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造成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造成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资本市场财务信息非常重要,上市公司提供经审计的可靠的财务报告,既是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不可靠的财务报告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损害股东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问责责任,危及人们的工作、储蓄和养老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财务报告的产出,涉及较长的供应链条。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将财务报告供应链条描述为“在财务报告编制、批准、审计、分析和使用中所涉及的人员和流程”。因此,治理层、管理层、注册会计师、监管机构、财务报告使用者都是财务报告供应链条的密不可分的主体,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治理层、管理层,是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关键中的关键,压实了他们两者的责任,也就抓住了资本市场财务报告质量的牛鼻子。当然,注册会计师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构成了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和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对财务报告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亦称高度保证),但无法对财务报告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担保。这是因为,由于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告可靠性提供绝对保证。这些因素诸如:管理层可能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公司内外部串通导致审计失效、注册会计师运用选择性测试方法、审计工作审计涉及大量判断、特殊的交易和事项影响证据的效力。


  当然,审计报告是一种信用产品(Credence Good),对财务报告起到增信作用,这也意味在审计失败出现前,审计报告使用者可能不知道审计质量达不到审计准则的要求,但事情一旦爆发,补救为时已晚,亡羊无法补牢。因此监管机构需要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有效和相称(proportionate)的监管和执法,推动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准则,勤勉尽责,真正实现财务报告增信的目标。


  二、制约注册会计师发挥增信作用的不利因素


  要研究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必须要从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来审视产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土壤,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主要责任和从属责任。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个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更加隐蔽,行为更加大胆,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治理层和管理层没有真正形成监督和被监督关系。治理层对上市公司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任进行监督,包括对编制财务报告过程的监督。管理层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并受到治理层的监督。注册会计师有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工作,获取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合理保证,增加治理层对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的信心。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少数上市公司的治理层都是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所控制,管理层由治理层所控制,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个别治理层真正关心的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利益而非全体股东的利益。往往是,出于各种目的,个别治理层、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成为摆设,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独立运作成为形式。


  第二,利益相关者协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从公布的一些行政处罚案例看,有的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协助上市公司造假。个别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由咨询公司设计,理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等参与其中。例如,有的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串通,出具虚假的银行询证函回函、虚假银行回单、虚假银行对账单;有的金融机构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串通,违规利用上市公司名义进行贷款担保;有的上市公司将货币资金以定期存款、理财产品、资金集中管理等形式存放到金融机构,但随后金融机构又按照上市公司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指令将上述资金转到指定的主体,从而实现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此外,一些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和销售客户也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帮手,协助上市公司进行生产成本、销售造假。


  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证据的具体环境,一般来讲,从外部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审计证据有效性的规律,是建立在公司管理层、治理层没有和外部第三方进行串通、合谋情况下,从外部第三方获取的证据才是有效的,否则无论何种形式的证据都是无效的。


  第三,过往上市公司违法犯罪成本较低。


  在过往的行政处罚案例中,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进行欺诈发行、虚假陈述,获取巨大利益,一旦被发现,无论是刑事、行政或民事,不足以对他们造假行为起到威慑作用,并且还让全体投资者买单。随着新证券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陆续出台,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加重了对上市公司、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改善资本市场环境、遏制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资本市场涉及的巨大利益,以及一些上市公司因经济下行、管理不善导致业绩下滑、公司退市等压力,完全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不法行为绝非易事。最近几年,爆发了一批市场高度关注、影响重大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事件,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18年29家,2019年36家,2020年59家),但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还是屡禁不止。


  事实上,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者严刑峻法,可以从源头遏制。例如,美国2002年出台《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对财务造假上市公司的高管处以10到25年的监禁,对个人罚款最高为500万美元,对公司罚款最高为2500万美元,已经对财务造假者形成有效威慑,上市公司造假数量明显下降。


  三、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过罚相当的民事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从事资本市场审计服务,不仅对上市公司承担合约责任,还对合约之外的第三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随着消费者保护主义的兴起,商业保险范围的覆盖,消费者形成“深口袋理论”和“风险社会化”,一旦上市公司经营失败,就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滥诉,产生行业诉讼爆炸。90年中后期,欧美国家认识到这种滥诉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资本市场带来的危害,通过立法的方式限制对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目前国外通行的做法是,除非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串通造假,否则,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承担比例责任或盖帽责任。


  我国证券法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以下或称证券服务机构、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承担连带责任,如何理解《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关于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连带责任”的法律特征,目前人民法院作出积极探索,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


  做法一:要求承担全部连带责任和比例连带责任。


  关于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中,证券服务机构存在过错及虚假陈述行为的前提下,是否一概承担全额连带责任问题,《证券法》(2014年修订)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证券服务机构……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证券法》(1998年修订)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了专业机构和人员应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尽管在2005年修改后的《证券法》中不再区分证券服务机构故意或过失等情况,但从上述法律规定来看,连带赔偿责任并非仅限于全额连带赔偿,部分连带赔偿责任仍是法律所认可的一种责任形式。此外,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第六条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中故意和过失侵权造成利害关系人的赔偿责任作出不同规定,在会计师事务所主观过错为过失的情况下,应根据其过失大小确定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证券服务机构的注意义务和应负责任范围,应限于各自的工作范围和专业领域,其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应当按照证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考量其过错程度、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原因力等因素,分别确定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最近判决的案例,有的是要求中介机构承担全部连带责任,有的要求承担比例连带责任。


  做法二:要求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理论上,一般将共同责任划分为按份责任、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按份责任是指由多数人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各自承担特定份额的责任。连带责任是由于违反连带债务或共同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民事责任。补充责任,是指在应承担责任主责任人的财产不足给付时,补充责任人对不足部分予以补充的责任。不难看出,责任产生的原因和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决定着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就补充责任而言,既强调了共同责任中多个责任主体的主从顺位,也反映了多个责任主体之间过错性质和程度的不同。从实践看,补充责任人要么与主责任人之间存在某种法律上的监督管理或利益支配关系,要么对主责任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具有一定的过错。在侵权性的补充责任中,补充责任人承担的是过错补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法函[1998]13号“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承担责任问题”的复函(现行有效)指出:“在民事责任的承担上,应当先由债务人负责清偿,不足部分,再由会计师事务所在其证明资金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关于侵权性补充责任的直接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验资报告,存在过错自不待言,对虚假验资企业对外债务清偿不足部分,批复要求验资会计师事务所在其“证明资金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不难看出,此时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是有限的补充责任。


  综上,根据民法公平原则和权利与义务、过错与责任相一致的一般原则,如果虚假陈述行为是上市公司及其实控人故意做假,共同侵权,那么上市公司及其实控人属于主责任人和连带责任人,对投资者损失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中介机构如果疏忽大意,把关不严,使本来可以避免的或者减少的损失得以发生或者扩大,那么属于补充责任人,对投资者损失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最近判决的案例,有的是要求中介机构承补充赔偿责任。


  我们建议,除非注册会计师和上市公司串通财务造假,否则,注册会计师只对第三人承担比例责任;在条件成熟时,通过修法让注册会计师承担比例责任加盖帽责任。原因如下:


  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其经营特征和公司完全不一样,不是由某一个人控制,合伙人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每个合伙人从某个项目中获取的收益占所内比例较低。如果一个合伙人的过失,让全体合伙人和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责任,就会出现过罚不当的问题。


  当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失败,增加公众和监管部门对行业的信任度。影响事务所审计质量有很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治理机制和企业文化。我国的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从形式上解决了民事追责和赔偿问题,但与良好的实践相比,在治理机制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企业文化上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切实建立起以质量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理念,在业务、人员、资源、财务、质量管理、IT系统等方面尽量做到统一,让每个合伙人真正重视起审计质量,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