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1995年7月27日什么命(1995年7月27日是什么星座)

1995年的东莞,突然出现了一桩扑朔迷离的“停尸间女尸复活”事件。


大街小巷,人们都在议论纷纷。


说一个18岁的少女,从偏远山区来到东莞一电子厂打工,却无故失踪。


直到有一天,有人发现她浑身邋遢地昏死在路边不省人事,以为她已经死亡,于是报警将她送到殡仪馆,差点被当成无名尸体火化。


幸好,一个收殓工及时发现,并将女孩送到医院抢救,女孩又奇迹般地生还了。



“无名女尸”、“复活”等充满玄幻惊悚的字眼,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人们都想知道,女孩是怎么失踪的?为什么会晕倒在路边?又是谁送她到医院的?


一切,都要从7月份的一天说起。



1995年7月27日,一个寻常的夏日。但对于东莞市殡仪馆的收殓工何亚胜来说,却是惊魂动魄,终生难忘的一天。


这天,何亚胜和往常一样,在停尸间里紧张地忙碌着。


这里停放着许多尸体,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身份,也无人认领的尸体。其中,很多都是在东莞打工的外地人。



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何亚胜正准备下班回家。


然而,就在他经过火化车间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静谧的车间里,突然刮起一阵风,将一具无名女尸身上的裹尸布吹落在地。当何亚胜走过去捡起裹尸布,准备盖回尸体身上时,却赫然发现:女尸的肚子在微微地起伏着。


何亚胜吓了一大跳,瞬间双腿发软,各种电影里的恐怖片段涌上脑海。随后,他定了定神,自嘲道:“莫不是自己工作过于劳累,出现了幻觉?”



一番思想斗争过后,何亚胜决定近距离查看“女尸”的情况。他走近“女尸”跟前仔细一看,激动得心都要跳出口腔:“女尸”的喉咙和脚指头也在轻微地动弹!


为了确认“女尸”未死,何亚胜硬着头皮,伸出手指去探女尸的鼻息,发现果然还有微弱的呼吸!这下,何亚胜百分之百确定,“女尸”并没有死!


而此时,“女尸”即将被推入焚化炉,进行火化。



见此情景,何亚胜立马将情况汇报给了殡仪馆馆长。而馆长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震惊之余,赶紧联系当地派出所,在派出所的提议下,馆长又拨通了医院的电话。


经过与医院紧急协商后,馆长立即安排将“女尸”送到东莞附城医院进行抢救。


送到医院后,人们这才发现,女子已经瘦得没有人形了,脸色枯槁,毫无血色,衣着邋遢,大小便失禁,浑身散发着一股恶臭。


除此之外,女子身上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证件,也没有钱。


当医院准备对女孩展开救治时,却发现女孩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医生诊断后发现,女子脱水严重、极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各器官功能衰竭严重,病情非常危重,生命危在旦夕。



在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东莞附城医院的老院长毅然表示:


不惜一切代价救回女子性命,所有治疗费用都由医院承担!


于是,医院开始全力以赴对女子进行救治,还每天为她滴注脂肪乳、全营养素保障营养。为了使女子得到精细化的照顾,医院还专门从劳务市场请来护工为女子细心护理。


但因为照顾一个昏迷的病人任务非常繁重,而且关于女子“无名女尸”的传言过于惊悚,先后请过几任护工都走了。之后,照顾女子的重任就落到了医院的医护人员身上。



护士们帮她清洗身体、换衣服、换床单......在医院的精心救治和细心照料下,女子脱离了危险期。在医院休养了三个月后,女子逐渐清醒,原本虚弱的身体也一天天地好转起来。


“女尸复活”事件传出后,在东莞引发了很大的轰动。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各路媒体也蜂拥而至。


所有人都迫切地想知道,这个离奇复活的女子到底是谁?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原来,女子名叫陈翠菊,1977年生的她,当时刚刚18岁。


陈翠菊出生于贵州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因为家乡地理位置偏远闭塞,又没有任何其它收入来源,这里的人们每天辛勤操劳,却只能勉强糊口。


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很多农村人为了改变困境,纷纷走出大山,来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谋生。


1995年,18岁的陈翠菊也萌生了打工的想法。家长非常支持她的想法,甚至变卖了家中用来翻修房屋的木材为她凑路费。


就这样,她和堂姐一起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因为是第一次外出打工,陈翠菊不久就因为水土不服生病了。本就拮据的她,为了省钱,并没有去医院看病,而是强撑着身体继续工作。


但是,因为营养不足,加上长期高强度工作,她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


7月的一天晚上,陈翠菊和工友外出游玩时不小心和工友走散了。她找不到回电子厂的路,又因为不会说普通话,不敢向陌生人问路,混乱之中,她只得一个人乱走。陈翠菊没想到,这一走竟然走了一个多月。



因为身上没有带干粮,又没有钱,陈翠菊饥渴难耐,疲乏不堪。渴了,她就到河边喝一点河水,饿了,就翻捡路边垃圾堆里的食物来充饥。


虚弱不堪的陈翠菊实在支撑不住,一下子晕倒在一座天桥下。


几个路人发现了满身污秽无知无觉的陈翠菊,以为她已经死了,便向当地的公安部门报案。


民警赶来现场的时候,陈翠菊已经处于休克状态,没有任何呼吸,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不足,便认定她已死亡。


由于陈翠菊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无法确认她从哪来,家人在哪里,民警只能将她送到东莞市殡仪馆。


幸好,在即将被焚化时,细心的何亚胜发现了异样,救下了她。



陈翠菊万万没想到,自己晕倒的那半个月,竟然发生了这么“骇人听闻”的事情。


同时,她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在即将焚化的时候被人发现,又遇到了医院那么多好心人,因而捡回了一条性命。



在陈翠菊身体得到恢复,准备出院时,医院又帮她联系上了家人。


然而,因为家境实在困难,家人连给陈翠菊买张车票的钱都凑不齐。最后,还是医院资助她800元路费,让陈翠菊的老乡带她回家。这让陈翠菊又一次流下了感激的热泪。


1995年10月14日,陈翠菊终于回到了家乡。


她的事情一经媒体报道后,迅速成为当时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被人们津津乐道。不仅如此,还有人将她这段传奇经历编演成一部粤剧,并取名为《彩菊回乡》 。



有一句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用它来形容据陈翠菊,真的非常贴切。


当时,虽然幸运地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命,但陈翠菊却很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


有人写信鼓励她好好活下去,也有人表示要帮陈翠菊提供工作,但因为之前的打工经历太过深刻,陈翠菊仍然心有余悸。


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一封来自浙江金华,一位名叫陈仲濂老师的信。



陈仲濂是浙江省金华市一所中学的美术老师,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他在《金华日报》报纸上看到了陈翠菊的报道。


他一方面觉得陈翠菊很可怜,另一方面,他认为这是因为陈翠菊没有文化造成的。


于是,他写信给陈翠菊,希望她能跟着自己学习文化和美术。


陈老师原本希望学校能减免陈翠菊的学习费用,但学校拒绝了他的请求。尽管自己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陈老师还是以个人名义,资助了陈翠菊和她的弟弟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


1996年6月,陈翠菊和弟弟来到金华,正式开启了他们的绘画学习之路。


陈翠菊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习上异常用功。时间一长,陈仲濂就发现这个女孩绘画天赋很高。



但是,因为文化水平有限,陈翠菊在掌握技巧上比别人要慢,再加上过去那段“死而复生”的经历,也有同学私下议论陈翠菊是个“灾星”,这让陈翠菊更加自卑,不愿意和同学交往。


知道情况后的陈仲濂,经常鼓励陈翠菊和同学多沟通和交流。而每当她取得了一点进步,陈老师也都不吝表扬。此后,陈翠菊整个人开朗了不少,绘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日子就在一天天的学习中飞速流逝。不知不觉间,陈翠菊已经学习10年。



期间,陈翠菊因为感觉自己学习进度比别人慢,画作水平达不到预期而几次想要放弃。但每次陈仲濂都耐心地劝她:“你要好好学习画画,不然怎么对不起救你性命的东莞恩人?”


陈翠菊听从了老师的建议,于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此后学习更加努力。


十年磨一剑,一朝天下惊。


多年来的勤学苦练,日复一日的实力积累,让陈翠菊的画技突飞猛进。她的作品也频频在国内各大书画比赛中获奖,还相继在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巡回展出。


对于学生取得的佳绩,让陈老师非常欣慰:“在这十年间,我在她的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但我没有一丝后悔,而她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无论是刻苦学画的日子,还是功成名就之时,陈翠菊从未忘记过那些帮助过她的恩人。在她的内心,一直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善良的人们。


恩师陈仲濂家庭遇到困境,陈翠菊马上义不容辞地出手相助,帮老师渡过难关。


2006年6月,陈翠菊特地来到东莞殡仪馆和东莞附城医院,向当年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登门致谢,同时向他们讲述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她不仅专门创作了一幅《枯木喜迎春》给好心人,还附上诗一首:


久旱逢甘露,枯木喜迎春。遇难险遭焚,幸遇大恩人。




时隔多年,当年的好人们再次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时,曾经暖心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陈翠菊面前。她泪流不止,感慨万千,胸中有千万句感谢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在恩人们面前长跪不起。


而大家看到,当年那个瘦小的女孩,如今已是国家一级书画艺术家和高级书画师,也是惊喜交加,感怀不已。


此后,陈翠菊会坚持在每年的节假日,雷打不动地向每一位恩人打电话问候,并且寄去亲自制作的明信片。


而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陈翠菊也多年如一日,从未松懈。


即使已成为了知名画家,如今,已经46岁的陈翠菊,仍坚持每天在条件简陋的画室里工作10多个小时。夏天在四十多℃的高温下挥汗如雨她浑然不觉,冬天,哪怕手上长冻疮,她也不停笔。



2000年时,她在家乡榕江县开了办个人画展。


如今,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画画上,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陈翠菊说:“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生,只想多学知识,在艺术上能有所成就,回报社会,这才对得起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当年,好心的人们一个善举,成就了今天的陈翠菊。而陈翠菊亦心怀感恩,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动,回馈社会,回报当年好心人的恩情。


正是这份爱的传承,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和温度。



-END-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最神秘女首富被查!背靠十大烟厂身价几百亿,从不对人透露发家史


90后精英海归美女在北京豪宅当住家保姆,月薪15000,被质疑上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