出,由于企业挂牌新三板均需遵守一定的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要求,受到监管、督导券商和公众的监督,企业运作与财务数据更加规范,这也使得相关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时需承担的时间成本有所降低,通过审核并完成上市的速度更快。


而从新三板到北交所的阶段性上市路径,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式,企业挂牌新三板后即可获取一定的直接融资支持发展,之后也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和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进行再融资。“从新三板基础层到创新层,再到北交所上市,层层递进,步步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一上市路径比直接申报IPO更加是顺畅,也更利于企业成长。”


“这些都对国内中小企业构成了足够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又有望在中小企业间传递,激发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挂牌新三板,寻求北交所的上市机会。”王军国指出。


关注市场前端优质企业投资机会


在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北交所的出现也为机构带来了新机遇。


王军国即指出,鉴于目前从创新层到北交所上市的顺畅流程,私募基金产品的封闭期有望进一步缩短,被投企业的退出方式也更为多元,投资效率也将得到提升。


就指南基金而言,据王军国介绍,针对北交所市场,公司计划采取两种交易方式:一是关注优质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时的战略配售机会,另一种则是在二级市场布局。“有些企业可能现在估值已经比较高了,但随着企业业绩不断提升高估值会被消化,因此其中存在长期成长性的企业还是可以配置的。”


“二级市场交易上,指南基金已经为北交所的设立申请了证券私募基金牌照。前期公司也发行了针对北交所的产品,目前已经募资完成,随时可进行投资。”王军国介绍称。


不过王军国也表示,虽然指南基金已申请了证券私募基金牌照,但未来公司仍将坚持价值投资、关注长期成长。同时,整体延续过去在新三板的投资策略,积极布局基础层和创新层具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在三板市场寻找优质公司,等待其在北交所或其他A股市场上市。


对于该重点布局哪类企业,王军国向投资者建议,应从行业或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中筛选投资标的,“我们偏好投资具有稀缺性的,拥有较深‘护城河’的企业,不投资平庸公司是指南基金的一贯方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