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收 >

中小企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进行避税

避税的种类按其特征和内容可以分为国内避税、国际避税和税负转移三种形式。我们主要为中小企业家们介绍中国国内常用的一些避税方法。

从实用的角度看,国内的避税就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和手段避开国内的纳税义务。从更现实的条件出发,企业的老总和财务经理需要解决不同的难题。

合理避税能做些什么?现在早就不是一个只适合私下交流的话题。现在许多企业的老板都在交流怎样规避税收,成功的经验大家群起而效仿。

合理避税:老总能做什么?

1.换成“洋”企业。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因此,由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等经营模式过渡,不失为一种获取享受更多减税、免税或缓税的好办法。

2.注册到“避税绿洲”。凡是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以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以上特定区域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从而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

3.进入特殊行业。比如对服务业的免税规定有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免缴营业税;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缴营业税;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缴营业税。安置“四残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业,其公司的经营范围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范围内(广告业除外)的业务,免缴营业税;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缴营业税。

4.做“管理费用”的文章。企业可以提高坏帐准备的提取比率,坏帐准备金是要进入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可以少交所得税。企业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金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少交。另外,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额相差很大,最终也会影响到所得税额。

5.用而不“费”。中小企业的私营业主应该考虑如何对经营中所耗的水、电、燃料费等进行分摊,家人生活费用、交通费用及各类杂支是否列入产品的成本中。当今的企业界,这一项被频繁运用。他们将自己买房、车的支出,甚至子女上学的费用都列支在公司的经营项目上,这样处理并不为国家政策所允许,虽然此方法在时下的企业界并不鲜见,但我们在此并不提倡。

6.合理提高职工的福利。中小企业的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进行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时也能够帮助私营业主调动员工积极性,减少税负,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负担。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支出赢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7.做足“销售结算”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延迟收入确认的时间。比如某电器销售公司,当月卖掉10000台各类空调,总计收入2500万左右,按17%的销项税要交425多万的税款,但该企业马上将下月的进货税票提至本月抵扣。由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延迟纳税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节税效果。

合理避税:财务总监能做什么?常用的避税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不外乎利用国家税收的优惠政策、转移定价法、成本计算法、融资法和租赁法。

1.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新税法的颁布实施将减免税的权力,收归国务院,避免减免税过多过乱的现象。同时税法又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各种税收的优惠政策,比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利用“三废”作主要原料的企业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及与其有关的咨询、服务、培训等,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所得税等。企业应该加强这方面优惠政策的研究,力争经过收入调整使企业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避税,壮大企业实力。同时,现在全国各地的经济开发区如雨后春笋,他们开出的招商引资条件十分诱人,大多均以减免若干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各种费用等条件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如果您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或受鼓励的产业,如此优惠的条件当然会成为企业规避税收的优先考虑因素之一。

2.定价转移。转移定价法是企业避税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关联的企业双方为了分摊、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和买卖的过程中不按照市场的公平价格,而是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品定价的方法。采用这种定价方法的产品其转让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的公平价格,以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转移定价的避税原则一般适用于税率有差异的相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使税率高的企业的部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的企业,最终减少两家企业的纳税总额。只要企业能寻找到两个税率相差更大的地区,在这两家企业间进行贸易和合作,贸易的额度越大,所能节省的税收就会越多。

3.分摊费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摊入成本,费用分摊就是指企业在保证费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从账目找到平衡,使费用摊入成本时尽可能地最大摊入,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避税。常用的费用分摊原则一般包括实际费用分摊、平均摊销和不规则摊销等。只要仔细分析一下折旧计算法,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普遍的规律:无论采用哪一种分摊,只要让费用尽早地摊入成本,使早期摊入成本的费用越大,那么就越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避税的目的。至于哪一种分摊方法最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限度地避税目的,需要根据预期费用发生的时间及数额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并最后确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