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外资金融代表处怎么样(外资银行的代表机构)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


北京金融街核心区的“古币 金融”雕塑(10月19日摄) 彭子洋摄/本刊


推动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合作


《瞭望》:北京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代表处放是“两区”建设的应有之义,下一步,北京市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殷勇:近年来北京市主动承接国家金融开放的任务,北京日益成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首选地金融,形成了门类最银行全、领域最宽、外资体系最完整的金融业开放高地。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聚焦的重点是行业纵向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则是区域横向开放,北京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按照“两区”建设的相关规划,在金融领域,北京将实施约100项开放创新举措。总体看有四方面的考虑。


一是积极落实好外资和外资机构有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相关工作。中国取消了对银行、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等领域的外资持股限制,下一阶段关键就是要落地形成样板示范。在这方面,北京的优势是这些机构跟监机构管部门之间能够非常便利地进行交流,监管部门也非常便利地进行监督和评估,北京将积极做好落地服务。


二是在完善金融服务业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方面积累经验。在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北京将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围绕科技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经常项目的便利化。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重点服务好国家重要战略代表的实施等。


三是围绕金融机构“走出去”布局,做好服务。在积极引入外怎么样资金融机构的同时,北京也将有力推动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四是金融业对外对内开放要相结合,一个关键就是要规范有序引导民营资本进入,不断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更好服务民营小微企业。


总之,北京将紧抓“两区”建设机遇,在金融市场开放、资本跨境流动、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发挥金融的牵引作用,更加有为地推动金融开放,更加有力地服务实体经济。


服务科技创新完善“监管沙盒”机制


《瞭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是首都金融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在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方面,北京怎么样市近年来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会在哪些方面推进制度创新?


殷勇: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四个中心”定位之一。2018年,北京启动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简称“金科新区”)建设,包括中关村西城园和海代表机构淀北下关、中关村南大街沿线共15平方公里。2019年,国务院批复《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正式升级成为国家级金科新区。


目前,金科新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近900家,金融科技企业总数超过100家,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北京将在金科新区的建设发展方面继续发代表处挥引领作用,提升金科新区的服务能力,做好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拓展工作。


在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当前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知识产权是科创企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要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融资。


第二,鼓励和支持科创企业更好地对接债券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做好投贷联动,并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对科技企业的贷款支持。银行


第三,优化科创企业股权融资环境。这包括发展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进一步提升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基金的流动性;鼓励长期投资,建立税收与投资期限挂钩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新三板改革,将其打造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在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方面,北京市将继续完善“监管沙盒”机制,鼓励金融科技有序发展。


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是一种新兴的金融监管理念,是一套金融创新产品的测试机制和消费者保护机制。多个国家正在应用监管沙盒机制鼓励金融科技有序发展。


目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级金科新区,稳步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两批次17个试点项目顺利进入“监管沙盒”,部分创新应用已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


北京将从五个维度推动金融科技进一步发展。包括推动监管沙盒入盒机制更加市场化、更具包容性,为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发金融展提供更多尝试空间;推动监管沙盒的参与主体更加丰富、双向;稳步增加监管沙盒的弹性行的,从物理区域概念进一步扩展到服务空间范畴,增强试点项目的服务推广能力;完善行业准入和监管规则,推动试点评估结果与监管制度完善更紧密地挂钩;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尤其是国外资际规则的制定。


坚决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


《瞭望》:坚决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首都金融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北京各类金融机构聚集、金融交易体量巨大、金融创新活跃,防范金融风险的压力尤为突出。当前,北京市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如何应对?


在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首先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北京率先建立了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运行两年多。今年,按国务院金融委要求,北京建立了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把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把“7 4”金融机构审批权上收至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最后,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根基,北京要继续千方百计服务好实行的体经济发展,为金融业防风险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