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京啤酒王集团公司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原名北京市顺义县啤酒厂,1984年3月改名为“北京市燕京啤酒厂”。1993年7月,以“北京市燕京啤酒厂”为核心,以“燕达皇冠盖有限公司”、“燕京麦芽厂”、“燕京果茶厂”、“燕京饲料加工厂”为紧密层联营企业,组成“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1997年6月,由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市牛栏山酒厂共同发起,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并上市交易。公司主要经营范围:生产啤酒、无酒精饮料、饲料、纯净水、矿泉水、酵母粉等。公司有员工3.7万人。
融资上市
由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工商局、北京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牛栏山酒厂三家企业募集设立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6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7月16日挂牌上市,共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8000万股,发行价为7.34元/股,开盘价为16.5元/股。至此,燕京具备了“A股身份、红筹背景”独特而优秀的股权结构模式,成功募集资金净额53.4亿元,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资本扩张
燕京啤酒集团公司1996年啤酒产销量达57万吨,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第一家突破50万吨的企业。进入九十年代末,以燕京为代表的中国啤酒行业,紧抓战略发展机遇,开始实施低成本扩张,走出北京,构建全国市场战略格局。自1999年起,燕京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按照“市场前景广阔、有良好的水资源、设备有可改造性、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的工商局收购兼并重组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行业整合,着力打造燕京航母。1999年1月18日,江西燕京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经营,燕京在外埠建立了第一家啤酒生产企业。至2010年底,(燕京在华中、华南、东南、西南、华东、华北直接投资企业29家,初步形成全国市场战略格局。
截止2010年底集团公司累计向外埠企业投资60.1亿元,分回股利49.3亿元,投资回报率达82%。2010年,所属外埠企业完成啤酒产销量369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1009783万元(含瓶收入),实现利润69127万元。
市场开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美国的百威、德国的贝克、荷兰的海涅根、新西兰的里昂内森、日本的朝日为代表的国外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啤酒市场。1995年,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啤酒企业已有80%被外国资本控股,燕京经过认真研究和严密的论证,提出“内不联营、外不合资,振奋民族精神,发展民族工业,争创民族品牌”的口号,坚持走发展民族啤酒工业的道路,不断调整竞争策略,积极开展战略防御。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民族啤酒王工业不断壮大,1996年燕京在全国啤(酒行业率先突破50万吨,1999年完成生产销售啤酒100.4万吨,成为国内第一个达到100万吨的啤酒企业。
在北京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1999年燕京及时调整战略方向,遵循“巩固北京市场、扩大华北市场、开发全国市场、进入国际市场”的市场战略,加大全国市场的拓展力度,参与行业整合。对并购企业坚持统一市场运作,加大在哪里重点市场培育与建设,至2005年燕京在外埠已成功构建广西、内蒙、福建、湖北优势竞争区。为实现集团公司总体协调发展,先后对湖南市场、湖北市福建省场、福建市场、广西与广东市场、山东市场、山西市场进行整合,成效明显。2010年燕京在广西市场啤酒产销量达95万千升,内蒙市场突破50万千升,福建市场突破40万千升,且广东、四川、湖南、新疆等新兴成长型市场逐步形成,其中广东市场达41万千升,湖南市场20万千升,四川市场超10万千升,新疆市场近10万千升。
2005年,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啤酒总产销量达311万千升,成功跻身世界顺义啤酒行业前10名;2008年啤酒总产销量达422万千升,跃升至世界啤酒行业前8名,并保持至2010年。
品牌战略
从2004年起,燕京提出“一主三辅”的品牌发展战略,即:以燕京品牌为主导,以漓泉、惠泉、雪鹿三个子品牌为辅。围绕这个战略,公司要求各外埠企业根据自己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好产品结构调整工作,重点培育在市场中有竞争力的品种和品牌,果断削减区域市场无竞争力的品牌与产品,使全集团的品牌与产品逐步走向集中。至2010年,燕京、漓泉、惠泉、雪鹿四大品牌集中度已达88%,其中燕京主导品牌集中度为60%。
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燕京品牌得到大幅提升。1997年“燕京”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以后,2000年燕京啤酒被评为北京名牌产品,2001年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20大著名品牌,2002年被国家名牌推进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2004年被评为群众知名度最高的北京10大品牌,2005年被评为北京最具影响力的品牌,2007年荣获品牌中国金谱奖(中国酒业行业年度十佳品牌称号)。燕京品牌价值不断攀升,从1997年的13.5亿元提升到2010年的245.2亿元。
绿色安全战略
1993年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创建,2000年被认定为北京市市级技术中心,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四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7年技术中心取得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公司科研中心拥有现代化的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啤酒全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仪、溶解氧自动分析仪、浓度分析仪、CO2自动分析仪等一些高精尖的化验设备,可对燕京啤酒进行全面质量分析和全程跟踪控制。1997年8月,总部南厂进行20万吨精品工程建设,标准定位于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3月糖化车间投产,标志精品工程完成。2000年,公司总部南厂进行了纯生啤酒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引进了德国申克公司、沙多利斯公司、美国颇尔公司和王福建德国KHS公司的装备。8月燕京纯生啤酒正式投放市场。2002年公司总部南厂完成了燕京无醇啤酒工程、纯生二期发酵工程、36000瓶/时易拉罐工程建设项目。2005年2月,公司总部南厂建立第十六包装车间,增加一条3.6万瓶/小时灌装生产线。2009年和2010年,公司南厂进行了第十七包装车间和第十八包装车间建设,生产自动化水平达到了世界啤酒行业新高度。至2010年,集团公司拥有15条纯生啤酒生产线。
1996年至2010年间,公司先后推出多种产品,包括)11度燕京party(2002年度),10度燕京本色(2003年度),10度燕京水晶标纯生(2004年度),10度燕京本生(2005年度),10度燕京精品(2006年度),11度燕京无醇(2007年度),10度燕京清爽三标酒(2008年度),12度燕京黑啤(2009年度),无醇出口听装酒(2010年度)等等,逐步形成燕京金字塔的产品架构。
1996年公司在同行业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公司首次取得北京市质量管理奖,这是北京市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奖项;2003年7月,公司正式运行HACCP食品安全预防控制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北京市检验检疫局及中国环境研究科学院专家的全面验收,2003年9月12日再次获得北京市质量管理奖,成为全市工业企业中获此殊荣的4家企业之一;2004年7月燕京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的环境检查和对生产流程的监控,成为中国大型啤酒企业首批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2005年6月燕京又顺利完成了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2006年1月燕京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优级”酒类产品质量等级认证,证书编号001;2009年12月燕京获得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企业形象
参与、服务、支持奥运 2005年8月,燕京正式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国内啤酒赞助商。2006年4月,成为北京女排的冠名赞助商。2007年6月,与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暨中国皮划艇队结为战略合作伙伴。2008年6月,出资为首都治安志愿者订做的71万件T恤衫。2008年8月,重奖奥运水上军福建团。
参加抗震救灾活动 2008年5月汶川发生大地震,公司在第一时间内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300万元。之后,公司干部职工捐款306.8万元,共产党员还以交纳特殊党费形式捐资56万元。同时,公福建省司及时对第十七届燕京啤酒节活动做出重大调整,决定不再搞大型的庆典活动,节省下来的资金200万元全部王福建用于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公司还紧急安排组织6000箱、价值10.5万元的燕京瓶装矿泉水送往地震灾区。5月下旬,公司外埠企业再次捐款150万元。截止2008年5月底,公司累计向灾区人民捐资达1300万在哪里元;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公司积极组织赈灾,通过北控系统直接向青海省政府捐款50万元,并参加了由民政部、红十字协会、中央电视台共同组织的玉树赈灾义演活动,现场捐款220万元。除此之外,公司外埠员工自发捐款82万元。据统计,全集团总计向玉树灾区捐款352万元。
赞助中国女足 2010年5月,公司与中国足协在女足亚洲杯举办地四川成都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举行了签约仪式,承诺在今后的重大国际赛事中,若中国女足取得佳绩,还福建将予以奖励。
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公司推广系列节能、循环利用的新项目,倡导资源合理利用和技术创新,有效保护环境。公司于2001年6月被北京市顺义经委评为北京市绿色企业,2006年12月被国家环境保护局评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2009年6月被北京市发改委评为北京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10年6月被北京市发改委、环保局评定为节能减排先进集体。
燕京啤酒节 自1992年起至2010年,燕京成功举办19届燕京啤酒节。从第一届的《以酒为媒,广交朋友》,第二届的《啤酒之乡》,第三届的《六六大顺》,第四届的《酒海欢歌》,第五届的《燕京飘香》,第六届的《燕京魂》,第七届的《奔向新世纪》,第八届的《飞燕环宇》,第九届的《辉煌二十年》,第十届的《燕京之夜》,第十一届的《走进绿色国际港》,第十二届(因非典原因未举办大型开幕式及演出),第十三届的《盛世欢歌燕京情》,第十四届的《走进激情广场》,第十五届的《感动世界,超越梦想》,第十六届的《携手奥运,诚邀天下》,第十七届的《迎百年奥运,创燕京美好未来》,第十八届的《同一首歌,走进燕京,感动世界,超越梦想》,第十九届的《欢乐中国行,魅力顺义,相约燕京》,年年举办,年年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