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科技 >

中秋文化与洛阳——被“误会”的后羿与嫦娥

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在记载有“嫦娥奔月”的《归妹》卦中,并未涉及天神“羿”。那么,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嫦娥作为后羿的妻子,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而飞升广寒宫的传说又是怎么回事呢?

传世文献记载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始见于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成书的《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东汉经学家高诱注:“姮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这可以看作是嫦娥和后羿首次同时出现在文献典籍中。

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我市著名文史学家蔡运章认为,所谓“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和“嫦娥,羿妻也”的说法,都是后人附会上去的,当是两汉时人撮合的结果。上篇文章已经说到嫦娥“奔月”的真正目的,就是能使月亮不断地“死而复生”。

更早时的秦简《归妹》,以及《太平御览》所引古本《归藏易》的《归妹》卦辞,都没有“羿请不死之药”及“姮娥,羿妻也”的内容。后世从西汉时的《淮南子》开始,才出现了后羿和嫦娥相关联的故事。

“中国古代有两位名叫‘羿’的人物。”蔡运章说,一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后羿”,一位是尧时“射九日”神话中的“羿”。在位于偃师二里头的夏都遗址博物馆里,就记载着这位后羿的故事。

夏启是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儿子,在夏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都邑在斟鄩。文献记载,太康“盘于遊(yóu)田,不恤民事”,加之兄弟不和,国家衰弱。于是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欲取而代之。后羿以善射著称,他原居于鉏(今河南滑县),后来西迁于穷石(今河南洛阳),并逐步进入到夏王朝的核心统治层,赢得太康的信任。因太康不理朝政,政权旁落,最终被后羿驱逐出朝廷,不得返国。史称“后羿代夏”。直到少康时期,夏朝才完成复国大业,史称“少康中兴”。

蔡运章认为,神话传说的土壤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虞夏之际,正是中华文明从“诸侯万国”走向全国一统的社会变革时期。“羿射九日”神话,正是华夏文明从“众星捧月”到“月明星稀”,从“诸侯万国”到王权一统历史演变的缩影。帝尧命“羿射九日”,正是夏朝中央王朝铲除群雄割据,走向全国一统的政治产物。

从这个角度看,后羿和嫦娥实在是一对被误会了数千年的神话人物了。

(洛报融媒 记者 李砺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