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上海公司营改增那些公司(上海营改增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你见过买车送保养,却没见过买保养送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海峰,曾为服务不值钱而痛心。



之所以搬迁上海,原因多重。但抛开企业原所在城市综合税率较高、工厂生产常要为重大活动让路之外,“最重要一点,是上海能读懂服务,有愿意为服务定价的氛围,对待制造业所萌发的各种服务新范式,抱有包容创新的态度。企业在上海开展生产性服务业,无论拿地、人才招聘都非常便捷通畅。”威派格负责人说。


的确,这两家企业都在上海开启了“开挂人生”——6年后,威派格变身“智慧水务”,在主板上市;云汉芯城以“共享制造”的创新模式,带飞业内40万企业。


一系列具前瞻性的顶层设计,都率先出现在上海。2013年,上海开展对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统计,并提出“十二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十大重点领域;2017年,上海发布服务型制造统计方法与评价指标,旨在分行业衡量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水平;2018年,上海又发布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六大重点模式与推进方法,为企业转型指明路径,还公布了《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专项支持和实施细则》;2020年,上海服务型制造示范案例出炉,实现标杆引领,《上海市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磅出台……各路政策保驾,为服务型制造枝繁叶茂提供充足养料。


松江区的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以总集成总承包,获评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


正因企业实践汹涌,上海遇到痛点也比其他地方更早一些。在“营改增”之前,制造业集团分离生产性服务业后的重复征税、资产划转所产生的税费问题等,成为横亘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前的一块大石。如一些设计公司从母体剥离后,在承接母公司的分包合同时,分包部分除了要缴纳计入母公司部分的营业税外,还要单独再交一次营业税,这导致多数企业不愿“主辅分离”。为此,2012年,市经信委与财税部门制定“鼓励制造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若干财政扶持政策”,10家企业首批获得3000余万元的财政扶持资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痛点。


眼下,一路在前的上海,又在为破解新问题贡献智慧。赵海峰透露,近期,工信部正组织一场“制造企业服务收入占比测算”研讨,邀请了包括赵海峰在内的四位高校专家和三家企业。赵海峰兴奋地看到,三家参与企业中,单上海就占了两家,上海的领先与实践可见一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