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中国也有共青城(共青城甘露镇)

夜幕下的共青城,丹桂飘香、流光溢彩。漫步在南湖新城,高校云集,灯火辉煌。


60年前的共青城,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滩涂,98位上海青年来到这里垦荒创业。如今,共青城迅速崛起,充满活力。60年的沧桑巨变,见证着共青城电力事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足迹,留下了优质电力赋予共青城的生机与活力。


上海知青垦荒队来到共青城垦荒创业


1958年,江西省农垦厅机耕队来到上海知识青年垦荒的九仙岭脚下,架设了一部柴油引擎发电机,共青城的夜空第一次被电灯照亮,从此拉开了有电序幕。


改革开放40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共青城电力事业由小到大、由弱至强。江西共青城市供电公司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今天,一个装机容量充足、技术装备先进、管理手段科学、具有自动化水平的现代化智能电网昂然挺立在鄱阳湖畔。


俯瞰共青城


羽绒厂,共青电力发展之肇始


说起来,共青城羽绒厂的历史算得上是半个共青史,因为共青城就是从羽绒厂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上世纪70年代初,共青羽绒厂筹建时期,为解决厂内青城的用电问题,共青羽绒厂自建架设了4台共计420千瓦的柴油引擎发电机。为了满足发电机组检修时段的不间断供电,羽绒青城厂还从德安县金湖乡周家湾老虎山接通了一条10千伏高压线路。


1974年,随着共青羽绒厂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发电机组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扩大。共青城实行统一用电管理,共青羽绒厂发电班改组成立共青电厂。


羽绒厂自建架设4台柴油发电机(机房工作场景)


游木财是当年发电班的班员,年近60岁的他回忆道,当时羽绒厂效益越来越好,用电量持续攀升,为保障羽绒厂电力的不断供应,他日夜守在发电机房,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和检修发电机组。他在充满机器轰鸣声和柴油味的机房内一干就是24年。作为一名老电力工人,从他的描述中,能深刻会到当时电力的紧缺。他用一句“老鼠从糠锅掉进米锅”来形容现如今电力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共青城供电公司旧址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体制机制活了,羽绒厂“一飞冲天”!


改革开放第二年,羽绒厂的产值占全垦殖场的75%以上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共青电厂经历了搬迁和增容,发电机组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和增容,自1978年装机总容量420千瓦到1988年25也有00千瓦的剧增。


2003年220千伏共青变电站建设


“那时羽绒厂的效益非常好,除了部分小企业单位和居民用电外,大部分电力都是供应羽绒厂。不过,当时的电网都是木电杆、散股导线,线路经不起风吹雨打,电力供应不稳定,外线班6个人白天忙着抢修,晚上也得轮流值班,保障羽绒厂的正常供电。”时任共青电厂外线班员汪学文回忆说。


1986年7月,共青城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城中变建成投运,变电容量8150千伏安,有效缓解了用电紧张局势。城中变电站投运成为共青城电网建设的里程碑,与九江电网联结,从此结束了共青城孤立电网的历史。


1993年,220千伏共青变电站建成投运甘露镇,成为连接南昌、九江电网的重要枢纽,也为江西省政府加速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注入动力。同年,共青35千伏富华变电站建成投运,变电容量16000千伏安,大大缓解了共青城严重缺电局面,有效提高了供电能力。


1999年,共青电力公司成立之时,管理设备资产2座35千伏变电站和14条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客户主要是县城、企事业单位和少量城郊农村,客户总数0.9万户,全年售电量0.28万千瓦时,年最高负荷0.8万千瓦。




升级改造,电网建设突飞猛进


2002年8月,共青电力公司股份改制,九江共青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正式实行“厂网分开”,共青电网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九江共青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


当年,共青城市供电公司相继完成国务院部署的第一、二期农网改造资金2400万元。“那时候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轰轰烈烈,群众投工投劳热情高涨。电杆还在车上,就有很多村民自发组织抢抬,希望首先对自己的村庄进行改造,可见当时的老百姓想用电、用好电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共青城第一次农网改造负责人王玉琪回忆说。


2002年第一期农网改造场景


农网改造


自“十一五”以来,共青城电网建设突飞猛进。


2009年,共青35千伏甘露变电站建成投运。次年,35千伏甘露变电站升压改造为110千伏变电站运行,成为共青城首座110千伏变电站共青,是连接昌九主网的重要支点。此时,共青城的主变总容量达64500千伏安,年最高负荷3.8万千瓦,年售电量12500万千瓦时。电压合格率从2000年底的约90%提高到了2010年底98.7%,十年时间提高了8.7个百分点,在管理方法、供电能力、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9年,35千伏甘露变开工建设


伴随着共青城主甘露镇网的不断壮大,共青城农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居民生活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广大农民亲历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时代变迁。在双桥村民潘春生宽敞明亮的屋子里,电视机、冰箱、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无不折射着现代化的生活气息。


说起用电的改善,潘春生体会很深:“过去,这边电压低的很,别说看电视,晚上大家都用电的时候连灯泡都亮不起来。现在,电放心地用,家里各种电器随时用,真是方便!”



受益的远不止潘春生一家。自2010年至今,电网建设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为满足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共青城市供电公司上下攻坚克难,共完成电网建设总投资2.66亿元,涵盖了电网改造、新农村电气化县、变电站建设等。



“经过每年不断投资,电网升级改造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电价降低了,电压质量上升了,电网安全供电系数得到很大的提高,打雷下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不过,对线路垮塌,倒杆断线,抢修一片的景象还是有些担心。”共青城市供电公司副经理陈怀安回忆起当年深有感触地说。


攻坚克难,当好经济发展“先行官”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城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不共青断攀升。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共青城市电网等级不断提升,用电质量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共青城市夜景


2014年,共青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顺利通过国家能源局验收,意味着共青电网正式跨入了智能化时代。


作为全国首个县域城市智能电网,工程总投资1.4亿元,建设范围约12平方公里,打造了智也有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基地。其中,通过配电自动化建设,共青城区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4%,居民户均年停电时间由原来的68分钟缩短到48分钟,“高品质电力”使共青城市民更具幸福感,更为共青城实现工业经济“5年翻两翻,达至800亿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智能电网


现如今的共青城,是江西改革先行创新区、昌九一体化重要战略支点、赣江新区四大组团之一。今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九江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这为共青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提供了平台。


在园区内,至今已有200余个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办电、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响应企业需求,以最强的中国力度服务地方发展,这给供电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共青城高新技术(国家级)产业园


弹指一挥间,60年过去了,共青城电网已经覆盖每个角落。现供区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容量30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3座,总容量为130兆伏安,输电线路30.7公里;35千伏变电站4座,总容量68.6兆伏安,输电线路40公里。形成了“多电源输送、手拉手供电、环环相扣、站站互补”的电网格局,电压合格率从2002年底的92.5%提高到了现在的99.9%,2017年完成售电量4.2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13%。


今年,在持续高温天气下,共青城电网负荷三创新高,最高负荷达到92.067兆瓦,同比增长11.09%。


共青城市南湖新城高校云集


改革开放40年来,浪潮涌动,岁月催人。当初的共青电力人现在大多已是耄耋老人,然而一代代电力人凝聚起的“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仍在激励着新一代的共青人努力拼搏,续写着共青城发展的崭新篇章。


审核|张云


监制|葛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