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企业基本信息表删除的勾选项(报告企业信息表模板)

临近“双11”,国内各电商平台陆续开展商品预售、前期促销等活动,各类垃圾短信也纷至沓来,给消费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10月25日,工信部为此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电商平台全面自查自纠零售、金融等相关产品的短信营销行为;要求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和短信息服务企业加强短信端口接入管理。


从接收垃圾短信的数量来看,44.91%的受访者表示每天会收到1-5条,18.18%每天收到6-10条,8.82%每天收到11-15条,更有8.41%表示每天收到的垃圾短信数量在15条以上。



过半受访者表示手机难以拦截全部垃圾短信


对待垃圾短信,61.03%的受访者表示会直接将其删除或定期批量删除;39.31%表示会在手机上开启拦截/黑名单等拒收功能;31.72%会及时处理短信提及的商品评价或参与活动,避免商家继续骚扰;31.03%会在浏览后视情况保留或删除;24.94%曾尝试按照短信提示进行退订;10.57%曾向运营商或有关部门举报。


不过,调查中也有54.94%的受访者表示垃圾短信来自多个不同号码,自己难以全部拉黑;52.87%表示手机的识别能力有限,未能精确拦截全部垃圾短信;43.22%表示找不到退订方式;39.89%反馈退订失败,按步骤退订后仍收到垃圾短信;21.38%表示举报垃圾短信后迟迟收不到处理结果;还有17.93%的受访者不知道如何举报垃圾短信。


四成受访者反映不同意接收营销短信就无法注册会员


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多数网络平台已在注册和登录页面提供《隐私协议》或《授权协议》等内容供用户查阅。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这些协议存在默认同意、霸王条款等问题。


对此,南都研究员也留意到,近年部分电商平台推出了“店铺会员”服务。用户登记开通某一店铺的会员后,即可享受购物折扣、积分等优惠,不过其会员协议中同时包含了营销信息的条款。按照这份会员协议,用户一旦同意成为店铺会员,即代表用户同时同意接收商家发送该品牌及店铺的营销信息。


再问及受访者认为电信运营商和职能部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治理垃圾短信,83.91%希望运营商建立监测机制,主动识别处理垃圾短信;78.62%建议职能部门完善相关法规,加大处罚力度;76.09%建议运营商加强通信资源管理,防范滥发短信;75.06%建议职能部门定期通报治理情况,加强震慑效果;分别有67.36%和68.05%的受访者希望运营商和职能部门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举报;还有56.32%希望职能部门加强对电信运营商的监管。


工信部去年累计处理违规企业483家(次)


12321中心近年受理的垃圾短信投诉情况(图据工信部)


iPhone可开启“过滤未知发件人”选项,收纳垃圾短信


多款国产Android手机也具备骚扰信息拦截功能


移动提供“短信炸弹”短信应急防护服务


联通提供“手机管家”业务,自动拦截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


12321中心受理公众的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


样本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1年10月20日至10月27日展开本项调查,通过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采集870份问卷,其中80.80%近一个月收到过垃圾短信。从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占42.64%,女性受访者占57.36%;从年龄段来看,21.03%为00后,48.74%为90后,21.95%为80后,6.90%为70后,1.37%为70年代前出生,青少年受访者占比较高。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公共服务监测榜第74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李伟锋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沈红媛 涂长芳 麦洁莹 实习生 翁婉婷 杜美玉 向子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