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四年来,我市党风政风出现可喜变化,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许多细心的市民发现,现在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现象不见了;拿着签条进出景点旅游的人不见了;接孩子上学放学,到景点旅游时,公务车的身影不见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细节,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四年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贯彻落实,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广大群众见微知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干部作风转变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吹响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号角,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截至2016年12月4日,全市已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6起、处理20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8人。党政纪处分人员中,县处级干部14人、乡科级及以下干部104人。主要包括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82起,处理87人;违规公款吃喝18起,处理22人;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16起,处理18人;公款国内旅游15起,处理50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14起,处理17人;大办婚丧喜庆6起,处理6人;楼堂馆所违规5起,处理6人。通过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有力推动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我市落地生根。
以上率下 抓在手上
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2012年12月28日,山东省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制定省委常委会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十条实施办法。
2013年1月6日,威海市委下发了《中共威海市委常委会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实施办法》,从10个方面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具体规定。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从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日起,市委就紧跟中央、省委节奏步伐,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再到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以贯之、步步深入。
市委常委会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执行《中共威海市委常委会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带头接受全市干部群众监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以点带面。全市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步步压实、环环紧扣,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螺丝”越拧越紧。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全市机关作风建设,自2012年起,市委连续开展以“转作风、重规范、求创新、提效能”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推动全市作风建设成为常态。
驰而不息 精准发力
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
“四风”问题容易复发反弹,必须经常抓、抓经常、抓出习惯,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
“国庆假期将至,请自觉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要求,坚决杜绝违规用公款宴请和赠送节礼,违规收受电子红包和其他形式的礼品礼金消费卡,以及公车私用、出入私人会所等问题,过一个廉洁文明佳节!”今年国庆节前,全市1300多名处级领导干部都收到这样一条“廉洁短信”。
每逢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前夕,全市处级领导干部都能收到类似于这样的“廉洁短信”,这是市纪委按住正风肃纪“节点键”,持续发力加压、严防“四风”问题反弹的方式之一。
四年来,市纪委紧盯重点人群、重要节点和重点事项,坚持监督检查不放松、铁面执纪不手软、严肃问责不姑息,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
做好节点提醒。市纪委在节前下发通知,对节日期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建立节前谈话制度,市纪委及各派驻纪检组负责同志对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提醒谈话,上紧廉洁过节这根弦;要求各级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在节前对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切实把压力传导到位。
开展明察暗访。市纪委坚持逢节必查,抽调人员成立暗访组,通过交叉暗访、分头出击等形式,深挖细查“四风”问题; 协调公安、交警、公路等部门,调取高速公路出入口、重要道路卡口、旅游景点等监控,对节日期间公车运行轨迹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线索;向全社会公布“四风”问题举报电话、信箱,开设网站举报专栏,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抽调财政、审计等部门的专业力量,组成巡察组,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巡察,通过个别谈话、发放民主测评表、调阅财务账簿及凭证等方式,着力发现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违反公车管理使用规定等问题。四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先后成立暗访组1595个,暗访机关、学校、企业、旅游景点、酒店、农家乐等各类场所24066处(次),排查疑似车辆39万多辆,重点监督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节礼、大操大办婚宴等问题。
坚持严查快处。市纪委不断完善问题线索处置流程,建立问题线索管理台账,使问题线索接收、批示、移交、查结等各环节有序衔接,问题线索办理全程留痕,有效避免了压案不查、拖延办理等问题。坚持“四个不放过”,即有了线索不查清不放过、调查处理不到位不放过、该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不退赔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对不收手、不知止,规避组织监督的一律从严查处。
强化通报曝光。坚持重要节点必通报、典型问题必通报,不断加大通报力度;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实行“一通报四曝光”,即每进行一次通报,通报内容都要在威海日报、威海电台、威海电视台、威海纪检监察网等四个媒体上进行同步曝光,在全社会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发挥震慑作用。四年来,共下发通报45期,对119起典型问题、涉及174人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市纪委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把该打的“板子”打下去,既让我行我素、顶风违纪者付出代价,又让不抓不管、敷衍应付者受到追究,不仅丢“面子”、挨“板子”,甚至还可能挪“位子”。去年以来,共对1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对20名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固本培元 建章立制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加强作风建设,既要坚持严厉惩治这一手不能松,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着力营造不敢的氛围;又要坚持固本培元、建章立制,不断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最终实现标本兼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和严守纪律底线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党章党规党纪专题培训、知识竞赛、学习测试等一系列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持续加强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校准思想之标,补足精神之“钙”,调整行为之舵,绷紧纪律之弦,时刻拧紧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不良风气的“防火墙”。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有这么一句话:“要让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在心里真正自觉地划出一根红线,仍然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必须咬住不放,在坚持中深化、深化中坚持,五年、十年,一直持续抓下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住、不发散,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胜为大胜,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使优良的作风成为全党的习惯和风气,成为党的建设的亮丽名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