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天网”已建成
资质信息化手段让“挂证”无处可逃
“这种被俗称为‘挂证’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还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上述负责人告诉资质记者,为了维护济南建筑市场秩序,原市城乡建设委建筑也下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整治重点是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注册、执业行为,严肃查处持证人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符、买卖租借(专业)资格(注册)证书等“挂证”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提供虚假就业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倒卖执业升级资格“黑中介”。通过专项整治,推动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预防和监管长效机制,遏制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这次整治与此前最大的不同在于信息化监管手段更到位了。目前,住建部‘济南四库一平台’和各省‘一体化平台’正在加紧建设当中,一旦完全实现注册、社保和劳动者信息可在线劳务查询,相关部门将可以秒查‘挂证’,那么挂证的路将会越走越窄。”
自查自纠三个月
全市4600余名“挂证”人员已整改
“从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已经有4600余名‘挂证’人员资质证书被注销或变更,整改率达到了80%,成效显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说,自查自纠的三个月里,收到了住建部下发的四批疑似“挂证”名单,面对数以千计的信息,工作人员每天加班加点,打电话了解情况,翻资料查询核实,赴现场约谈督导,为的也是进一步确认信息,督促“挂证”人员及企业迅速整改。
“有建筑些企业不理解,觉得自己不存在‘挂证’问题,还有一些个人,受不法中介的干扰,没有意识到‘挂证’的严重性。”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拿出大量的时间做核实、约谈等工作,也是为了保护和引导我们的企业,让其了解“挂证”的危害,防止出现因为“挂证”问题被撤销资质或者更严重处罚的事情发生。“现在建筑工程执行的是终身责任制,这就意味着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或事故,挂靠在公司的证书持有者也将被追责,甚至入刑。”
记者调查也发现,尽管证书挂靠被取缔是大势所趋,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治,但“挂证”现劳务象依旧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存在误区,认为不“买升级证”就没有“挂证”问题,从而忽略了对人的管理,济南出现了员工把证书挂靠到其他企业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在面临资质申请、增项、招投标、资质动态核查时,也采取了靠“挂证”暂时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了恶性循环,雪球越滚越大,投入越来越多,远超企业自身人才培养的投入;另一方面是不法中介扰乱了市场秩序,他们无视国家政策法规,通过传播虚假言论,在企业和个人中间,反复倒卖证书,牟取非法巨额利益,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管理秩序。
下月底启动行政处罚机制
整改不力将被吊销资质、列入“黑名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