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东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资料图,图/新京报网。


文|刘晓忠东北


今年全国两会上,振兴东北的议题再次成为热点之一。


为东北争取一项政策洼地


当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定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另附带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租金等多项税前专项抵扣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居民负担。


上一轮个税改革后,我国个税纳税人群已优惠政策大幅下降,综合各方研究,当前缴纳个税的人在2000万~3000万人之间,占全国14亿人口的2%左右。


具体到东北地区,可能真正需要缴纳个税的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以东北现有的个税纳税人基数,将个税应纳税所得企业所得税额按50%计征,惠及的人数也是这部分人。


但东北地区若能争取到个税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按50%计征的优惠政策,降低东北地区的个税税负,无疑将为东北争取到一项政策洼地,为东北地区招才、留才和引才等提供实在的好处。


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一书中,就从合约约束竞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国地区竞争的特点是县际竞争,各地方会用税收等优惠政策去吸引资金与人才,并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归因于此。


长期以来,东北振兴,很缺“人才”。而以“政策洼地”筑“人才高地”,确实是一盘不错的棋。


对东北地区人们个税减免50%,对中央和东三省的财政收入的影响有限。而用可承受的税收减免政策营造一个让人可以得到实惠的就业和营商环境,可以作为政策工具箱里的一招来使用。


改变“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形象


“抛砖”的目的是“引玉”。争取个税优惠是“抛砖”,“玉”则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制度创新、机制重塑,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切实有效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性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打通经济内外循环中的堵点和障碍等,更有力地改变经济界“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形象。


毕竟,单纯的政策优惠,只能是切分存量蛋糕,更有效地激发东北地区的经济内生活力、激活其市场主体的活力,做大东北地区经济蛋糕,更为关键。


事实上,2004年以来,振兴东北的经验证明,其门槛是“心坎”,是优惠政策体制机制坎。


振兴东北不能单纯依靠外部输血,根本地还是要在“如何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上下功夫。


为此,要切实有效推进振兴东北,就要沉下心来,切实有效地推进基于负面清单管理的“放管服”等行政体制改革。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便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从而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筑巢引凤,激活东北地区经济体系中新办的内生增长活力。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东北三省的政府就要真正树立公共服务理念,淡化家长式管家思维,通过放权让利,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这方面,无论是此前国务院要求东北营造公平公正环境,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还是地方主政官员不东北断强调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性,都是靶向发力。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是国有企业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格局。这意味着,东北新发展格局,需要在国企改革上进行跨越式突破:探索切合市场规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企改革上真正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战略转型;探索国有民营等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收益权公私共享等改革思路,利用市场逻辑盘活东北的工业体系,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体系。


当前,东北具有健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底子厚,这是优势。但与此同时,其历史包袱也大,其根因在于体制机制不灵活,缺乏真正的市场逻辑思维,因此单纯依靠国企的自力更生很难真正卸下历史包袱。


若能在国企改革上,真正实行管资本为主的战略转型,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外资资本,以及智本的碱基互补打开一道敞亮而宽敞的通道,东北地区经济将有望盘活。


当前我国正处于“跟随赶超战略”向“创新战略新办”转型的交汇期,传统的公司治理体系,势将需要改进和调整。创新战略更强调和倚重人的能动性。这意味着,人力资本将不再是资本调动的一个生产要素,而将作为智本的新身份参与进经济活动。


近年来,中央提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改革,其内涵着如何协调资本与由人力资本演化而成的智本之间的权责关系。东北若能在这一点上闯出一套独特的模式,那争取到的一系列政策优惠,就会如鱼得水、开花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