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临沂市工商管理局网站(临沂市城市管理局领导班子)


2.加快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按照省政府确定的试点范围、要求,指导临沂高新区、临沂经济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对103项行政许可等事项,分别采取取消审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实行告知承诺制、提升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等措施,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及时总结试点成效,按照统一部署2018年下半年在各县区全面推开,推动“照后减证”,降低企业投资创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3.巩固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在“三十一证合一”的基础上,根据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涉企证照事项目录,做好政策融合衔接,规范信息采集项目,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工作模式,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行政效能。统筹“证照分离”改革,对符合整合要求的证照事项,做到成熟一批、整合一批。推动改革成果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应用,服务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4.实施企业名称、经营范围登记改革。应用“企业名称库开放查工商询系统”,提高查询比对服务质量,积极推进企业名称自主网上申报。根据新兴行业指导目录,为申请人提供智能化、标准化经营范围登记服务,实行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鼓励新行业、新业态发展,对国家行业分类尚未划分的新兴行业、新型业态,可根据政策文件、行业习惯或者专业文献等予以登记。


5.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对标国内营商环境先进水平,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便利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构建“互联网 政务服务”模式,真正实现“全程网领导班子上办”,最大限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根据申请,提供营业执照寄递服务,实现企业登记“无纸化”、“零跑腿”。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在“互联网 ”环境下的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应用,有效发挥其在市场主体身份识别、电子签名、信息查询等方面的作用,方便企业办事。


6.优化登记流程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清理企业登记材料和办事环节,应用新版企业登记提交文书和材料规范,进一步精简文书表格,压缩提交材料数量。落实全省政务服务“一次办好”改革要求,推进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实现“信息多跑腿、企业少跑路”,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依法及时予以登记注册,实现申请人窗口登记“最多跑一次”。加强企业登记窗口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履行服务承诺,提高服务效能。严格执行形式审查规定,积极推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适应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变化快、业态新、规模小等特点,优化对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服务。探索“咨询帮办制”,创造条件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企业登记即时指导、在线客服。


7.实施小微企业“双升”战略。贯彻落实《临沂市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实施方案》,发挥牵头作用,会同有关部门,以现有38.4万户个体工商户、管理局16.2万户企业为基数,建立分类培育库,确定“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重点培育扶持对象,制定2018-2020年“双升”战略指导性发展目标。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小微企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水平,加快小微企业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四化”步伐,提高小微企业在整个市场主体中的比重和活跃度。到2020年,引导7000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其中公司制企业不低于30%。


8.支持传统产业企业升级改造。按照木业、化工、工程机械等八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案要求,鼓励传统产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本行业、本区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升级改造,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组织企业参与“政银企”、“政银保”和“银税互动”合作,通过股权、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手段,盘活存量资产,解决融资难题。依托小微企业名录(山东)信息系领导班子统,建立和完善市、县(区)小微企业名录,分级归集公开各类扶持政策,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更好的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9.促进临沂商城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工商总局市场监管研究中心临沂研究基地作用,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和转型升级路径,为临沂商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落实内外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加强和创新对临沂商城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服务,实现商品交易市场开办单位和市场经营者“两个规范”。支持市场开办单位沿京沪高速现代商贸物流走廊迁移调整市场布局,提升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规范交易秩序,争创文明诚信市场。引导市场经营者通过“个转企”拓展经营范围,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和地产品加工,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做大做强,培育商贸物流龙头企业。


10.清理“僵尸企业”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统筹市场准入制度和国家产业政策,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市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环保、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政策责令关停、退城进园的企业,发挥迁移登记职能,依法作出变更、注销登记。配合落实淘汰钢铁、陶瓷等行业落后产能任务,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僵尸企业”,探索特殊市场主体强制退出制度,减少资源占用,腾出市场空间。按照工商总局调整优化的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流程,加强与税务等部门的业务协同,释放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红利,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


11.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市场主体。围绕实施“8 8”现代产业培育计划,利用工商部门掌城市握的企业登记大数据分析现有市场主体产业分布,提供市场准入政策引导和信息支持,发挥数据信息价值。引导现有企业增加出资、拓展经营范围,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壮大信息技术、磁性材料、文化旅游、新能源、生临沂市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扶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小微企业做强做大。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网站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


12.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四新”“四化”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高成长性企业等“三个一百”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落实并联审批、整链条办理要求,实行提前介入,加强指导服务,引导企业选择符合登记政策、贴合企业实际的企业形式,帮助设计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运行,加强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3.促进外资企业健康发展。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会同有关部门引导我市优势产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抓住经济发达国家(地区)整机生产、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和研发、结算等向外转移的机遇,招引外商投资旗舰项目和龙头企业。落实外商投资审批和产业指导管理方式改革要求,对不涉及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鼓励类行业,落实设立、变更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实行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度。


14.实施广告战略,加快广告产业发展。加强对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推动“鸿儒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提档升级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培育1-2家省级广告产业园区,积极打造广告业“双创临沂市”平台,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和产业带动作用,打造多层次、多业态、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广告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新增广告业企业260家以上。鼓励支持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 广告”等创新模式,提升广告策划和创意水平,通过广告推介产品、占领市场,不断扩大企业及产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15.促进电子商务做大做强。积极用好工商总局批准我市开展国家级“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政策,加快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力度,推动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示范区集聚,促进电子商务集群上规模、上特色、上水平,服务网络经济提速升级。发挥临沂商城在创建工作的先行先试作用,支持“网上临沂商城”建设,鼓励建立电商平台,引导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线上网络交易平台规范经营。培育网络经营新业态,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电商。加强网络经营主体管理、客体规范、网络消费维城市权,探索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创新的“临沂经验”。指导蒙阴、郯城、费县等县区开展省级“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


16.实施个体私营企业“党建领航”工程。发挥党建在非公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突出抓好“小个专”党建工作,扩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的组织覆盖,指导开展活动,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水平。在个体私营企业中组织开展“动能转换我先行”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党组织工商管理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个体私营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顺应大势、积极作为、加快发展。


17.加强商标注册引导,培育新品牌。按照加快“品牌临沂”建设要求,实施“商标增量提质行动”,发挥工商总局商标局临沂商标受理窗口的作用,试点建立基层“商标品牌指导站”,面向新注册企业、成长性企业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商标品牌知识,激发商标注册热情,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发挥企业品牌建设主体作用,加强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建设。以马德里商标注册为重点,推动商标国际化建设,提高商标国际注册量。力争2018年全市注册商标总量突破10万件,到2020年,引导企业新申请注册商标3万件,通过马德里体系等申请国际注册商标20件。


18.提高商标运用水平,提升老品牌。指导重点企业建立品牌培育计划,加大培育力度,提升优势产业的品牌影响力。针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优秀地理标志商标,开展精准帮扶,培育发展一批高端品牌。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强化对商标的法律保护。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工作,积极总结交流运用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加强企业在并购、资产重组、转型升级中的商标专用权保护。引导企业运用商标权进行投资入股、质押融资、许可使用、转让等,提升商标品牌价值。


19.加大商标执法力度,打击假品牌。以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为重点,建立政企协作机制,开展打击商标侵权“溯源”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推动商标监管执法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加强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有效保护企业注册商标专用权。


20.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积极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最大限度整合监管资源,加快构建以信工商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在新兴经济领域贯彻更加包容和鼓励创新的治理理念,建立系统内部上下联通、横向协同、指挥高效的监管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监管联动、社会共治,有效实现监管风险的发现、分类、管控,提高监管效能。


21.发挥信用激励约束作用。健全企业信息公示制度,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公示企业登记、行政处罚等信息,引导企业报送公示年度报告和即时信息,诚信守法经营,争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积累信用价值。加快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推进涉企信息协同应用。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中落实对诚信市场主体的褒扬激励政策措施。积极完善失信联工商管理合惩戒机制,规范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实现联合惩戒的自动触发、智能提示,促进惩戒措施落地落实,实现“一处网站违法、处处受限”。


22.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提高市场监管的规范化、公正性和透明度。科学制定年度抽查计划,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各业务条线的全面覆盖,抽查比例不低于5%,抽查结果公示率达到100%。围绕区域市场监管突出风险,开展跨部门双随机管理局联合抽查,以案件线索集中管理为抓手,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减轻分散检查对企业造成的负担。


23.开展“六大专项行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针对影响市场公平竞争、企业优胜劣汰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红盾护农”、“商标增量提质”、“文明广告沂蒙行”、“网络市场监管”、“打传规直”等六大专项行动,强化商品交易市场规范管理,依法严厉查处市场混淆、商业贿赂、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违法广告、非法传销等市场违法行为,保护公平竞争。引导新动能企业根据自身行业实际,完善知识产权体系,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自主维权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