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桑园围水脉规划重磅发布,一条世界级生态水脉将在佛山南海西部复兴。
西樵山下的桑园围核心区。
民乐窦
现如今,站在西樵山的揽江亭中眺望,“万亩鱼塘映天红”的景象十分壮观。跨越900多年历史的桑园围,时至今日仍在发挥防洪、灌溉、排涝、水运、养殖、种植等综合水利效益。历史格局和文化肌理保存基本完好,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骨干水道,围基砌石构筑物、闸窦和水则等工程设施,以及用于祭祀的社稷坛等水利遗产得以留存,也成为岭南水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文化符号。
当天活动现场,桑园围水脉规划正式对外发布。按照规划,项目位于南海区西部片区,南北贯穿丹灶、西樵、九江三镇,规划设计范围沿58公里主航道,面积为16.29平方公里,以此整合联动西樵、九江、丹灶三镇资源,通过区域联动发展、保育自然生态、振兴岭南文化、示范乡村振兴,打造成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绿脉,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文脉,水乡人居的美好生活水脉,以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为愿景,按照世界水准、国内创新,建设打造“国际文旅度假胜地”。
一方面,通过生态修复沿线桑基水脉,形成连接儒林湾、南海湾,仙湖与听音湖的生态发展底盘,沿线打造8个生境公园,为市民提供“林地郊野休闲、生态农业科普、滨水湿地休闲”的生态产品。另一方面,以樵山桑基水乡全维度营造美好生活的岭南水乡群落,包括以“乡村生态博物馆”为理念,打造仙岗村、苏村、松塘村、简村、禄舟村、大同村、烟桥村、下东村等八条精品示范村,植入文化设施与功能,使其成为空间开放、文化可持续传承的水乡文化长廊,先行示范乡村振兴。
据统计,桑园围规划范围内,在建类项目共有29个,其中17个为文旅发展项目,12个为公共配套项目。在发布会现场,12个桑园围水脉重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项目分别落户在桑园围水脉所在的西樵、丹灶、九江三镇街,将助力桑园围水脉规划加速落地。位于西樵镇的西樵山田园创客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独有的户外演出空间以及多种丰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旅活动;位于九江的诗意海寿——“想见欢·鸟屿宿集”项目,不仅引入特色民宿,还积极配套高端营地、网红摄影基地、特色餐饮等业态,不断丰富区域业态和旅游产品;位于丹灶镇的佛山耕山小寨田园俱乐部二期项目,将增加开发建设农耕体验、餐饮配套、特色民宿和文创街区等。
此次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首期举办范围聚焦于南海区西樵镇,选择具有典型历史风貌、人文特征、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痕迹的村庄落地,在江(西江与北江)山(西樵山)之间,通过多个艺术项目,串联起观览动线与行旅体验,链接本地文化热点与文旅资源,带动全域性旅游,带动本地发展,激活乡村活力。艺术顾问北川富朗表示,南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非常独特的文化魅力,希望通过地域型艺术节的方式去了解去传播,让更多人爱上这里,来到这里。艺术节将邀请众多国内和国际优秀艺术家,通过深入的地域考察,以在地化创作方式,围绕南海文化本底,从历史人文、时代生活等多个角度,讲述本地故事,展现南海价值。
未来:
打造国家文化公园
“桑园围规划,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文化引领,生态优先。我们从一开始就是立足于发掘和发扬南海悠久的历史文化。”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规划中还呈现了两大特点,一是跨区域,打破以往行政区域的界限,把南海西部三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利于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资源整合;二是跨领域,以往更多是以空间规划为主导,而桑园围水脉将是把文化、生态、人文等各项要素综合起来,更有生命力。
这样一个跨区域、跨领域的水脉规划,不仅串联起古今山水文脉,更串联起了58公里水脉范围内的城、产、人、文四大元素,其愿景蓝图是打造国家文化公园。而目前,全国获批在建的国家文化公园仅长城、长江、长征、大运河4个。
南海能否依托桑园围再造一个国家级大IP?
“我觉得通过桑园围水脉规划的提出是一个很高明的策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表示,桑园围已经是世界级的文化IP,在其繁荣的时代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而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珍珠”串成链,而这个过程又与生态修复有着很好的契合,彰显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修复、生态建设一个理想,进而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打造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很好的愿景。桑园围目前是在湾区里面整个桑基鱼塘保护得最好的地区,要把IP在当代重新擦亮,需要考虑有把活动引进来,做全年龄、全季节的文旅发展规划。
“在如今提倡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的时候,桑园围的规划又走在了前面,反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活、人文和社会需求,规划落实推进后将会很有前瞻性。”杰出生态专家,中国生态学学会原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在大会发言时表示。
事实上,打造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坚持站在高位的谋划。顾耀辉提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经由目的地旅游转变成目的性旅游,目的性旅游更强调人文资源,而恰恰这是南海和桑园围的特色,因此一定要强调高位规划,希望通过一个规划的实施来盘活散落在乡村的文化资源和空间资源。接下来需要靠更多的项目来支撑。因此,近年来南海专门跟清华文创院合作成立了西樵山书院,邀请大地艺术节的主创团队落地南海,“未来还将采取更多灵活的方式,邀请国内的一些高水平的策划、设计团队来帮我们一起来进行高站位的谋划”。
桑园围水脉规划简介
【目标愿景】
“桑园围水脉”以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为愿景,按照世界水准、国内创新,建设打造“国际文旅度假胜地”。
【三大定位】
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绿脉
继承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独特资源与智慧,通过生态资源的保育,生态设施建设与生态资产利用,展现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中国智慧。
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文脉
传承保育珠江文明灯塔璀璨的岭南文化,以当代性的新形式予以创新,以国际化的新内容走向世界,成为岭南文化向世界展示的窗口。
水乡人居的美好生活水脉
保育振兴岭南水乡独特生活形态,以开放格局、共享服务与公共生活,成为满足大湾区人民美好滨水生活向往的承载地。
【十大节点】
文明灯塔:以山为核,山湖联动,以文心碧胆续写天下后世之西樵
西樵山上—创新文脉与人脉。复兴书院文化,沉浸新人文艺术,打造文化名山度假生态;听音湖畔—度假夜游增量补益。山下湖畔,夜游度假业态点亮;未来湖区,度假设施增量补益。
渔耕粤韵:基塘农业博物志公园
阐释基塘农业文化,半亩方塘还原桑渔生态田园生活,主题乐游畅想新渔耕休闲。
平沙晴云:平沙艺术岛
行大地艺术节,簇新的艺术符号与在地悠久的人间烟火共存。
氢氧生活:仙湖潮流运动公园
氢能动力,户外极限主题微游园与氢能潮流主题体验商业Mall,汇集潮流人群。
知行求索:有为青年荟
西城古圩转型新有为青年社区,国学与创新教育赋能康园。
诗礼传家:岭南文苑
诗书继世,礼义传家。闲坐岭南百院里,赏游藏家博物馆,悠然美食与艺术农场。
织造天下:民乐圩国潮街市
国潮设计与传统面料迸发时尚新秀,探秘民乐水窦遗产小径,游夜色红船傍水岸。
龙腾鹭影:岭南水乡美好生活中心
水上龙舟竞渡,竹林深处鹭鸣;小居幽栖,梦里水乡。
河清渔火:河清里美食小镇
河清水绿岭南鲜;品河鲜,听水岸人家故事,流连美食小镇。
圩里九江:九江里文创街区
红棉映侨乡里,寻城市乡愁记忆,转化城市生活新形态,历史文化及现代生活交融。
江洲弄潮:泛户外度假岛
自然探索,户外悦动;畅游海寿岛,畅享离岛度假的全家时光。
通讯员:南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