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上海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迈上新台阶,与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云南和三峡库区干部群众携手,双向互动、全面合作、共同进步、共赢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核桃收获的季节,叶城县当地农户笑开了颜
莎车县电商直播间内,主播正在推荐莎车县特色产品
援疆企业闽龙达红枣加工流水线上,工人在分拣泽普骏枣
上海市对口支援巴楚县的藜麦长势喜人
成功的背后,是上海科技人从黄浦江边跨越万里带来的“藜麦之乡”计划。2018年,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在喀什地委、地区行署以及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和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科技两委支持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实施“耐逆农作物高产优质育种及示范种植研究”项目,力争5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从农产品的种植到深加工,到处都能见到上海科技人的身影。类似“一颗核桃在研发人员的钻研下逐渐被‘吃干榨净’”故事,已成为科技助力产业援疆的佳话。
在叶城县,核桃元素随处可见。这里有平均树龄最长的古核桃园,有最大的古核桃树。叶城县是新疆最大的核桃产区,被誉为“中国核桃之乡”,在特色林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上海智慧”持续发力,于深加工产品开发、产业链升级完善等领域下足功夫。
叶城县轻工业园区的美嘉食品厂房内,核桃仁、核桃饮料生产线有序运转。产业工人多力坤·艾合买提说:“以前就是吃个核桃仁,现在,核桃变成了核桃奶、核桃油、核桃饮料等,销往全国各地。”在各方科技力量的支持下,美嘉食品深挖核桃“隐藏的宝藏”,除了即食食品、核桃油、核桃乳、核桃壳活性炭、核桃分心木养神茶等产品,还建设亚洲最大的核桃喷粉塔,进一步加强核桃蛋白粉精深加工。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过去只能作为有机肥使用的核桃青皮,在新疆宝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变废为宝”——从中提取的“绿色”染料单宁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全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极为重视上海市场的反馈,利用市场引导特色农产品生产、研发、加工等环节实现标准化、品质化作业。
“供高校原味馕,面粉使用100克,仅添加酵母、水等制作,直径19.5厘米,中心区域做薄,冷冻后使用微波炉复热1分钟口感最好;供盒马馕,155克、含牛奶、蛋液、变性淀粉等添加,分皮牙子、羊肉、玫瑰花枣泥3款,口感较厚实,适合长距离运输”……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研发,在馕产品生产过程中逐步建立标准规范。
从零散化到规模化,从手工制作到工厂化生产,从凭经验到日趋标准化,从以区域销售为主到誉满全国,从食品加工单打独斗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喀什馕产业正在探索中勾画全方位升级的蓝图。
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人才队伍
产业援疆筑牢民生。发展深加工产业,在创造岗位筑牢就业这一基本民生方面优势巨大。
在恰热克镇阿瓦提村藜麦示范种植基地,艾散在田间驾驶机械细心劳作。今年,是艾散加入藜麦产业团队的第三个年头。他的内心,早已不满足于两年前仅靠“土地租金和工资收入”增收的愿景,现在的他,不仅和妻子一起在家里种植藜麦,还带动了一大批邻居。
上海援建喀什的十年,也是艾散家变化最大的十年。他住上了新房,门口石子路变成水泥路,三个孩子都在镇里上了学,家中加上养羊的收入,夫妻两人一年入账接近15万元。不久前,他为自己和妻子各购置了一辆新电动车。
37岁的艾散如今不仅仅是基地聘请的种植工人,更成为上海科技专家的得力帮手,这在喀什绝非孤例。提升“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初期农产品粗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的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带来就业岗位,进而使脱贫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增收致富,推动当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产业援疆的一大思路。经过多年的产业援疆,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培养的不少本土人才懂技术、会管理,已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上海技术人员按照上海标准,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使用各种设备工具。即便师傅回上海了,还会连线解答,千里师徒传帮带。”在小蜂二期车间,买买提明从没有技术的学徒一步步成为车间主任,工作10年后,买了房,火红的日子蒸蒸日上。
2020年复工之初,正是他率领清一色的本土技术工人独立完成了百万元级的加急订单。这让公司上下对他感激不已。
聚焦造血功能,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上海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和当地人文、环境、资源等优势结合起来,稳步推进产业帮扶、消费帮扶,不断提高四县产业发展能力,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如今,巴楚县利用罗布麻、甘草等药用植物资源,引进中草药和饮料加工企业,发展甘草酸、甘草黄酮和罗布麻茶等中草药和饮品;莎车县发展巴旦木、樱桃、核桃、杏、新梅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壮大冻干蔬菜、水果产业;泽普县深入挖掘红枣和苹果食品配料功能,推进系列产品开发,进一步做大做强红枣和苹果产业;叶城县立足自身和周边核桃种植资源,发展核桃综合深加工产业,着力打响“叶城核桃”区域品牌……喀什农产品深加工之路越走越宽。
但他们还有继续成长的空间。有农业经济专家建议,应进一步通过实施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和品牌培育等行动,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抱团发展联合体,融合发展新模式,开辟绿色发展新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