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东洋 香港 贸易公司(香港贸易公司是真的吗)

东洋贸易兴起的政治经济环境

生产和交换是经济的两个基本环节,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交换的基本要素是运输工具是、交换对象和劳动力。交换的实现形式叫做贸易,贸易按其范围分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国古代东洋国际贸易按照运输方式分为陆地贸易、海上贸易。陆地贸易的运输主要依靠马帮和驼帮,海上贸易的运输则主要依靠船帮。纵观历史,南宋之前,中国的国际贸易形式主要是陆地贸易,通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想当年汉武帝挥师饮马多瑙河,开辟了这条影响世界长达千年的文化通道和 财富之路。又过了一千多年,尽管北宋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国家政权的根基在改革与反改革势力的拉锯式较量下,并不完全稳固。北方游牧民族乘势而起,蹂躏了大宋长江以北的大片国土制造了令宋人终生蒙羞的靖康之难。南宋朝廷一再败退,最后只能偏处东南一隅,苟延残喘。北面是虎视眈眈的金国,西北是金戈铁马的西夏,蒙古骑兵也在大漠那端蓄势待起,游牧民族彻是底终结了古老的 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东洋贸易兴起的客观历史条件——睥睨天下的先进造船工业

之后,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赶走了蒙古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朱元璋出身农民,经济视野局限在农桑,他主政期间高举发展农业的大旗,唱响农耕文明的主旋律。倭寇的海上滋扰,更使他痛下决心,实行海禁,不许片帆寸板下海,海洋文明渐行渐远,直到明成祖时期情况才发生转折。不管后人如何看待历史,明成祖朱棣注定是一个要载入史册的开国明君。他上台后一改其父朱元璋闭关锁国的治国思路,政治上思想解放,经济上改革开放。他积极发展经济,开放海禁,缔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海上运输力量。


三宝太监郑和是朱棣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执行者,从1405年到1433年近30年间,郑和先后七次率领中国强大的武装商船,浩浩荡荡杀向西洋。每次出海船只近百艘,随同的官员、商人和武装人员近3万人,往返一次历时两年。郑和船队最大的商船,长44丈4尺,宽18丈,折合长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12张帆,毛重有几千斤。载重量要五千吨,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史书中明确记载,宝船高大如楼,笔尖上阔,可容千人。虽然学术界对郑和船队宝船的体积和载重能力的问题尚存不少疑点,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清清楚楚的告诉人们,中国造船业已经非常发达,中国具有了强大的远洋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真的。可惜的是明朝的开明皇帝只有一个朱棣。成祖之后的历任皇帝,既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强势专制,也没有朱棣的雄才大略,中国很快就自我封闭起来了。明成祖去世之后第六年,郑和勉强完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远航,并且在归国途中命丧印度洋。 中国的远洋贸易从此划上了一个句号。闻名世界的中国水师,也随着新统治者的执政理念, 静悄悄地选择了自杀。而此时欧洲出现了工业革命的萌芽,欧洲人香港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技术和指南针技术卷入了工业革命的滚滚洪流。此后,西方世界开始把国家的政治力量、军事力量与民间航海贸易力量结合起来,在世界范围香港内进行疯狂扩张。而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则集中优势力量,剿灭了具有政治组织与军事武装的民间海上势力,把中国海的海权拱手让给了欧洲列强。


郑和船队


清政府开通东洋贸易的历史原因

相比之下,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还是很有一手的,他们有着超强的治国安邦能力,为了安定社会,稳定政权,他们鼓励农民垦荒,摊丁入赋,统一货币,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他们安定北部边境,又与俄国人反复谈判,打通了陆上国际贸易通道,从法律上认同了中俄两国边境贸易,国际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尽管他们没有勇气面向西洋开放港口,却悄悄地打开了与东邻日本的海上贸易通道,不让西洋,让东洋,清政府心中另有算盘。


康熙皇帝与日本进行海上贸易是有特殊目的的,因为他看中了日本的洋铜。康雍乾时期战事频繁,北部有蒙古叛军,南部有南明政权及倾向南明的郑成功武装分子。武器装备急需铜,发展经济、统一货币、铸造货币急需铜。当时云南的野铜生产能力还很有限,日本距离中国很近,又是世界铜产量较高的国家,成本低,效益好,这个赚钱买卖当然逃不过当时的两个货币管理机关,宝全局和宝源局的眼睛,有了足量的铜,加上一定比例的硒,就可以打造出柔刃锋利的武器,配上适量的铅,就能铸造出红中透亮的通宝。于是清政府开通了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中国开始与东洋人做洋铜生意, 用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文房四宝换取日本的铜。当时日本的综合国力与清朝还不是一个档次,所以每年要来朝贡,清政府也不以大欺小,他们非常大度的赐予对方相应的货品。你有供,我有赐,说是供与赐的关系,实际上是政治游戏掩护下的一种规模不大的官方贸易。供与赐是官方贸易,互市则是典型的民间贸易。市就是交换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的贸易。为了扩大对日的洋铜生意,清政府破例对日本开放了四个港口。上海松江,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和广东广州。这四个港口可以直接对日本进行海上贸易。出口商品是中国的特色产品,进口商品,几乎都是洋铜。


中日海上贸易


东洋贸易中的晋商传奇

贩运洋铜的任务落在了具有皇商背景的介休晋商范氏家族的肩上。晋商群体大部分是在清朝中后期爆发起来的。我们以前说过,明朝山西的大款主要集中在晋南,湖州的王崇古和张四维家族,临汾的亢嗣鼎家族。晋中富豪大部分出现在清朝中晚期,但介休范氏家族例外。明朝末贸易公司年,范氏先祖范明,在长城一带从事贸易活动,到他儿子范永斗当家时,范氏已经是名冠天下的从事满蒙贸易的商业大鳄。连顺治皇帝刚入关时都想拉拢他,曾经暗许他任内务府官职,只不过聪明的范永斗以未安民舍的理由,婉拒了。 官可以不当,但银子一定要想办法多赚范,永斗不会错过与皇家搞好关系的机会。他虽然拒绝当官,但为了赚钱,却穿上了皇帝赐予的黄马褂。成为内务府的皇商,是明末八大皇商之一,名次排第三。范氏先是贩盐,后来贩牲畜,最后经营洋铜进口业务,不管做什么买卖都是一路绿灯,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不久便做成全国首富。介休范氏一直生活在黄土高原和北部草原,对吗海洋没有什么认识,我们一时无法弄清他们是怎么对大海产生兴趣的,抑或也是资本的驱使和利润的诱惑。


做生意就是要做别人不敢做的,或是别人不会做的。总之,这些旱鸭子选准了距日本最近的宁波作为大本营,以宁波为基地与日本进行海上贸易活动,开辟了宁波——长崎航线,需要交代的是,当时日本面向中国开放的港口只有长崎,开辟这条海上贸易航线的是范氏新掌门人范三波,他对贩洋铜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贩洋铜的好处是不需寻找买家,所贩之铜朝廷会照单全收,而且还给予免税优惠。利润率大概是百分之二百。范三波就此还不满足。他瞄准的不仅仅是范阳桐的高额利润,他还设想做来回生意,来回生意的利润就大得没边了。出发时装满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中药和吗文房四宝等。 这些中国商品在日本广受欢迎,利润率最高可达500%。一趟生意做下来,地窖里的银子就堆满了。这买卖可把人羡慕死了。 别人之所以抢不走生意,是因为范氏有皇商背景,依靠皇商背景,范三波使劲往自己家搂银子,而且生意越做越大。 一开始全国出洋贩铜的船只只有十五艘,范氏有三艘,占1/5。后来日本现铜减少,日本政府限制现铜出口,全国的贩铜船只一度减少为十三艘,而这时属于范氏的船只则增加到五艘,比例上升到1/3以上,别人只能眼红干瞪眼。


晋商


范氏折戟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我们知道,官商结合暗藏很大风险,皇商就更不用说了,人家让你赚钱你才能赚,人家不想让你赚,你干哭没办法。乾隆皇帝才华横溢,在位60年,本来还可以继续干下去,还有个想法,当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他爷爷康熙,康熙在位61年,所以他在位60年时就选择了退居幕后,当了太上皇,把皇位让给了儿子嘉庆。要说这也够开东洋明的了。不过后人评价乾隆皇帝对他在位的前半段评价很高,后半段则批评较多。主要的诟病是趋于专制保守,听不进去好的建议了,结果导致官场上贪污腐化,一塌糊涂。经济上百业萧条,萎靡不振,范氏后来受害,与此有关。范氏家族冒着风险,千辛万苦把洋铜贩回国内,朝廷则按远低于市价的价格收购,把利润摊得薄薄的,让范氏几乎无利可图。而其他非官商背景的铜商则按照五五比例一半售卖给官府,另一半在市面上高价售出,赚取高额利润。这时候范氏 只能是哑巴 吃黄连了。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耽兮祸福。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朝廷在洋铜收购价格上坑人就不说了,海洋贸易毕竟是和海洋打交道,太平洋可是世界第一大洋, 不可能什么时候都风平浪静, 屋漏偏逢连夜雨,范氏家族的货船又屡屡遭遇海上飓风,发生多起船毁人亡事故,损失白银160万两。


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保险这个机构,所以损失只能由范氏自己全部承担。朝廷则乘机落井下石,拖欠官项,到这个时候就不管你什么皇商不皇商了,把脸一翻,抓人抄家,家产充公。可怜的范氏家族苦心经营了70多年的洋铜贸易,一夜之间就划上了句号。清朝政府也悄悄地关上了对外贸易的大门。中国的制船业和海上运输业渐渐萎缩,稀稀拉拉的木船渐渐在寂寥的港湾霉变腐朽,一场新的危机悄悄的迫近。果然几十年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中国近海指高气扬,耀武扬威,中国政府反反复复地坐在谈判桌前,按照洋人的意思,签订了一份又一份的条约。 条约虽然多以贸易的名义签署,但多数顺便提出了领土要求,或租或借,甚至割让。 就连几十年前想来朝贡都排不上队的无名小国,都敢跟清政府提出领土要求,谁都贸易公司敢在你头上拉屎撒尿!满清政府太软弱了。范氏家族的航运事业,在宁波折戟沉沙早已成为历史。人们只记得几百年前,有一个山西商人曾在这里从容的调度着他的远洋船队,稳稳的收获着。


二代船王——香港真的首任特首董建华


截至2009年,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已经跃居世界之首,中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显然已经是世界远洋航运业的霸主,在传统农耕文明的国度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青云计划##我要上头条##头条热门##历史故事##历史趣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