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共同点及区别(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


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货币所表示的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国民收入分配的状况,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提示:


(1)社会总产品与社会总产值两者价值量相等,但表示方法不同。前者以实物形式,后者以贷币形式来表示。


(2)国民收入要进行分配,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是不能参加分配的,所以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


(3)比较三个概念: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


(4)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2、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


提示:


① 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② 区分预算和决算,搞清预算的功能、预算的内容、预算的特点。


③ 明确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支出的作用和种类。


④ 对收支平稳,要做如下理解:


A、如果财政收大于支,节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国家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B、略有节余也未必是财政运行的最佳状态,如果连年节余,累计起来就会形成大量节余,对国民经济发展同样不利。我国财政收支平衡的要求之所以定位于“略有节余”,它是从一个较长期限来考虑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客观存在着财政赤字的实际情况。可见,财政运行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在一个较长期限内追求收支相抵这个最理想的结果。


C、如果财政支大于收,即财政赤字,就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部分依靠借债来维持。当然,略有赤字也应视为财政收支大体平衡。


D、如果赤字较高或过高,产生的结果,也要做具体的分析。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所采取的特定政策。首先,我国是通过发行国债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其次,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是“商品过剩”不会出现抢购现象;再次,我国的财政赤字均低于国际警戒线。所以我国目前出现的财政赤字,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3、税收及其基本特征,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我国现阶段的几种主要税种。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在我国,税收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实现对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我国,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是主要税种。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我国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的意识。


提示: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凭经济条件取得收入;税收是合法取得的收入,并不是随心所欲、没有标准;税收是无偿取得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税收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


(2)强制性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保证;税收不具有偿还性、返还性;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税收的三个特征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性。


(3)纳税人与征税对象的区别。纳税人是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即纳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征税的客体。不同的税种,主要就是征税对象的不同。


(4)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关系(税收的本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共同点。而税收在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国家中,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属性,即税收的性质不同。


(5)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纳税人”,这种意识既然包括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也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